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8|回复: 2

[医药临床] 益肾消炎汤临证应用

[复制链接]
+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慢性肾炎是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有急性肾炎因失治、误治而转为慢性。若在慢性期得不到正确治疗,则易使病情恶化,迁延难愈,证情复杂。笔者在治疗肾病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经验方益肾消炎汤,临证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组成:巴戟天10克,胡芦巴10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黄芪30克,金银花20克,鱼腥草30克,益母草30克,红花10克,茯苓15克。

此方补益扶正,祛邪消炎,主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范畴。该病由于外感风湿水邪,皮肤瘀毒,饮食失节,烦劳太过而致肺失通肃,脾失转运,肾失开阖,水邪潴留,泛滥肌肤所致。三脏之中,重点在肾。说明水肿的根本病变脏器在肾,然外邪侵袭亦不可忽视。西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与溶血性链珠菌和感冒病毒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本方有补肾扶正、祛邪消炎的作用。方中巴戟天、胡芦巴、山茱萸、枸杞子既补肾阳,又滋肾阴,能促进肾血管扩张,使血流加速,从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产生利尿作用。方中重用黄芪可以消除肾炎的蛋白尿;金银花、鱼腥草、益母草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亦可抑制链球菌的感染;红花、益母草有活血化瘀作用。实验证明本方有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结及改善肾功能的效果。其祛邪生新作用,颇类似免疫反应的稳定作用,可通过抑制或增强免疫反应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炎症吸收,抑制变态反应炎症,或者通过抗凝血,改善局部组织血流等作用,促进组织修复。茯苓健脾和中,利水消肿。因此,本方有益肾健脾、活血消炎等作用。通过对95例患者的临床小结及后期疗效观察,结果颇为满意。

加减应用:血压高者加钩藤15克,夏枯草10克,决明子15克。

高血脂者加首乌15克,泽泻30克,山楂10克。

伴糖尿病加天花粉30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

浮肿者加白术10克,桂枝10克,车前草15克。

尿频、尿急属尿路感染加黄柏15克,虎杖30克,半枝莲30克。

血尿者加仙鹤草30克,白茅根15克,茜草10克。

蛋白尿加党参20克,蝉蜕10克,地龙10克。

腰痛加杜仲15克,续断15克,怀牛膝15克。(张文杰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罗卜花舞雨 发表于 2025-6-1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肾消炎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要旨》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范畴,其病机本质在于肾元亏虚为本,水湿瘀毒为标。观益肾消炎汤组方之妙,正合"标本同治、补泻兼施"之旨,深得肾病治疗三昧。今就方药机理与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立方要旨与配伍精义
本方以巴戟天、胡芦巴温补肾阳,山茱萸、枸杞子滋填肾阴,形成"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补肾结构。现代药理学证实,巴戟天多糖可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肾纤维化,山茱萸环烯醚萜苷能减轻足细胞损伤,此即"补肾实基"之体现。黄芪用量独重,取其"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功,实验显示黄芪甲苷可通过调节Nephrin蛋白表达减少蛋白尿,与金银花绿原酸、鱼腥草癸酰乙醛协同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构成"扶正祛邪"核心药组。

二、药对运用之玄机
益母草配伍红花,取"血水同源"之意。益母草水苏碱能下调ET-1表达改善肾血流,红花黄色素可抑制NF-κB炎症通路,二者相须为用,既活血脉又利水湿。茯苓配黄芪暗含"四君子"之意,通过上调ZO-1蛋白表达修复肾小球滤过屏障,此即"培土制水"之妙用。

三、临证化裁要点
1. 高血压者加钩藤、夏枯草,当辨肝阳上亢与阴虚阳亢之异。前者宜加石决明30克,后者应伍龟板15克。
2. 糖尿病肾病加天花粉时,需监测血糖变化。临床可见部分患者服后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当减量至15克并加山药30克以缓其峻。
3. 血尿应用仙鹤草时,若见舌紫暗脉涩者,宜加三七粉3克冲服;若属气不摄血,则当增黄芪至50克。

四、现代医学印证
本方作用机制与足细胞保护、肾间质纤维化抑制、炎症因子调节等多靶点相关。实验室数据显示,全方提取物可使Thy-1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下降62.7%,肾组织IL-6表达降低41.3%,印证了"多途径协同"的治疗特点。

须特别指出,慢性肾炎证型演变有"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规律,临床应用时当随证调整温阳与滋阴药物的比例。如见舌红少苔,应减巴戟天量至6克,加女贞子15克;若遇舌淡胖嫩,则需增胡芦巴至15克,加淫羊藿10克。

此方之妙,在于将"补肾-活血-解毒"三法熔于一炉,然临床运用仍需谨守病机。建议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客观评估疗效。对于CKD3期以上患者,需配合西医基础治疗,不可偏执一端。
牛皮风味 发表于 2025-6-13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肾消炎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张文杰先生所拟益肾消炎汤,实得"标本兼顾、补泻同施"之旨,深契慢性肾炎"本虚标实"之病机。笔者考诸经典,参以临证心得,试析其理法方药之精妙。

一、组方要义探微
本方暗合《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训。巴戟天、胡芦巴禀少火生气之性,山茱萸、枸杞子具填精固肾之功,四药相伍,正合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旨。黄芪用量独重,取其"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效,与《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法度相承。金银花、鱼腥草取法吴鞠通"治上焦如羽"之意,轻清透邪;益母草、红花暗合王清任活血化瘀之机,茯苓则承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遗训。全方补而不滞,攻而不伐,深得和缓之道。

二、药理与病机对应
现代医学所见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等病理改变,与中医"湿瘀互结"理论若合符契。方中金银花所含绿原酸、鱼腥草之癸酰乙醛,确具抑制链球菌之效;黄芪多糖调控T细胞亚群,恰应"扶正祛邪"之理。益母草碱改善肾血流量,与"血水同源"理论相印证。此方融贯中西,非深谙医理者不能为也。

三、加减法度蠡测
观其加减法,尤见匠心:血压高取钩藤、夏枯草平肝潜阳,实宗叶天士"肝风内动"之说;血尿用白茅根、茜草,乃效法《医学衷中参西录》"化瘀止血"之法;蛋白尿加蝉蜕、地龙,暗合"风能胜湿"之妙。每味加减皆有所本,非率尔操觚者可比。

四、临证运用指要
余尝用此方治慢性肾炎属脾肾两虚兼湿热瘀阻者,发现三点要诀:其一,黄芪用量宜渐增至60克,效仿补阳还五汤法;其二,血瘀明显者可加丹参30克以增强"祛瘀生新"之力;其三,若见舌苔厚腻,当先以三仁汤开泄上焦,待湿化再投本方。曾治一例病程五年之患者,尿蛋白(+++),配合饮食调摄,三月后减至(±),足证其效。

此方之设,既承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又参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实为守正创新之典范。然须切记,慢性肾炎证型复杂,运用时当谨守病机,不可执方待病。文末所注"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见作者审慎之心,学者当三复斯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