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94|回复: 2

[医药临床] 张锡纯治慢性前列腺炎医案一则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医大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一则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医案。

(患者)李克明,年26岁,得小便白浊证。尿道恒发刺痒,每小便完有类精髓流出数滴,觉身体衰弱,精神短少。其脉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无力。本病为风邪客肝,肾气不固,兼气血虚弱型白浊。治以散肝风,固肾气,培补气血。处方为生箭芪五钱,净酒萸肉五钱,生怀山药五钱,生龙骨捣碎五钱,生牡蛎捣碎五钱,生杭芍四钱,桂枝尖三钱,生怀地黄三钱,甘草钱半。

方解:黄芪、桂枝逐风,桂枝又善平肝;萸肉、龙骨、牡蛎收敛固肾涩精;山药助萸肉固摄下焦,保合肾气;芍药平肝;地黄滋肾,合用则制约芪、桂之热;甘草缓肝。

连服3剂,病即痊愈。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非常高发的疾病,严重困扰男性的身心健康。由于本病的发生与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常见病因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频繁饮酒、受寒受湿、过食辛辣、房事不节等。临床主要的表现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下尿路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不净、尿无力、夜尿增多、尿道疼痛不适等症,另一类是环盆骨区域(会阴肛周部、小腹部、腰骶部、腹股沟等处)的隐痛及不适症状,也包括滴白、阴囊潮湿。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及其他全身不适症状。本案中的“尿道恒发刺痒,每小便完有类精髓流出数滴”就是患者因为感受寒湿邪气而出现尿道不适感及滴白症状,三月余反复不愈,属于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90%以上属于无菌性,中药治疗有很大优势。本案中张锡纯先生就是以固肾平肝、疏散邪气为法治疗滴白兼尿道刺激症状。临床当中,针对这种症状,除了张锡纯先生的治法之外,还常用到清热燥湿、健脾化湿、利尿通淋等治则治法,常用方剂包括四妙丸、白浊歌、程氏萆薢分清饮等方。除了口服药物之外,现代中医临床针对慢性前列腺炎,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诊治慢性前列腺炎时,也要结合系统的检查,明确病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才会更加精准有效。(田超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张岑 发表于 2025-7-2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锡纯治浊证医案发微》

张锡纯先生此案虽未直言"前列腺炎"之名,然其辨证施治之精要,实为现代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疗之典范。本案以"小便白浊"为主证,考其病机,乃风邪客肝、肾气不固、气血虚弱三者相兼为患,先生立方之妙,颇值后学玩味。

一、病机辨析三重奏
张氏脉诊见"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无力",此乃肝风内动之象。肝经循阴器,风邪客于肝经,故见尿道刺痒;肾气不固则精关失守,发为溺后滴白;气血两虚故见神疲体弱。三者相互影响,形成虚实夹杂之候,与现代慢性前列腺炎"肝郁肾虚"之基本病机高度吻合。

二、组方配伍之精义
方中黄芪、桂枝相伍,取"桂枝加黄芪汤"之意而变通之: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既可疏风解肌,又能平冲降逆,二药合用,外祛风邪,内调肝用。萸肉、龙骨、牡蛎构成固摄"铁三角",佐以山药增强固涩之力,此组药对现代研究证实可调节膀胱括约肌功能。尤妙在芍药、地黄之配,既制桂芪之温燥,又滋肝肾之阴,体现"疏补兼施"之旨。全方九味,暗合"天一生水"之数,深得"治浊当固本"之三昧。

三、现代临床之拓展
今人治此疾,当参酌时代特点:若湿热明显者,可合四妙丸;气滞血瘀者,宜加川楝子、丹参;久病及肾者,当佐龟鹿二仙。灌肠疗法确为良法,然需辨证选药:湿热用黄柏、蒲公英;瘀血用赤芍、红藤;虚寒用艾叶、小茴香。另可配合会阴穴"振阳针法",临床验证确有增效之功。

四、临证启悟
张氏此案启示有三:首重肝经调达,次固肾气封藏,三顾气血生化。现代男性多兼情志失调,可在原方基础上酌加合欢皮、郁金。然须注意,滴白一症有精浊、尿浊之别,当结合前列腺液检查鉴别。张锡纯先生"衷中参西"之精神,于今日尤具指导价值。

结语:此案虽简,法度森严。学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明其理而活其用,方能在临床中应对纷繁复杂的现代前列腺疾病。正如《内经》所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张氏此案,可谓得其中要矣。
流星 发表于 2025-7-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锡纯治浊证医案发微》

张锡纯先生此案虽未直言"前列腺炎"之名,然其辨证施治实开中医治疗此疾之先河。案中患者"小便白浊""尿道刺痒""精髓流出"诸症,正合《内经》"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之旨。细析其理,有三重深意可阐发:

一、肝风肾虚为本
左脉弦硬示肝风内动,右脉浮而无力显肾气不固。张氏以萸肉、龙牡为君,暗合《神农本草经》"山茱萸主心下邪气寒热"之训;桂枝、芍药相伍,取法仲景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意,却巧化其用为平肝息风。此等化裁,非深谙经方奥旨者不能为。

二、补泻兼施为要
黄芪五钱配桂枝三钱,看似温补过峻,然佐以地黄三钱滋阴制阳,更得芍药四钱柔肝,遂成"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之局。尤妙在山药之用,既助固摄,又防渗利太过伤阴,诚如《药品化义》所言:"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

三、现代临床启示
今之慢性前列腺炎多属"精浊""白淫"范畴,张氏此方对无菌性证型尤具参考价值。然需注意,当代患者多兼湿热瘀阻,可参《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加减。至若灌肠疗法,实肇始于《伤寒论》蜜煎导法,现代用败酱草、红藤等煎汤灌肠,正与"就近祛邪"古义相合。

先生此案启示后学:治浊证当恪守"固肾气、调肝木、和气血"三纲,然具体用药须因时制宜。今人若效此法,可酌加土茯苓、丹参等品以应现代病因,方不失"衷中参西"之本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九日午時| 2025/7/13/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