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46|回覆: 2

[醫藥臨床] 學好用活藜蘆甘草湯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解讀方藥

方歌:藜蘆甘草治風痰,化痰息風和筋脈,手指臂腫顫攣急,口眼斜皆能瘥。

組成:藜蘆3g,甘草6g。

方藥配伍:藜蘆與甘草,屬於相反相使配伍,相反者,藜蘆瀉實滌痰,甘草益氣和中;相使者,藜蘆使甘草益氣祛痰,甘草使藜蘆息風滌痰。

權衡用量比例:藜蘆與甘草用量比例是1:2,提示藥效滌痰與益氣之間的用量調配關係,以治風痰。

應用指征

本方以滌痰息風為主,主治風痰證,常見症狀有:手指臂腫動,身體瞤瞤,肌肉僵硬。

方證辨病

對於帕金森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兒童抽動症等。臨床表現以筋脈攣急,顫動,舌質淡紅,苔薄為用方辨治要點。

對於硬皮病、肌肉風濕等,臨床表現以皮膚僵硬,筋脈拘緊,舌質淡紅,苔薄為用方辨治要點。

醫案助讀

謝某,男,65歲。有6年帕金森病病史,近因手顫加重前來診治。

刻診:手指震顫,肌張力增高,倦怠乏力,肢體活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精神抑鬱,時有幻覺,舌質淡紅,苔白厚膩,脈沉弱。

辨證:風痰夾氣虛證。

治則:滌痰息風,補益中氣。

方藥:藜蘆甘草湯與四逆加人參湯合方加味:藜蘆6g,紅參10g,生附子5g,乾薑5g,白芍30g,茯苓10g,細辛10g,赤芍30g,炙甘草12g。6劑,每天1劑,水煎服,每日分3服。

經過服用30劑後,諸證基本緩解,又以前方70餘劑,病情穩定。

提示

根據手指顫動辨為風,再根據肌張力增高辨為痰擾,因肢體活動遲緩辨為風痰擾筋,又因倦怠乏力辨為氣虛,以此辨為風痰夾氣虛證。方以藜蘆甘草湯滌痰息風;以四逆加人參湯溫陽益氣,加白芍、赤芍斂陰活血緩急,細辛溫陽通經。方藥相互為用,以奏其效。(王付 河南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林陶奔 發表於 2025-7-20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藜蘆甘草湯方義闡微與臨證應用芻議】

藜蘆甘草湯載於【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乃仲景治風痰證之要方。其組方精妙處,正在於相反相使之配伍玄機。藜蘆苦辛性寒,專走陽明、厥陰,【本經逢原】謂其"善吐風痰";甘草甘平,具緩急和中之功。二者相配,非但不相害,反成相激相成之勢——藜蘆得甘草則吐不傷正,甘草得藜蘆則補不滯痰,此即【內經】"有故無殞"之奧義。

考其用量比例,藜蘆一而甘草二,深合"治痰當顧胃氣"之旨。風痰為患,多因脾虛失運,聚濕成痰,肝風內動,挾痰上擾。方中藜蘆滌痰開閉如掃庭除,甘草培土榮木似固城垣,共奏"風靜痰消"之效。觀仲景原文"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瞤瞤者"之述,正是風痰走竄筋脈之象,與今之錐體外系病變機理若合符契。

臨證應用當把握三要:一察風痰特徵,見肢體震顫、肌肉瞤動、苔膩脈弦滑者宜之;二明禁忌證候,氣血兩虛、陰虛風動者慎投;三重配伍法度。如案中合四逆加人參湯,乃因患者兼見脈沉弱、倦怠等陽虛氣弱之候,加赤白芍、細辛等品,尤見隨證化裁之妙。現代應用於帕金森病、抽動症等,當以"風痰擾絡"為核心病機,若見舌紅少津、陰虛陽亢者,則非本方所宜。

特別須申明者,藜蘆與諸參(人參、丹參等)屬"十八反"禁忌,本案與參同用乃特殊配伍法,必在資深醫師指導下謹慎施用。另則,本方中藜蘆毒性不可輕忽,常規用量3-6克為宜,且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學者當遵【醫門法律】"先議病後議藥"之訓,明辨證機,方不致誤。

(全文798字)
清幽 發表於 2025-7-21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藜蘆甘草湯方義闡微與臨證應用芻議】

藜蘆甘草湯載於【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乃仲景治風痰證之要方。今就本方之精義,結合臨床實踐,略陳管見。

一、方藥配伍深義
藜蘆苦辛性寒,專走陽明、厥陰,【本經】謂其"主蠱毒,咳逆,泄利腸澼",實具涌吐風痰、宣壅導滯之效。甘草甘平,調和諸藥,緩急和中。二者相配,正合"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旨。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云:"藜蘆吐上膈風痰,甘草安中調藥",道破相反相成之妙。現代藥理證實,藜蘆生物鹼能興奮延髓嘔吐中樞,而甘草所含甘草酸可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二者協同確有調節神經-肌肉傳導之效。

二、證治機理髮微
風痰為患,多因肝風挾痰濁流竄經絡。本方所治"手指臂腫動"等症,實乃風痰阻絡之候。【醫宗金鑒】釋曰:"痰濕凝滯關節則腫,風邪襲傷經絡則動。"臨證當把握三點:①風象:顫動、攣急、瞤動;②痰征:苔膩、脈滑、局部腫脹;③病位:多在四肢末端,蓋"四肢者諸陽之本"(【素問·陽明脈解】),痰濁易滯陽經。

三、拓展應用心法
1. 帕金森病:可合四逆加人參湯,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之意。案中加赤白芍,暗合仲景芍藥甘草湯緩急解痙之法。
2. 抽動障礙:宜佐鈎藤、天麻等息風之品,契合小兒"肝常有餘"(【幼科發揮】)之體。
3. 硬皮病:當配伍黃芪桂枝五物湯,體現"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婦人大全良方】)之訓。

四、臨證要點提示
1. 劑量拿捏:藜蘆有毒,常量1-3g,須醋制減毒。甘草量宜倍之,既解毒又健脾。
2. 煎服要點:久煎可降低藜蘆毒性,建議先煎30分鐘。若見噁心嘔吐,當減量或停服。
3. 禁忌:氣血兩虛、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本草綱目】明言:"藜蘆反細辛、芍藥、人參。"

結語:本方雖藥簡力專,然非通曉仲景心法者不能善用。今人用方,當師古而不泥古,如案中合方化裁,正體現"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傷寒論】)的辨證精髓。學者宜於臨床反覆體悟,方能得心應手。

(按:本文所述方藥應用,須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實施。)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