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46|回覆: 1

[醫藥臨床] 獨活寄生湯治療腰腿痛驗案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張某,64歲,2019年4月12日初診。患者1周前因感風寒而發病。刻診見:腰痛、雙下肢酸麻脹痛、屈伸不利、行走不便等,同時伴雙腳踝關節以下冷,徹夜不溫。舌質紅,苔白而膩,脈浮緩。

診斷:痹症(風寒濕型)。

治法:祛風寒濕邪,補肝腎之虛。

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20g,寄生30g,秦艽20g,防風10g,細辛3g,熟地20g,赤芍15g,當歸15g,川芎7g,桂心10g,茯苓30g,杜仲20g,牛膝10g,玄胡20g,黃芪30g。7劑,水煎,每劑分2次服。

2019年4月19日二診:自訴『疼痛好了一大半』,諸症有明顯改善。舌質紅、苔薄白,脈浮。守方稍事增減,再進7劑而愈。囑其慎防風寒,活動腰腿。

按:患者年老體虛,陽氣不足,衛陽不固。加之正值春夏之交,南方雨水甚多,寒濕偏勝,風寒濕邪乘虛侵襲,阻滯經絡,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而成痹證。獨活寄生湯切中病機。方中以熟地、杜仲、牛膝、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當歸、赤芍、川芎和營養血;參、苓、甘草益氣扶脾。諸藥以扶助正氣為主。獨活、細辛入腎經搜風蠲痹,使邪外出。桂心入腎經血分,祛少陰之寒而止痛;秦艽、防風祛風邪,行肌表,且能勝濕,諸藥為祛邪而用。酌加玄胡化瘀止痛,酌加黃芪,引領諸藥直達病所(氣為血之帥)。與上藥相配,是為標本兼顧,共成扶正祛邪之功,共奏如鼓應桴之效。(鍾志明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宜春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鄧帛 發表於 2025-5-11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獨活寄生湯治痹證機要闡微】

鍾志明醫師所載張某痹證驗案,實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之典型。本案辨證精當,方藥配伍深得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制方本義,今試析其理法要旨如下:

一、病機辨析
患者年逾六旬,腎氣自半。【素問·痹論】云:"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本案舌脈所見苔白膩、脈浮緩,顯系風寒濕邪外襲之候。其雙踝徹夜不溫,乃少陰陽虛之明證,正如【景岳全書】所言:"蓋痹者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病機關鍵在於本虛標實,肝腎不足為發病之本,風寒濕邪為致病之標。

二、方義解析
獨活寄生湯組方暗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旨。方中獨活為君,取其善入少陰、太陽二經,尤能祛下焦風寒濕邪,配伍細辛3克,既合"辛不過錢"之古訓,又得通絡止痛之效。寄生、杜仲、牛膝三味相須,正應【本草綱目】"強筋骨,益精髓"之論。尤妙在黃芪30克為使,既助苓、草健脾益氣,更引諸藥達於四末,深得李東垣"脾胃為元氣之本"之奧義。

三、加減法度
原方去人參、甘草而增玄胡、黃芪,實為臨證變通之典範。玄胡專攻血分氣滯,合歸、芎、芍而成活血止痛之勢;黃芪代參,既避壅滯之弊,又增托邪外出之力。二診脈轉浮象,示外邪將盡,故守方微調,正合"衰其大半而止"之經旨。

四、攝生要訣
醫囑"慎防風寒,活動腰腿"八字,深得【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預防思想。痹證愈後調理,當宗【千金要方】"常欲小勞"之訓,使氣血流通而痹不得生。

此案啟示:治痹當辨新久虛實,外邪盛者宜速祛,正氣虛者當緩圖。獨活寄生湯之妙,正在於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礙邪,非精研【內經】【傷寒】者不能盡其變通之妙。今人用此方,當知三因制宜之道,方不致膠柱鼓瑟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