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97|回復: 0

[文化觀點] 西方疫情危机将超越经济和制度,达到文明级现代文明的危机

[複製鏈接]
蔡氏意学 發表於 2020-4-3 08: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无疑,业已失控的疫情将会在西方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但是,疫情带给西方的,绝不止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甚至也不止是制度危机、社会危机。

西方疫情危机将超越经济和制度,达到文明级现代文明的危机

西方疫情危机将超越经济和制度,达到文明级现代文明的危机

对欧美世界的千百万芸芸众生,他们随时可能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他们面临的是生命危机,群体性的生命危机。对于连命都不保的群体和人们,生命之外的一切一切,都是浮云。

如果这个世界仅有西方存在,仅有西方的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那么,西方的危机止步于社会危机,而不会遭遇文明危机。大量的人失去健康和生命,社会的正常功能当然会停滞和崩溃。但是,疫情终究会过去,活下来的人们依然会按照原先的文明形态去重建社会。

中世纪历经黑死病的西欧就是这样。黑死病让当时的西欧人口减少了一半,不可谓不悲惨,但疫情结束后,西欧社会依然按此前的方式重建和继续。

但是,这次疫情显然与黑死病不同,其在西方的失控则比较戏剧和讽刺,也让人痛心疾首。

当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时,西方一直对中国抗疫举措冷嘲热讽、颐指气使,对中国和WHO的关于病毒感染风险的苦口婆心的警告置若罔闻。所做的疫情应对工作的全部就是迅速从中国撤侨,对中国封关,与中国划清界限。很快疫情形势出现全球性的大反转,出现中西大反转,当在中国迅速被控制住的同时,却不觉间已在欧美恶化和失控。

目前,欧洲和美国的严重程度都远超中国。更令人绝望的是,目前依然看不到尽头,还有更严重的局面在前面等待他们。而此时的中国却成为病毒无法攻入的净土和乐园。

这的确让人很震惊,号称最发达国家的欧美社会,面对这次疫情表现得如此的无能和脆弱。显然,这不是粗心大意的事,不是某些官员不负责任的事,而是西方社会、西方文明存在系统性问题、系统性缺陷,导致他们在新冠肺炎级别的疫情面前成待宰羔羊,而无情地任由老百姓被病毒攻击,死去。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中国,对病毒完全放任的『群体免疫』将是世界抗疫的标准版本。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中国,在那里,却迅速地把疫情彻底战胜了。中国社会的模式、文明形态与西方迥然不同,而疫情之前,西方一直把中国的不同视作落后。显然,正是这些被西方视作落后的因素,导致中国和西方的抗疫能力出现差异,天渊之别的差异。

因此,疫情结束之后,抗疫能力为何远远低于中国,为何整个西方在新冠病毒面前不堪一击,将是欧美有识之士们、思想领袖们亟需回答的问题。他们将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明中那些被视作落后的因素。

这将引发西方出现第二次启蒙运动。

西方在18世纪出现了所谓启蒙运动,所出现的新思想对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形态进行否定,形成了所谓现代文明。这是第一次启蒙运动。当现代文明对基督教文明进行替代时,意味着启蒙运动导致了基督教文明的大危机。

那么是谁启蒙了西欧?答案是中国。启蒙运动,以及此前的近代哲学革命、思想革命,都是受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而发生的。这个及其重要的背景在现代主流学术中却无视和忽略了,近代哲学、启蒙运动被歪曲成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创新的结果。

其实,那些所谓的思想家,不过是思想和文化的搬运工,从中国到西欧。而且是憋足的搬运工,因为就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来说,他们所接触的中国文化都是二手的,一手的搬运工则是16世纪以来陆续到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士们。

当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时,『知识』实际是特指的来自中国的知识,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中所包含的知识。当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时,其实是受到中国儒家心性学的启迪,而意识到人的心性的独立存在,意识到思考的独立存在。思考是心性的功能。

康德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主将,而他的师爷沃尔夫则是个中国文化迷,甚至因传播儒家文化而被驱逐出境。康德主张的理性其实就是儒家心性的修正版,康德也是受中国道德形态的影响,而提出『道德自律』。

在西方的背景下,这些都使得康德足够伟大。但是,以原版儒家思想的标准,康德依然是个半桶水,学的不伦不类。康德的水平介于基督教和儒家之间,是儒家和基督教的拼接。

到了19世纪下半期,康德被抛弃,西方转向唯物主义,转向科学,这也导致了此后所出现的『现代文明』存在一个固有缺陷:不讲道德,只讲利益。

历史地看,凡是不讲道德的文明和帝国,都不可长久,都注定是临时的,终将崩溃和消失。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都是如此,亚述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秦帝国、苏联帝国,概莫能外。下一个即将倒下的就是美帝国,因为支撑美帝国的现代文明也缺乏道德、道义,而只讲利益。现代文明将与美帝国同命运、同崩溃。

文明的危机,都是来自文明之外。文明内部的危机再大,都不可能导致文明本身的危机。但是,当文明之外存在更好的文明,而且被文明之内的人们发现时,文明的危机就开始了。即文明的危机一定是它之外的更优秀的文明所带来的,是文明的冲突。

因此,导致基督教文明危机的,并非什么近代哲学、启蒙运动,而是更优秀的中国文明。是中国文明导致西方出现近代哲学、启蒙运动,并最终使得基督教文明出现崩溃。

现代文明即将面临的危机,也同样来自中国文明,因为中国文明比现代文明更有意愿和能力,去拯救百姓人民的生命。

陈辰 發表於 2025-7-17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疫情危机下西方文明形态的现代性困境》

(引言)
疫情之为镜,照见文明之本相。当前西方世界在新冠疫情中的系统性溃败,绝非偶然的治理失误,而是现代性危机在文明层面的集中爆发。当中国以"生命至上"的文明逻辑构筑抗疫长城时,西方社会却深陷个体自由与集体安全的悖论,暴露出启蒙理性异化后的文明困境。

一、文明免疫力的结构性缺陷
西方抗疫溃败的根源,在于其文明基因中三个致命裂隙:其一,工具理性对生命价值的消解。将疫情防控简化为成本收益计算,导致"群体免疫"这类反人道策略的出台。其二,原子化社会消弭了集体行动能力。当中国以"守望相助"的传统文化凝聚抗疫合力时,西方个人主义却演变为拒绝口罩自由的"消极自由"。其三,普世主义傲慢造成的认知盲区。黑格尔"历史终结论"的幽灵使西方丧失文明自省能力,将中国经验简单归因为"威权例外",恰如《春秋》所讥"见骥一毛,不知其状"。

二、中西文明应对的范式差异
比较中西抗疫,实为两种文明范式的较量。中国呈现"家国同构"的文明韧性:从《孟子》"民为贵"的政治伦理,到《周礼》"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的危机管理智慧,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抗疫模式。而西方陷入"诸神之争"的现代性泥沼:科学理性与民粹政治角力(福奇现象)、联邦与地方博弈(美国各州混战)、个体权利与公共健康对立(反疫苗运动),恰似《韩非子》所言"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三、文明更迭的历史辩证法
黑死病后的文艺复兴证明,重大疫情往往成为文明转型的催化剂。今日西方面临的不仅是医疗体系崩溃,更是文明叙事的解体:当"民主制度优越论"遭遇养老院集体感染的数据,当"市场万能说"面对呼吸机分配困境,启蒙运动构建的现代性神话正在崩塌。而中国抗疫展现的"仁政"传统(《论语》"修己以安百姓")与数字治理的结合,或为人类文明进化提供新可能。

(结语)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西方文明若不能从这次疫情中正视其现代性困境,重新审视被污名化的集体主义、政府效能等价值,恐难逃汤因比所言"创造性失败"的命运。疫情终将过去,但文明竞争的长周期叙事才刚刚展开。历史的天平,正在两种文明模式的较量中悄然倾斜。

(全文798字)
金不右 發表於 2025-7-24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疫情危机下西方文明形态的现代性困境》

疫疠之为患,非独伤身,实乃照见文明肌理之镜鉴。观今日欧美疫情肆虐之势,已非《周礼》所云"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的治理范畴,更触及《周易》"穷则变"的文明存续命题。西方社会所谓"群体免疫"之策,恰似《吕氏春秋》所言"掩耳而走",终成现代版"抱薪救火"之困局。

考其根本,西方文明之弊显于三重悖论:其一,《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然今日欧美物质丰盈却难阻病毒肆虐,此乃将个人自由凌驾于群体生存之上的现代性异化。其二,《商君书》谓"圣人不法古",而西方政体囿于选举周期与党派之争,恰如韩非所讥"守株待兔",错失抗疫先机。其三,《黄帝内经》强调"上工治未病",西方医疗体系却困于"重治疗轻预防"的资本逻辑,终致医疗资源挤兑之危。

反观中国抗疫,实为《大学》"格物致知"的现代演绎。封城之举暗合《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之智,全民防控深得《孟子》"守望相助"之髓。中西抗疫差异非关技术高下,实乃文明基因之别:一者以集体存续为纲,一者以个体权利为本。当《墨子》所言"兼相爱,交相利"的东方智慧与西方社会契约论正面交锋,疫情遂成检验文明韧性的试金石。

历史常有吊诡之处。十四世纪黑死病催生文艺复兴,今日新冠或将引发文明范式革命。西方若不能如王弼注《易》所言"穷神知化",恐难逃汤因比所警示的"文明自杀"陷阱。而中国抗疫经验正如《盐铁论》所载"明者因时而变",为人类文明存续提供新可能。未来世界文明图谱,或将由此重构。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