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37|回覆: 2

[醫藥臨床] 張錫純治慢性前列腺炎醫案一則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晚清民國時期的中醫大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一則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醫案。

(患者)李克明,年26歲,得小便白濁證。尿道恆發刺癢,每小便完有類精髓流出數滴,覺身體衰弱,精神短少。其脈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無力。本病爲風邪客肝,腎氣不固,兼氣血虛弱型白濁。治以散肝風,固腎氣,培補氣血。處方爲生箭芪五錢,淨酒萸肉五錢,生懷山藥五錢,生龍骨搗碎五錢,生牡蠣搗碎五錢,生杭芍四錢,桂枝尖三錢,生懷地黃三錢,甘草錢半。

方解:黃芪、桂枝逐風,桂枝又善平肝;萸肉、龍骨、牡蠣收斂固腎澀精;山藥助萸肉固攝下焦,保合腎氣;芍藥平肝;地黃滋腎,合用則制約芪、桂之熱;甘草緩肝。

連服3劑,病即痊癒。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非常高發的疾病,嚴重困擾男性的身心健康。由於本病的發生與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所以近年來發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常見病因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頻繁飲酒、受寒受濕、過食辛辣、房事不節等。臨床主要的表現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下尿路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不淨、尿無力、夜尿增多、尿道疼痛不適等症,另一類是環盆骨區域(會陰肛周部、小腹部、腰骶部、腹股溝等處)的隱痛及不適症狀,也包括滴白、陰囊潮濕。一些患者還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及其他全身不適症狀。本案中的『尿道恆發刺癢,每小便完有類精髓流出數滴』就是患者因爲感受寒濕邪氣而出現尿道不適感及滴白症狀,三月余反覆不愈,屬於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90%以上屬於無菌性,中藥治療有很大優勢。本案中張錫純先生就是以固腎平肝、疏散邪氣爲法治療滴白兼尿道刺激症狀。臨床當中,針對這種症狀,除了張錫純先生的治法之外,還常用到清熱燥濕、健脾化濕、利尿通淋等治則治法,常用方劑包括四妙丸、白濁歌、程氏萆薢分清飲等方。除了口服藥物之外,現代中醫臨床針對慢性前列腺炎,使用中藥保留灌腸治療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診治慢性前列腺炎時,也要結合系統的檢查,明確病因,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治療才會更加精準有效。(田超 陝西省西安市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張岑 發表於 2025-7-2 06:38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錫純治濁證醫案發微】

張錫純先生此案雖未直言"前列腺炎"之名,然其辨證施治之精要,實爲現代慢性前列腺炎中醫診療之典範。本案以"小便白濁"爲主證,考其病機,乃風邪客肝、腎氣不固、氣血虛弱三者相兼爲患,先生立方之妙,頗值後學玩味。

一、病機辨析三重奏
張氏脈診見"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無力",此乃肝風內動之象。肝經循陰器,風邪客於肝經,故見尿道刺癢;腎氣不固則精關失守,發爲溺後滴白;氣血兩虛故見神疲體弱。三者相互影響,形成虛實夾雜之候,與現代慢性前列腺炎"肝鬱腎虛"之基本病機高度吻合。

二、組方配伍之精義
方中黃芪、桂枝相伍,取"桂枝加黃芪湯"之意而變通之:黃芪補氣固表,桂枝既可疏風解肌,又能平沖降逆,二藥合用,外祛風邪,內調肝用。萸肉、龍骨、牡蠣構成固攝"鐵三角",佐以山藥增強固澀之力,此組藥對現代研究證實可調節膀胱括約肌功能。尤妙在芍藥、地黃之配,既制桂芪之溫燥,又滋肝腎之陰,體現"疏補兼施"之旨。全方九味,暗合"天一生水"之數,深得"治濁當固本"之三昧。

三、現代臨床之拓展
今人治此疾,當參酌時代特點:若濕熱明顯者,可合四妙丸;氣滯血瘀者,宜加川楝子、丹參;久病及腎者,當佐龜鹿二仙。灌腸療法確爲良法,然需辨證選藥:濕熱用黃柏、蒲公英;瘀血用赤芍、紅藤;虛寒用艾葉、小茴香。另可配合會陰穴"振陽針法",臨床驗證確有增效之功。

四、臨證啟悟
張氏此案啟示有三:首重肝經調達,次固腎氣封藏,三顧氣血生化。現代男性多兼情志失調,可在原方基礎上酌加合歡皮、鬱金。然須注意,滴白一症有精濁、尿濁之別,當結合前列腺液檢查鑑別。張錫純先生"衷中參西"之精神,於今日尤具指導價值。

結語:此案雖簡,法度森嚴。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明其理而活其用,方能在臨床中應對紛繁複雜的現代前列腺疾病。正如【內經】所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張氏此案,可謂得其中要矣。
流星 發表於 2025-7-9 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錫純治濁證醫案發微】

張錫純先生此案雖未直言"前列腺炎"之名,然其辨證施治實開中醫治療此疾之先河。案中患者"小便白濁""尿道刺癢""精髓流出"諸症,正合【內經】"中氣不足,溲便爲之變"之旨。細析其理,有三重深意可闡發:

一、肝風腎虛爲本
左脈弦硬示肝風內動,右脈浮而無力顯腎氣不固。張氏以萸肉、龍牡爲君,暗合【神農本草經】"山茱萸主心下邪氣寒熱"之訓;桂枝、芍藥相伍,取法仲景桂枝湯調和營衛之意,卻巧化其用爲平肝息風。此等化裁,非深諳經方奧旨者不能爲。

二、補瀉兼施爲要
黃芪五錢配桂枝三錢,看似溫補過峻,然佐以地黃三錢滋陰制陽,更得芍藥四錢柔肝,遂成"補而不滯,溫而不燥"之局。尤妙在山藥之用,既助固攝,又防滲利太過傷陰,誠如【藥品化義】所言:"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

三、現代臨床啟示
今之慢性前列腺炎多屬"精濁""白淫"範疇,張氏此方對無菌性證型尤具參考價值。然需注意,當代患者多兼濕熱瘀阻,可參【醫學心悟】萆薢分清飲加減。至若灌腸療法,實肇始於【傷寒論】蜜煎導法,現代用敗醬草、紅藤等煎湯灌腸,正與"就近祛邪"古義相合。

先生此案啟示後學:治濁證當恪守"固腎氣、調肝木、和氣血"三綱,然具體用藥須因時制宜。今人若效此法,可酌加土茯苓、丹參等品以應現代病因,方不失"衷中參西"之本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