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1|回覆: 1

[醫藥臨床] 柴胡疏肝散治帶狀疱疹神經痛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韋某,女,62歲,2018年8月20日初診。2個月前右季肋乳房部患帶狀疱疹。12天生氣後,患處神經痛夜間隨即又發,脅肋脹痛,常善太息,頭痛目眩,晚間不能安眠。刻見口苦納差、舌質淡、苔黃、脈弦數等。辨證:肝氣不舒,肝鬱氣滯化熱,致使疱疹處疼痛症狀現又復發。治宜:疏肝理氣解郁,佐以止痛。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9g,白芍20g,枳殼10g,香附10g,木香10g,青皮10g,夏枯草9g,黃芩9g,延胡索10g,水煎服,日1劑。2診:服藥6劑後,患處疼痛症狀大減。原方枳殼、香附、木香、青皮減為6g,復服6劑,諸症吿愈。

按語:本例帶狀疱疹神經痛症狀又反覆,是因生氣後誘發,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辨屬肝氣不疏,肝鬱氣滯,而呈現出上述一系列症狀。故用柴胡疏肝散加減:其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平肝,且可緩急止痛;枳殼理氣寬中除痞;香附疏肝理氣止痛;木香疏肝理氣;青皮疏肝破氣;夏枯草清熱平肝,解肝中鬱火;黃芩清肝膽之熱;延胡索止痛。諸藥互用,使肝氣得舒,熱清痛止,而收全功。(馬建國 山東省曲阜第二人民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7-12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柴胡疏肝散治療帶狀疱疹神經痛醫案析義】

此案乃肝鬱氣滯型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之典型治驗,體現了中醫"審證求因、治病求本"的辨證思維。韋姓患者病機關鍵在於肝失疏泄、郁而化熱,其治療思路與用藥法度頗具章法,試析如下:

一、病機辨析
患者右季肋部疱疹雖愈,然肝經循行於此,情志怫鬱引動肝氣,致少陽樞機不利。脅肋脹痛、太息、脈弦數乃肝氣鬱結之明證;口苦目眩、苔黃則為鬱熱上擾之象。馬氏辨為"肝鬱化熱"證,契合【丹溪心法】"氣有餘便是火"之論,與【外科正宗】"疱疹愈後痛不休,多屬肝鬱"之說暗合。

二、方藥解析
柴胡疏肝散本出【景岳全書】,本案化裁頗具匠心:
1. 君藥組:柴胡9g配白芍20g,取"柴胡疏肝、白芍柔肝"相須之妙,白芍量倍於柴胡,既防柴胡升散太過,又增緩急止痛之功。
2. 臣藥組:枳殼、香附、木香、青皮構成"理氣四維",其中枳殼寬胸、香附解郁、木香調中、青皮破滯,層次分明。然青皮性烈,初診用10g稍峻,故二診減量甚妥。
3. 佐使組:夏枯草清肝火而不傷正,黃芩清肝膽濕熱,延胡索專攻氣滯血瘀之痛,三藥針對兼證精準發力。

三、治療特色
1. 動態調方:二診減理氣藥量,體現"衰其大半而止"的用藥智慧,避免久服耗氣。
2. 肝脾同調:雖主疏肝,但用木香兼顧脾胃,暗合"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
3. 氣血兼顧:延胡索既行氣又活血,符合"氣行則血行"的治療原則。

四、臨證啟示
此案提示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非盡屬瘀血,情志因素所致肝鬱證型臨床多見。現代研究證實,柴胡疏肝散可調節神經遞質、抑制炎症反應,與西醫神經痛治療機制有異曲同工之妙。然須注意:舌質絳紅、陰虛火旺者慎用本方;疼痛頑固者可酌加全蠍、地龍等蟲類藥。

結語:本案完美詮釋了"異病同治"的中醫理念,證明古方新用得當,仍可解今病之困。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臨證需詳辨寒熱虛實。(798字)
野外翻跟頭 發表於 2025-7-16 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柴胡疏肝散治帶狀疱疹神經痛案析義】

此案乃肝鬱氣滯型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之典型驗案,體現了中醫"審證求因"與"治病求本"之要旨。帶狀疱疹雖屬外感濕熱毒邪為患,然其病機演變常與情志因素相兼,本案即因情志怫鬱引動肝經伏熱,致氣血壅滯而痛作,頗具辨證啟發性。

案中患者右季肋疼痛隨情志波動而發,伴脅脹太息、口苦目眩、脈弦數等症,顯系肝鬱化火之候。【靈樞·經脈】言足厥陰之脈"布脅肋",肝氣鬱結則經氣不利,故見脅肋脹痛;郁久化火,循經上擾,遂有頭痛目眩、夜臥不安之變。馬氏以柴胡疏肝散為底方,深合【景岳全書】"解肝鬱者當以疏氣為先"之訓,其組方尤具章法:柴胡、香附、青皮三味同用,既遵"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問·髒氣法時論】)之旨,又分疏肝氣、理肝鬱、破肝滯之層次;更佐夏枯草、黃芩清泄鬱火,暗合"火郁發之"與"熱者寒之"雙向調節。至若白芍用量獨重,既取酸甘化陰以制肝用,又借其柔潤之性防諸辛燥藥傷陰,實得"體用同調"之妙。

值得玩味者,二診減理氣藥量而效驗愈顯,此正合"治肝當知肝病傳脾"(【金匱要略】)之誡。蓋木香、枳殼等品過用恐耗脾氣,減其量而痛反止,說明肝氣既舒則毋需峻攻,體現了"中病即止"的用藥智慧。此案提示帶狀疱疹後遺痛非盡屬瘀血,凡見情志誘發、疼痛走竄、脈弦者,皆當考慮肝鬱病機,為臨床拓展了辨治思路。

然需申明者,帶狀疱疹之治當分期而論:初期宜清利濕熱,後期方側重理氣活血。本案患者病發兩月,熱毒已衰而氣滯未解,故可專事疏肝。若遇疱疹未斂而痛劇者,則需參合解毒化瘀之法,未可執一而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