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70|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醫藥治療肺癌案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王某,女,64歲。2018年7月11日就診。因腿腳水腫1年,2017年6月在山西省某醫院診斷爲腎病症候群,用激素等治療,20餘日後出院。12月病情加劇復住院,經腎穿刺確診爲二期膜性腎病。2018年6月因高燒40℃、腹痛住忻州市某醫院,CT檢查:左肺癌、右髂窩轉移性瘤、腹壁腫物、左額顳占位灶、雙肺炎症、左胸腔積液,鑑於體質、病況,不能手術,也不宜化療、放療,僅予消炎、支持治療,住院15日遂返鄉。

望其體胖面腴,殊少歡容,舌質淡紅少津;詢知不咳嗽氣短,亦未咯血,易飢能化,口不干不苦,大便日1次,小便頻,神疲乏力,畏寒喜溫,盛夏猶不敢單衣薄被,下肢發冷,腿腳水腫,傍晚尤甚,血壓高19年,不頭痛,不眩暈,日服施慧達2.5mg/次,血壓仍170/86mmHg,一年來強的松不停,初服10片/日,3月後每3周減半片,刻下3.5片/日。切診可見:腹微滿脹,右少腹可觸及拳頭大小症塊,質硬,壓痛不顯,下肢不溫,按之凹陷。脈象沉滑略數。實驗室化驗可見:白細胞10.6×109/L,紅細胞2.95×1012/L,血紅蛋白83g/L,血小板141×109/L,總蛋白42.9g/L,白蛋白23.4g/L,球蛋白19.5g/L,尿素氮8.99mmol/L,肌酐86μmol/L,尿酸225μmol/L,甘油三酯2.29mmol/L,總膽固醇3.59mmol/L,微量總蛋白1.49g/L,尿蛋白+++。

刻下飲食勝昔,脈沉滑數,大腹便便,形同發福,似屬熱象,實乃強的松之副作用,而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傍晚水腫等,乃陽氣虛損之明證也。陽虛則水谷精微不化津液而成痰,與氣、瘀相合,凝結則成瘤、成癌,其隨氣升降,無處不到,轉移至腹腔不足怪也。治療應溫陽,首選四逆湯,加白朮、茯苓、黃芪,扶正健脾。攻堅湯爲山西已故名老中醫劉紹武所制,謂其無堅不摧,合之則陽氣復,症塊消。然陽虛非短期形成,恢復亦需時日。方藥:附子45g,乾薑45g,炙甘草45g,白朮15g,茯苓15g,黃芪45g,蘇子30g,牡蠣30g,夏枯草30g,王不留60g。7劑,水煎服。西藥除施慧達照服、激素緩減外,頭孢等消炎藥皆停用。

2018年7月18日二診:水腫減,守方續服。

2018年7月25日三診:水腫止,神疲減。囑強的松10天減1片,守方續服。

2018年8月2日四診:腿腳勞後仍腫,畏寒大減,神氣充沛。強的松1片/日口服,已8日。右少腹較柔軟,脈來沉滑。原方續服。

2018年10月5日五診:強的松已停26日,近周身肢體疼痛,噁心,胃納減少,此停激素之故也。腹診腹腔症塊不見,B超亦然。CT檢查肺部,左肺僅見纖維條索影。化驗白細胞5.7×109/L,紅細胞4.32×1012/L,血紅蛋白124g/L,血小板220×109/L,總膽固醇5.13mmol/L,甘油三酯2.54mmol/L,總蛋白60.4g/L,球蛋白22.3g/L,白蛋白38.1g/L,肌酐76μmol/L,尿素4.04mmol/L,尿酸400μmol/L,微量總蛋白0.5g/L,尿蛋白(±)。患者腎病見輕,仍需調理。今納呆噁心,屬脾胃虛弱,升降失調,擬半夏瀉心湯和之。陽氣之復,指日可待。(閆雲科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花兒 發表於 2025-6-9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肺癌陽虛痰瘀證治驗析微】

此案呈現肺癌晚期伴多發性轉移的複雜病機,尤當重視"陽虛爲本,痰瘀爲標"的核心病機。患者雖現體胖腹滿之形,然畏寒肢冷、傍晚水腫、脈象沉滑等症,實爲真陽虧虛之象。此等"大實有羸狀"之候,最易惑人眼目,當以【內經】"治病必求於本"爲訓。

辨證之要,首在明辨標本。患者長期激素使用致"藥源性假熱",然舌質淡紅少津、神疲畏寒等真陽不足之象昭然。此正合【景岳全書】"陽衰則氣去,故神志昏亂"之論。其肺癌轉移、腹內症塊,實乃陽氣式微,不能化氣行水,致痰瘀互結,如【丹溪心法】所謂"痰挾瘀血,遂成窠囊"。四逆湯合攻堅湯之選,深得"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之旨。

用藥法度尤見匠心:附子、乾薑各45克大劑溫陽,正合【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比例。更佐黃芪45克補大氣,白朮、茯苓各15克健中州,暗含"建中氣以運四旁"之妙。攻堅湯中王不留行用至60克,取其"性走而不守"之功,與牡蠣30克相配,一攻一守,深得"堅者削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精髓。夏枯草清鬱熱而不傷陽,尤宜此寒熱錯雜之證。

治療過程中激素遞減之法,彰顯"扶正爲主,祛邪爲輔"的施治策略。三診水腫得消後始加速減撤激素,正合【醫學心悟】"待正氣來復,方可漸攻其邪"之訓。四診症塊轉軟、脈象趨緩,驗證了"陽氣得復,陰凝自散"的治療機理。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腫瘤晚期出現多系統轉移時,當以顧護陽氣爲第一要義;其二,激素等西藥造成的假性熱象,需透過現象察其陽虛本質;其三,經方與時方合用,貴在把握"溫陽不助火,攻邪不傷正"的配伍尺度。若能參酌【外科正宗】"托里透膿"之法,酌加皂角刺等品,或可進一步增強消症散結之功。
向亦 發表於 2025-6-14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肺癌陽虛痰瘀證治驗析微】

王某案乃典型"本虛標實"之證,其病機核心在於"陽虛痰瘀互結"。患者雖現體胖腹滿之形,實爲陽氣式微、痰瘀膠著之候。此案診療思路深契【內經】"陽化氣,陰成形"之旨,今析其要如下:

一、病機三層辨治
1. 陽虛爲本:畏寒肢冷、水腫暮甚、神疲脈沉,此乃少陰腎陽衰微之象。【傷寒論】少陰篇云:"少陰之爲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患者雖未至厥逆,然陽氣不振已顯。現代激素治療更損真陽,形成"藥源性陽虛"之特殊病機。

2. 痰瘀爲標:腹中症塊、實驗室指標異常,實爲【丹溪心法】所謂"痰挾瘀血,遂成窠囊"之態。其肺癌轉移病灶,正應【景岳全書】"五臟之病,俱能生痰"之論,乃陽虛不能化津,反凝爲痰,與瘀相結所致。

3. 三焦失司:上見肺積,中現腹塊,下呈水腫,此三焦氣化失常之徵。【醫宗金鑒】謂:"三焦通會元真於肌腠",患者病位雖廣,然總歸命門火衰,三焦氣化無權。

二、用藥法度精微
主方四逆湯加味,深得"益火之源"妙法:
1. 附子用量達45g,正合【傷寒論】四逆湯本義。現代藥理證實,附子有效成分可改善腫瘤微循環,此即"陽動冰消"之理。

2. 攻堅湯(蘇子、牡蠣、夏枯草、王不留)乃"軟堅散結"要藥。其中王不留行用量獨重,取其"性走而不守"之功,與附子"守而不走"相得益彰,暗合"動靜相須"之旨。

3. 黃芪、白朮、茯苓組成"運脾三味",遵李東垣"脾胃之氣既傷,元氣亦不能充"之訓,固護中焦以助藥力。

三、治療次第分明
首診重劑溫陽,二診水腫即減,印證【內經】"氣化則能出焉"之論。待陽回三成,始減激素用量,此"扶正祛邪"次第之妙。四診症塊轉柔,正是【醫學心悟】"養正積自除"之效驗。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腫瘤轉移當責之陽氣不運;其二,激素治療需配合溫陽固本;其三,中醫攻堅當以正氣爲帥。患者雖未言咳血胸痛等肺系症狀,然據"陽虛痰瘀"病機施治,竟收意外之效,此即"治病求本"之真諦。然陽虛非旦夕可復,後續調理尤當重視"春夏養陽"之道,可參酌景岳右歸丸法,徐徐圖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