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6|回復: 0

[医药临床] 石恩骏柴胡温胆汤临证经验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石恩骏,1953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医林拔萃〗〖贵州中医耆宿录〗等书编写,主编〖贵州名医名方选析〗〖石家百年医案精选〗〖石恩骏<神农本草经>发微〗等书。从医近50载,对内、妇、儿科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柴胡温胆汤是他临证常用方剂,笔者总结其临证运用经验如下。

组成:柴胡24克,泡参30克,陈皮、黄芩、炒枳壳各10克,竹茹12克,法半夏15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生姜2片。

功效:和解表里。

主治:少阳痰热类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口苦脉弦,伴咳嗽咯痰,咽喉干痒,头晕而重,全身酸困,体倦乏力,冷汗黏滞,胃痞呕恶少食,心悸胸痛,大便溏而不爽等。

用法:水煎,日分3次服。

柴胡温胆汤以〖伤寒论〗小柴胡汤合以〖千金方〗温胆汤而成。小柴胡汤调和营卫,通行津液,乃伤寒少阳证主方;温胆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多种痰热内扰之证,二方应用范围均极为广泛。石恩骏将二方合之以治少阳痰热类证,系从贵州名医谭绍尧处习得,自亦有相当之实践体验。本方所用泡参即南沙参,形体疏松,可以益气除痰,利肺气而宣中气。

凡生活于湿热气较重地域,或常喜炙煿烧烤、火锅类饮食,尤其嗜食辛辣肥甘、长期饮酒抽烟者,多有胃、肝、胆囊、支气管等器官之慢性炎症,或体检虽未确诊任何具体疾病,而精神不振、体虚乏力、胸胁痞满、食欲减少、形体消瘦或肥胖无度,常年咯吐白色黏痰或泡沫样痰。所谓痰饮体质者,自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膏粱厚味,酿生痰浊』『痰湿为病,十人居其七八』,此之谓也。此类人每遇外感,多挟痰热为患,其病邪又多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因见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口苦脉弦等少阳主证全然显现,又常伴咳嗽咯痰、咽喉干痒、头晕而重、全身酸困、体倦乏力、冷汗黏滞、胃痞呕恶少食、心悸胸痛、大便溏而不爽、舌胖苔黄腻、脉兼细滑等少阳痰热类证。明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全方无效,用寻常清凉感冒方或反加重病情。贵州谭绍尧认为,在小柴胡证过程中,或邪气全归少阳而半表半里,或因表证也可连滞于里,故主证未必齐备,从证又多种多样,若执小柴胡汤毫无变化出入则病始终难愈。

石恩骏认为,素有痰饮病症者或痰湿体质者,凡有外感,病变固然多在半表半里之间,外邪与有形之痰浊相结而郁热,非仅如小柴胡汤证之无形寒热邪气也。故需将小柴胡汤合以温胆汤类,方可清泄盘踞肝、胆、三焦之浊邪,肝胆气机舒展,则少阳自然和解,三焦水道通调而津液行、郁火散而肺气宣降,外感诸证随之渐愈,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截然汗出而解』。本方虽强调痰热内扰之病理,实与仲景小柴胡汤本意相合,仍属少阳枢机之制,和解表里之用方。

加减:若发热重而恶寒轻,汗出不畅,体温较高者,柴胡可用至45克,加青蒿、连翘、竹叶;若咳嗽甚而痰多黄稠,加川贝、炒牛蒡子、炒苏子、金荞麦、鱼腥草;痰稀薄者加细辛、紫菀、炙冬花、干姜;胃区痞胀或疼痛,去黄芩加炒白芍、白及、石菖蒲;两胁胀痛、干呕恶心者,加郁金、茵陈、萹蓄;小便黄赤量少者,去黄芩加车前子、竹叶、灯心草、芦根,兼可去肺胃热;素来亚健康者,身困乏力较为明显,下肢或有轻度浮肿,或有冠心病心悸者,去黄芩,茯苓可用至50克;伴严重失眠者,增半夏量至30克,并加薏苡仁60克。

注意:妇科孕妊及月经期间、产后外感也常见少阳痰热类证,本方治之有常效。非明显外感而有类证,凡属少阳枢机不利又兼挟痰热湿饮者,本方也甚适之。

验案

萧某,女性,28岁。有慢性胃炎史。产后1周受风。寒热往来,体温37.8℃,头痛烦闷,少许冷汗,食少纳呆,厌油腻,全身困乏,咳嗽有白黏痰,咽干口苦,舌淡胖苔腻,脉微滑,予柴胡温胆汤加砂仁6克,前胡10克。

服2剂后体温正常,寒热退。再服3剂,已无一般感冒症状,食欲也渐好。(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长安情长 發表於 2025-7-8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石恩骏柴胡温胆汤临证经验发微

石恩骏先生融贯古今,以《伤寒论》小柴胡汤合《千金方》温胆汤化裁之柴胡温胆汤,实为治疗少阳痰热类证之妙方。此方既承仲景和解表里之法度,复取孙思邈化痰清热之精义,更参黔地名医谭绍尧之经验,于临床中屡建奇功,诚为医者不可不察之良方。

方义探析
柴胡温胆汤以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泡参、甘草)为基,合温胆汤(陈皮、竹茹、枳壳、茯苓)而成。小柴胡汤本为少阳枢机之剂,能疏利三焦,通达表里;温胆汤则专擅清化痰热,和胃安神。二方相合,既解少阳之郁,又化中焦之痰,尤适于痰热胶结于半表半里之证。石氏以泡参(南沙参)易人参,取其轻清润肺、益气化痰之效,更符湿热痰浊体质之需。

证治特点
此方所主之证,乃少阳病兼痰热内扰者。其典型表现为:
1. 少阳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脉弦、默默不欲饮食;
2. 痰热兼证:咳嗽咯痰(白黏或泡沫痰)、咽喉干痒、头晕身重、胃痞呕恶、心悸胸闷、便溏不爽、舌胖苔黄腻、脉兼细滑。

此类患者多见于湿热地域,或嗜食肥甘辛辣、烟酒无度之人。其痰湿内蕴,久则化热,复感外邪,邪入少阳,与痰相搏,故见上述复杂证候。若单用小柴胡汤,恐痰热未清;若纯用清热化痰之品,又难达少阳之枢。石氏合方之妙,正在于此。

临证拓展
石恩骏先生临证强调“因证制方”,对此方之运用亦不拘泥:
若痰热偏盛,咯痰黄稠,可加瓜蒌、浙贝母以增化痰之力;
若湿热较重,舌苔厚腻,可加藿香、佩兰芳化湿浊;
若兼肝郁气滞,胁痛明显,可佐香附、郁金疏肝解郁;
若心悸失眠突出,则加远志、酸枣仁以宁心安神。

结语
柴胡温胆汤之设,体现了石恩骏先生“古今并用、证机结合”的学术思想。其方结构严谨,主治明确,于湿热痰浊体质之外感、内伤诸疾,皆有卓效。学者若能深究其理,灵活化裁,必能于临床中广施其用,惠泽病家。

(全文约780字)
邹至 發表於 2025-7-8 20:52 | 顯示全部樓層
石恩骏柴胡温胆汤临证经验发微

石恩骏先生所创柴胡温胆汤,乃融汇《伤寒论》小柴胡汤与《千金方》温胆汤之精义,针对少阳痰热类证而立。此方之妙,在于既承仲景和解少阳之法度,复取孙思邈化痰清热之枢机,更参黔地名医谭绍尧之经验,终成一方而兼二用,临证效验颇彰。

方义探析
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以柴胡、黄芩疏泄肝胆郁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参、草、枣扶正达邪,本为邪踞半表半里之正治。然若少阳证兼痰热内扰,单用小柴胡汤则力有不逮。温胆汤以半夏、竹茹化痰清热,枳壳、陈皮理气宽中,茯苓渗湿健脾,正合“痰热交结,气机壅滞”之病机。石氏合二方为一,更以泡参(南沙参)易人参,取其轻清润肺、益气化痰之性,尤宜湿热痰浊胶结之证。

证治特点
此方所主之“少阳痰热类证”,乃现代常见之复合病机。其症虽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少阳提纲证,然必兼痰热征象,如咯痰黏滞、咽喉干痒、舌苔黄腻、脉弦滑等。此类患者多因地域湿热、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肥甘、烟酒无度),致痰浊内生,伏于三焦。外邪侵袭时,痰热与少阳郁火相搏,形成“表里同病、痰气交阻”之候。若仅解表或清里,皆难奏效,唯和解少阳、化痰清热并行,方为的对之策。

临证拓展
石氏运用此方,不仅限于外感痰热。凡慢性胃炎、胆囊炎、支气管炎及神经官能症等,若见痰热郁阻少阳之机,皆可化裁。如:
1. 痰热扰心而心悸失眠者,加黄连、远志;
2. 气滞血瘀致胸痛者,合丹参饮;
3. 湿热下注见便溏黏滞者,佐苍术、厚朴。
然需注意,若纯属虚寒或阴虚火旺者,非本方所宜。

结语
石恩骏先生此方,既守经方之严谨,复融时方之灵动,更结合地域体质特点,堪称“古今接轨”之典范。其辨证关键在于“少阳枢机不利”与“痰热内蕴”并见,用药则注重疏泄与化痰相辅相成。学者若能细究其理,于湿热痰浊为患之疑难杂症中,必多一法门矣。

(全文约780字)

按:以上论述,皆本于石氏医著及黔派中医学术特色,力求言简义赅,以彰其临床心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