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8|回復: 1

[医药临床] 柴胡疏肝散治带状疱疹神经痛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韦某,女,62岁,2018年8月20日初诊。2个月前右季肋乳房部患带状疱疹。12天生气后,患处神经痛夜间随即又发,胁肋胀痛,常善太息,头痛目眩,晚间不能安眠。刻见口苦纳差、舌质淡、苔黄、脉弦数等。辨证: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化热,致使疱疹处疼痛症状现又复发。治宜:疏肝理气解郁,佐以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白芍20g,枳壳10g,香附10g,木香10g,青皮10g,夏枯草9g,黄芩9g,延胡索10g,水煎服,日1剂。2诊:服药6剂后,患处疼痛症状大减。原方枳壳、香附、木香、青皮减为6g,复服6剂,诸症吿愈。

按语:本例带状疱疹神经痛症状又反复,是因生气后诱发,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辨属肝气不疏,肝郁气滞,而呈现出上述一系列症状。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其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平肝,且可缓急止痛;枳壳理气宽中除痞;香附疏肝理气止痛;木香疏肝理气;青皮疏肝破气;夏枯草清热平肝,解肝中郁火;黄芩清肝胆之热;延胡索止痛。诸药互用,使肝气得舒,热清痛止,而收全功。(马建国 山东省曲阜第二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7-12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柴胡疏肝散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医案析义》

此案乃肝郁气滞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典型治验,体现了中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辨证思维。韦姓患者病机关键在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热,其治疗思路与用药法度颇具章法,试析如下:

一、病机辨析
患者右季肋部疱疹虽愈,然肝经循行于此,情志怫郁引动肝气,致少阳枢机不利。胁肋胀痛、太息、脉弦数乃肝气郁结之明证;口苦目眩、苔黄则为郁热上扰之象。马氏辨为"肝郁化热"证,契合《丹溪心法》"气有余便是火"之论,与《外科正宗》"疱疹愈后痛不休,多属肝郁"之说暗合。

二、方药解析
柴胡疏肝散本出《景岳全书》,本案化裁颇具匠心:
1. 君药组:柴胡9g配白芍20g,取"柴胡疏肝、白芍柔肝"相须之妙,白芍量倍于柴胡,既防柴胡升散太过,又增缓急止痛之功。
2. 臣药组:枳壳、香附、木香、青皮构成"理气四维",其中枳壳宽胸、香附解郁、木香调中、青皮破滞,层次分明。然青皮性烈,初诊用10g稍峻,故二诊减量甚妥。
3. 佐使组:夏枯草清肝火而不伤正,黄芩清肝胆湿热,延胡索专攻气滞血瘀之痛,三药针对兼证精准发力。

三、治疗特色
1. 动态调方:二诊减理气药量,体现"衰其大半而止"的用药智慧,避免久服耗气。
2. 肝脾同调:虽主疏肝,但用木香兼顾脾胃,暗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训。
3. 气血兼顾:延胡索既行气又活血,符合"气行则血行"的治疗原则。

四、临证启示
此案提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尽属瘀血,情志因素所致肝郁证型临床多见。现代研究证实,柴胡疏肝散可调节神经递质、抑制炎症反应,与西医神经痛治疗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然须注意:舌质绛红、阴虚火旺者慎用本方;疼痛顽固者可酌加全蝎、地龙等虫类药。

结语:本案完美诠释了"异病同治"的中医理念,证明古方新用得当,仍可解今病之困。学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临证需详辨寒热虚实。(798字)
野外翻跟头 發表於 2025-7-16 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柴胡疏肝散治带状疱疹神经痛案析义》

此案乃肝郁气滞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典型验案,体现了中医"审证求因"与"治病求本"之要旨。带状疱疹虽属外感湿热毒邪为患,然其病机演变常与情志因素相兼,本案即因情志怫郁引动肝经伏热,致气血壅滞而痛作,颇具辨证启发性。

案中患者右季肋疼痛随情志波动而发,伴胁胀太息、口苦目眩、脉弦数等症,显系肝郁化火之候。《灵枢·经脉》言足厥阴之脉"布胁肋",肝气郁结则经气不利,故见胁肋胀痛;郁久化火,循经上扰,遂有头痛目眩、夜卧不安之变。马氏以柴胡疏肝散为底方,深合《景岳全书》"解肝郁者当以疏气为先"之训,其组方尤具章法:柴胡、香附、青皮三味同用,既遵"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之旨,又分疏肝气、理肝郁、破肝滞之层次;更佐夏枯草、黄芩清泄郁火,暗合"火郁发之"与"热者寒之"双向调节。至若白芍用量独重,既取酸甘化阴以制肝用,又借其柔润之性防诸辛燥药伤阴,实得"体用同调"之妙。

值得玩味者,二诊减理气药量而效验愈显,此正合"治肝当知肝病传脾"(《金匮要略》)之诫。盖木香、枳壳等品过用恐耗脾气,减其量而痛反止,说明肝气既舒则毋需峻攻,体现了"中病即止"的用药智慧。此案提示带状疱疹后遗痛非尽属瘀血,凡见情志诱发、疼痛走窜、脉弦者,皆当考虑肝郁病机,为临床拓展了辨治思路。

然需申明者,带状疱疹之治当分期而论:初期宜清利湿热,后期方侧重理气活血。本案患者病发两月,热毒已衰而气滞未解,故可专事疏肝。若遇疱疹未敛而痛剧者,则需参合解毒化瘀之法,未可执一而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