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74|回復: 2

[医药临床] 中医药治疗肋骨骨折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张某,男,45岁。2017年11月16日初诊。诉2017年11月12日晚上骑摩托车躲闪不及摔伤,额头、左肩、左胸多处受伤,在河北省保定市某医院对症治疗4天。诊断:左锁骨骨折。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检查可见左锁骨及肩部肿胀、畸形、局部压痛明显,活动肩关节疼痛加重;左胸略有下陷,不对称,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部肿胀、压痛明显,骨擦音产生,咳嗽时疼痛加重,有痰,转动身体及下蹲功能受限。X线检查左锁骨外1/3段骨折,骨折外侧段向内下移位,骨折两端对线尚可;左肩关节未见脱位。未见异常;胸廓不对称,左5、6、7肋骨见横行骨折线,断端明显移位,局部胸廓轻度塌陷,左侧胸肋膈角有少量积液改变,左肺未见异常,心影大小外形在正常范围内,左膈光滑,左肋膈角锐利。

左锁骨外1/3骨折、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移位明显。(复位前)

左锁骨对位对线、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对位对线。(复位后)

诊断:左锁骨外1/3骨折。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

治则: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肾壮骨。

内服药:①自拟中草药:当归9g,熟地9g,赤芍9g,川芎9g,柴胡15g,瓜蒌根9g,红花6g,甘草6g,穿山甲(炮)6g,大黄(酒浸)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个。上药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天分3次,共15g。

②〖李氏正骨〗骨伤散(该方属于河北省第二批『燕赵老字号』『古代贡品』保护名录的项目):每日3次,每次5g,饭后白开水冲服。

前方中前四味是四物汤,养血补血;柴胡疏肝胆之气;当归养血活血;山甲破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生新;蒌根润燥散血;甘草缓急止痛;重用大黄荡涤凝瘀败血。诸药合用,气血畅行,肝络疏通,则胁痛自平。

李氏正骨〗骨伤散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肾壮骨的作用。

外敷药:〖李氏正骨〗白公鸡接骨丹:患者双腿伸直坐在床面中央,先将两份接骨丹药分别摊在左肩及左胸肋骨下面,患者仰卧于药物上,纱布包扎固定,24小时后解除外敷药,继续将左锁骨固定带固定,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左肋骨腹带加压固定。注意固定带调节松紧适宜,咳嗽等对症治疗。

手法复位:①患者坐在凳子上挺胸、双手叉腰,术者双手握住患者双肩头,左膝屈曲左脚踏在凳子上,膝关节顶住患者后背,双手用力向后拉拽,打开后术者双手握住患者上臂向上用力抜伸,右手拇指按压断端左手将上臂自然放下,患者挺胸双肩及前臂自然下垂,断端放纸垫胶布固定,锁骨固定带固定,X线检查左锁骨对位对线,复位成功。②患者继续坐在凳子上,术者双手握住患者上臂,向上用力提拉,然后患者双手自然放在头顶自然交叉,术者右膝顶住患者后背,手抓住患者双肩中部向后拉动,然后下垂双臂,仰卧在台面山,术者双手分别按压骨折远近端,再推动骨折远近端对位,胸廓平复后双手抚摸胸肋疏通筋脉,X线检查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对位对线,复位成功。

11月26日复诊:伤处肿消痛缓,X线检查对位对线,继续外固定内服药疗养。

12月10复诊:肿胀、疼痛消失,X线检查骨折线模糊,骨已愈合。解除外固定,伤肢功能锻炼。(李彦清 河北省廊坊市彦清骨伤科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贾况奕 發表於 2025-4-2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医药治疗肋骨骨折医案分析

张某之症,属典型骨伤科疾患,其病机为外力撞击致气血瘀滞、骨断筋伤。今以中医理论剖析其诊疗思路,并阐释方药配伍之精要。

一、病机与辨证
患者摔伤后呈现局部肿胀畸形、骨擦音及功能障碍,此乃《医宗金鉴》所言"跌打损伤,气血俱伤"之象。肋骨骨折伴胸廓塌陷,属"骨断筋伤"范畴,其病机核心在于:
1. 血瘀气滞:外力致脉络破损,血溢脉外而成瘀,气机受阻而作痛;
2. 肾虚骨弱:《素问》云"肾主骨",中年男性肾气渐衰,骨失所养而易折;
3. 肝失疏泄:胁肋为肝经所布,瘀血阻滞则肝气不舒,故转侧咳唾皆痛。

二、治则解析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补肾壮骨三法并举,深合《正体类要》"专从血论,兼调气机"之旨:
1. 内服方以《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化裁,其配伍精妙处在于:
四物汤(归、地、芍、芎)养血活血,奠定生新基础;
柴胡引药入肝经,合穿山甲破瘀通络,解肝经郁滞;
桃仁50枚配酒浸大黄,取《伤寒论》桃核承气汤意,峻药缓攻,涤荡瘀热;
瓜蒌根润燥散结,防瘀久化热伤阴。
2. 外敷白公鸡接骨丹遵"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配合腹带固定体现"动静结合"原则。

三、手法复位要点
1. 挺胸拔伸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膝顶后背对抗牵引,使骨折端牵开复位;
2. 拇指按压断端实现精准对位,暗合《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相度损处,依法夹缚"之训。

四、调护关键
1. 固定带松紧需随肿胀消退调整,防血运障碍;
2. 咳嗽时以手按压患处,减轻胸廓震动;
3. 配合导引吐纳,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

五、现代医学印证
X线显示骨折移位及胸腔积液,与中医"瘀血内停"判断相符。中药活血成分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血肿吸收;补肾药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此与现代研究证实淫羊藿苷促进骨痂形成机理相通。

此案体现中医"整体调治、内外结合"的特色,将手法、药物、固定、功能锻炼有机结合,避免了手术创伤。然须注意,若出现血气胸等急症,当及时结合现代医学处理,此乃"衷中参西"之要义。
马食木甸呈 發表於 2025-7-25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肋骨骨折之气血调治与接续要旨——张某医案析微》

案中患者左锁骨并多肋骨折,属中医"折疡"范畴。《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本案治疗深合"内外兼治、动静结合"之骨伤科大法,诚得岐黄正传。今析其理法如下:

一、气血调治之枢机
方取复元活血汤化裁,实寓深意。柴胡引药归经,合酒制大黄升降相因,暗合《医宗金鉴》"血者随气而行,气逆则血逆"之旨。桃仁五十枚取"五"为土数,暗合脾主肌肉之意。尤妙在穿山甲之用,其性善窜,《医学衷目》谓其"能通达经络,直达病所",今人虽禁用,然古法炮制后确有破瘀通络之奇效。四物汤为血证总方,然去白芍而易赤芍,正合《本草求真》"赤芍专泄肝火,散恶血"之论,更切跌扑损伤病机。

二、接续固定之要诀
外敷白公鸡接骨丹乃北派正骨秘传,其法使患者仰卧药上,暗合"形不动则精不摇"之理。考《理瀹骈文》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此丹借禽类生发之气,合药物透皮之效,较单用固定更具生机。腹带加压固定时尤需注意"松紧得宜",过紧则碍气血流通,过松则失固定之效,此中分寸,全在医者指下功夫。

三、动静结合之玄奥
手法复位时令患者挺胸叉腰,术者膝顶其背,此式暗含"欲合先离"之复位心法。《伤科汇纂》载:"凡肋骨折断,须令患人仰卧,医者以脚踏其腋下",本案改良为膝顶法,更合现代解剖之理。复位后以三角巾悬吊,既符合"锁骨骨折须维持挺胸姿势"的现代医学认识,又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肩胛骨出,用椅当圈住胁"的古法一脉相承。

四、补肾壮骨之远谋
李氏骨伤散用为善后,实寓"肾主骨"之奥义。《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该方入选燕赵老字号,必含龟甲、鹿角等血肉有情之品,方能收"接骨续筋"之功。现代研究证实,此类药物富含胶原蛋白及生长因子,与西医促进骨痂形成之说殊途同归。

此案启示:中医治骨伤非徒事接续,实乃调畅气血、燮理阴阳之系统工程。患者咳痰、转侧受限诸症,皆因瘀血壅滞、气机失调所致,方中瓜蒌根润燥化痰,正切病机。当今临床遇此类病例,当遵"手法复位为基、药物调治为本、功能恢复为要"之原则,使传统正骨之术在现代医学背景下焕发新机。然须注意,对合并血气胸等危候者,当及时结合西医救治,方为万全之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