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6|回覆: 0

胃腸健康需要膳食纖維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5-1-8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美食中國
如果你胃腸功能良好,吃得香、排得暢.而且面色紅潤、精神煥發,那麼請你給默默無聞的膳食纖維記上一功。$ V  }5 f$ k. p) r
膳食纖維是維護人體胃腸健康的『多面手』,它具有多種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包括有一定的容水性,能增加糞便的體積和重量;具有細菌發酵作用.使腸道內有益菌增加;有一定黏度,可降低餐後血糖升高幅度。膳食纖維包括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後食纖維兩類,前者對保護胃腸道健康的作用更為顯著。
; q! e; C. p* z' P 完善功能
# s: K! @7 W4 |3 V% c8 k4 b' I. l6 X+ V# Q# V# |5 a. Q
可溶性臘食纖維主要是指果膠、樹膠等,經結腸細菌酵解後,可產生短鏈脂肪酸,提供結腸黏膜所需能量的70%,並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平衡激素水平、刺激消化酶分泌等。此外,它還可直接擴張血管.促進結腸血液循環。這些綜合作用的結果,是維持胃腸道的正常結構與功能。如果膳食中缺乏膳食纖維,則可引起胃腸道結構損害和功能障礙,使得某些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發病的危險性增加。
1 [5 L2 x; P! o) C0 e- \2 B' `2 d 平衡菌群. g: R# [' q3 H1 Z" `! Y  V

# l# Y* c# J( D: l 人體腸道內細菌有很多,並且比較恆定。一般情況下.這些細菌是有益的,它們能抑制某些病原菌如沙門菌、霍亂弧菌等生長.還能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是人體維生素的一個重要來源。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容水量大,可為腸內菌群提供理想的增生場所,使腸內細菌在數量上得以增加;但當腸內細菌增生過度時,膳食纖維則能通過促進腸蠕動而加速其排出,由此維持了腸內菌群的動態平衡。此外.膳食纖維也參與維持腸黏膜的完整性.可防止腸內細菌透過腸壁向外移動而致病,從而有效保護人體。. O- x) f- V) z: P- n
防治便秘
# l7 z* d0 V; V" r
" M. |* o! d& c; ? 據調查,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20%―30%有便秘,其中女性發病率尤高。長期便秘對人體危害很大,可引起直腸脫垂、乙狀結腸扭轉、腸梗阻、尿瀦留等併發症。便秘的原因十分複雜,但其中有相當部分是因生活習慣不良造成的,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即為重要原因之一。食物中膳食纖維在腸道內吸收水分而充分膨脹,並促進腸壁的有效蠕動,使腸內容物迅速通過腸道而排出體外,客觀上起到了通便的作用。膳食纖維製劑屬容積性瀉藥,性質溫和,對平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者有較好的療效,可長期服用而不產生耐藥性,且很少有副作用。6 }, s* x, I+ V+ {+ P2 x& r2 V
清『毒』排『廢』' A" z/ y5 N) f1 U: \: I

2 M0 p/ u8 q! v8 z, V9 S* ` 膳食纖維在發揮防治便秘作用的同時.可協助人體清除腸道內毒性物質。腸道內細菌產生的各種酶,可分解食物殘渣,產生一些有毒物質,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蛋白質經細菌分解後.可產生有臭味的吲哚、胺類、氨、硫化氫等,在正常情況下被人少量吸收入血後,可在肝內轉化、解毒,對健康並無影響。但是.如長期便秘.則可使大量毒性物質在人體內積聚,超出肝臟解毒能力,此時就會引起慢性中毒症狀,如口苦、口臭、噁心、腹痛、腹脹等,患者面容憔悴伴色素沉着、精神委靡、失眠、全身酸痛.影響生活、工作質量及社交活動。膳食纖維在腸道內起了一個清道夫的作用,它可將各種毒素吸附、稀釋、包裹,並促使其迅速排出體外。" @! w. ^2 y( j: [/ ?$ R1 P1 n
防治大腸癌. [# u! [7 Y4 O, I  X9 H3 ]8 k

- z. g- y* T: l/ W7 a: x9 z 大腸癌是由環境、飲食習慣,以及遺傳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致癌物可起到推動作用,而膳食纖維則主要通過清除腸道內致癌物,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實際上。人體腸道內經常會有一些致癌物質,有些是內源性的,如大腸內細菌產生的亞硝酸、膽汁酸代謝中產物石膽酸等:有些是外源性的,隨飲食進入人體,如烤炙或油炸魚、肉類食品產生的雜環類化合物等。這些致癌物數量少、濃度低時.並不足以促成癌症,但如果致癌物長期積聚於腸道,危險性就大大增加了。膳食纖維可使致癌物與腸壁接觸的機會減少,並促使其迅速排出體外。此外,膳食纖維經發酵可使腸道內酸性增加,或通過改變膽汁酸代謝,起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