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7|回复: 2

[医药临床] 十服中药治愈六年胃食管反流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胃食管反流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致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不仅会造成消化系统的损害,还可累及呼吸系统,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抑酸药,但效果不显,易反复发作,为缠绵难愈的慢性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张雪亮主任医师辨证准确,处方用药标本兼顾,配伍得当,10服药即令患者6年顽固性症状全部消失,可谓效如桴鼓。

患者李某,男,59岁,2019年3月10日初诊。诉反酸、胃痛、呃逆6年。患者6年来每日反酸、呃逆、胃痛,医院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曾长期服用抑酸药奥美拉唑,效果不佳,且近期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求诊。伴有口干、咽部明显不适感。二便正常,舌质红,苔微黄,中有裂纹,脉弦滑数。

辨证:肝胃郁热。

治则:疏肝泄热,和胃制酸。

方药:枳实15g,炒白术15g,蒲公英15g,炒山药15g,败酱20g,柴胡10g,黄芩10g,炒莱菔子12g,煅瓦楞15g,桔梗15g,青果10g,木蝴蝶10g,郁金15g,元胡12g,14服。水煎服。

十天后,患者欣喜反馈。自诉服药2天后,反酸、呃逆症状即明显减轻,口不干,仍有轻微胃痛,于是自行停服西药。10服药后,不适症状全部消失,故自行停中药,剩余4服药未继续服用。随访2月,没有反复,仅偶尔过食甜食后,晨起会反酸,但很轻微。嘱患者注意饮食调护,忌辛辣、油腻、甜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患者为山东某乡镇卫生院院长,平素工作压力大,情志不畅,肝气失于疏泄,气不舒则郁而为热,肝热横逆犯胃,则症见反酸、呃逆、胃脘灼痛;热邪灼津,则口干甚;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亦为肝胃郁热之象。治当清肝泄热,和胃制酸。方中枳实、白术行气和胃;柴胡、黄芩疏肝泄热;蒲公英、败酱草能清肝胃郁热,且败酱制酸效果甚佳;郁金、元胡合用清热疏肝、行气止痛;炒山药、炒莱菔子和胃消食;煅瓦楞抑酸治标;桔梗、青果、木蝴蝶利咽喉,针对咽喉不适之症。患者本人称患有严重咽炎,张雪亮认为或为胃食管反流所致,或为咽炎与反流并存,不必较真。

张雪亮强调即使服用中药效果显著,也一定要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调护,不能过饱,忌辛辣油腻,不喝浓茶、浓咖啡,戒酒,少吃甜食,这些都容易导致反复发作,也就是医圣张仲景所说的“食复”。“三分治,七分养”谨记在心。(彭丽媛 中国中医科学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非我族类 发表于 2025-3-3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案评析》本案乃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之典型验案。张师辨证精准,以"郁热"为病机核心,取法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旨,融疏肝、清胃、健脾三法于一炉。方中柴胡、黄芩为小柴胡汤骨干,疏泄肝胆郁热;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直折胃腑积热;煅瓦楞制酸护膜,标本兼顾。尤妙在桔梗、木蝴蝶升降相因,既利咽喉又调气机,暗合"治上焦如羽"之训。

患者六年痼疾十剂而瘥,印证了"郁热得泄,胃气自和"的病理转归。舌红苔黄有裂纹,显系郁热伤阴之象,然张师未用滋阴腻品,反以疏泄为要,此即"火郁发之"之妙用。煅瓦楞与炒莱菔子相配,一敛一散,既制酸又消胀,深得配伍精微。

今人治反流多执"抑酸"一法,然中医贵在审证求因。本案启示:肝胃气机失调实为发病关键,徒治其酸如扬汤止沸,疏泄郁热方为釜底抽薪。疗效之速,正在于谨守病机而勿失气宜。
兴华 发表于 2025-4-29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肝胃郁热论治胃食管反流病验案析义》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中医学"吞酸"、"嘈杂"范畴,本案辨证之精当,用药之巧妙,实堪为肝胃同病之典范。张雪亮教授以"肝胃郁热"立论,深契《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旨,其治疗思路可析为三层要义:

一、病机阐微
患者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郁而化热,横逆犯胃,形成"木火刑土"之候。《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本案反酸、呃逆、舌红苔黄诸症,正是肝胃郁热之典型表现。尤妙在辨明"中有裂纹"之舌象,既示胃阴受损,又寓久病入络之意,故方中兼用郁金、元胡等血分药。

二、方药解析
处方暗含四逆散、左金丸化裁之妙。柴胡、黄芩为君,取"火郁发之"之意;枳实、白术相配,既承《金匮》枳术汤消痞之功,又合"治肝当先实脾"之训。煅瓦楞制酸治标,尤见巧思,此物咸平,《本草纲目》谓其"消痰化瘀",现代研究证实其碳酸钙含量达90%以上,与西药制酸机理暗合。更佐蒲公英、败酱草清解郁热,实取"治胃不远肝"之要诀。

三、调摄启示
张师强调"食复"之戒,实本《伤寒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之诫。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高脂、甜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与中医"肥甘助热"理论不谋而合。患者身为医者仍难自律,足见"七分养"之难为,此正《脾胃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之明证。

此案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郁热"病机,标本兼顾而不失重点。然需指出,十剂显效虽佳,但《景岳全书》有言:"病有愈后,调养失宜,复作者,尤当慎之。"建议症状消失后,仍当守方调理月余,并配合导引吐纳之法调畅气机,方为万全。今人治此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辨证精确方能效如桴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