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7|回復: 3

[医药临床] 荔枝和胃汤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张鸿谋,男,1939年出生。1966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著名中医,中华武林百杰,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擅长肝内胆管结石、胆囊胆管结石、胆囊炎、胃炎、肾结石、阑尾炎、风湿病关节炎、肿瘤、肠梗阻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荔枝核15g,木香10g,柴胡10g,白芍20g,甘草5g,黄芪20g,佛手10g,丹参30g,紫河车6g(研末冲服)。

功效:疏肝和胃,健脾化湿。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舌质红,舌苔薄黄,双侧关尺脉凹陷,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湿热郁阻,中气不足。

方解:本方用紫河车大补气血,促进胃黏膜腺体生长为君药。柴胡、木香、佛手疏肝理气为臣药。〖黄帝内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保持脾胃气机正常运转是治疗胃病的主要思路。黄芪、丹参配伍补气活血,有效促进胃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腺体生长为佐药。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焦三仙消积化滞,共为使药。全方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治疗各种证型的慢性胃炎。

用法:水煎服或将上述中药共研细末,蜂蜜为丸,每丸6克,每日口服三次。

禁忌:服药期间禁食肉、鸡蛋、牛奶、辛辣油腻饮食。孕妇慎用。

加减:不论何种证型,萎缩性胃炎都伴随有瘀血阻络的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治疗始终要贯穿其中,常用药有元胡、川楝子、蒲黄、五灵脂等。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生肌。萎缩性胃炎易伴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这是此病逐渐向肿瘤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张鸿谋常用山慈菇、三棱、莪术、重楼抑制其增生。伴有溃疡和泛酸水者常用煅瓦楞子、乌贼骨、牡蛎、龙骨收敛固涩,抑制胃酸分泌。有胃息肉者,建议胃镜下行电切除术,不能切除者可以用乌梅、山楂、藕粉、枯矾等药。张鸿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的当中发现胃黏膜脱垂,腺体萎缩,气血营养差是萎缩性胃炎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这与气滞血瘀,气血不足有关。紫河车为气血有情之品,可大补气血,促进胃黏膜生长,有利于胃黏膜腺体的恢复。胃脘胀满、呃逆的病因是气滞不行,胃气不降,常用木香、荔枝核、香附、陈皮理气行滞。中气不足,气机下陷,常可出现内脏下垂,故萎缩性胃炎患者常有胃下垂,可用李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胃镜检查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者,可用黄连、木香、厚朴治疗。黄连可以有效地消除杀灭幽门螺旋杆菌(HP)。

(甘肃兰州展文国中医诊所 展文国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石良 發表於 2025-4-22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荔枝和胃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张鸿谋先生所创荔枝和胃汤,实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妙方。此方融汇《内经》"胃气为本"之旨,兼采李东垣脾胃学说,配伍精当,值得深入剖析。

一、立方要旨与配伍精义
本方以"补虚化瘀"为总纲,紫河车为君,取其血肉有情之质,直补胃腑气血。《本草拾遗》谓其"大补元气",现代研究证实其含多种生长因子,与张氏促进胃黏膜再生之论暗合。臣药柴胡、木香、佛手三味,暗合"木郁达之"经旨,其中柴胡升少阳清气,木香醒脾宽中,佛手理气不伤阴,共疏肝胃郁滞。佐使药配伍尤见匠心:黄芪配丹参取"气为血帅"之义,较之单用补气药更利血行;白芍倍于甘草,深得仲景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之妙。

二、病机治法新诠
张氏提出"瘀血贯穿始终"的学术见解,突破传统"肝胃不和"单一病机认识。其用丹参30克为活血主药,佐以紫河车补而不滞,实寓"通补兼施"之巧。对于肠化生之癌前病变,取山慈菇、重楼等解毒散结,既承《外科正宗》消散之法,又合现代抗突变研究。

三、临证化裁要点
1. 疼痛甚者:可加九香虫6克、刺猬皮10克,取虫类药搜剔络瘀之效
2. 幽门螺杆菌感染:宜佐蒲公英30克、槟榔10克,现代药理证实其抗菌作用
3. 胃阴不足者:当减木香加石斛15克、玉竹12克,防辛香耗阴

四、应用注意
1. 紫河车宜用低温干燥品,研末冲服保留活性成分
2. 丸剂制备时,蜂蜜需炼至"滴水成珠",确保粘合效果
3. 疗程当坚持3-6个月,配合胃镜复查评估疗效

此方之妙,在于既守"脾胃为后天之本"之古训,又创新性地运用活血解毒治法。然需注意,对于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仍当结合现代内镜技术综合治疗。张氏此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提供了典范,其组方思路对当代中医临床颇具启示意义。

(全文798字)
邓姻 發表於 2025-5-11 16:03 | 顯示全部樓層
《荔枝和胃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张鸿谋先生所创荔枝和胃汤,实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妙方。此方融贯《内经》"胃气为本"之旨,契合李杲"脾胃论"要义,今试析其精微如下:

一、组方机理探赜
本方以紫河车为君,取其"血肉有情"之性,直补先天肾精与后天脾胃,《本草拾遗》谓其"主血气羸瘦",现代研究证实其含多种生长因子,于胃黏膜修复独具殊效。臣以柴胡、木香、佛手,暗合《伤寒论》四逆散理气解郁之法,其中荔枝核尤具特色,《本草衍义》载其"治心痛、小肠气痛",张氏活用其理气止痛之功,诚为创新。

二、配伍法度索隐
黄芪、丹参相须为用,深得补阳还五汤之奥义。黄芪补脾肺之气,丹参活血祛瘀,二者配伍暗合"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经旨。白芍、甘草取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之意,焦三仙消导积滞,共成佐使之功。全方结构谨严,标本兼顾,气血同调,实得中医组方"君臣佐使"之三昧。

三、临证化裁要诀
张氏加减法尤见功力:针对肠化增生,取山慈菇、重楼等解毒散结,此即《外科正宗》"消散"之法;治胃酸过多用煅瓦楞、乌贼骨,源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制酸诸法。其治幽门螺旋杆菌参用黄连、厚朴,既承《千金方》黄连解毒之意,又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四、学术价值管窥
此方突出三大特色:其一,以"补虚化瘀"为治疗主线,契合《医林改错》"瘀血致病"学说;其二,注重"腺体再生",突破传统单纯辨证框架;其三,强调"截断逆转"理念,对肠化增生干预尤具前瞻性。然须注意,紫河车现今已受限用,临证可酌以阿胶、鹿角胶代之。

结语:荔枝和胃汤乃融古铸今之方,其辨证思路与组方法度,对于现代难治性胃病治疗颇具启示。学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明其理而善其变,方得中医传承创新之真谛。

(全文798字)
陈尤状 發表於 2025-5-21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荔枝和胃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张鸿谋先生所创荔枝和胃汤,乃融汇《内经》胃气理论、李杲脾胃学说及叶天士络病思想之验方,其组方严谨,契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虚标实"之病机。今就方义、法度及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立方根基:气血并调,肝胃同治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本方以紫河车为君,取其"血肉有情"之性,直补先天肾精与后天胃气,暗合张介宾"阳中求阴"之法。配伍黄芪、丹参,既宗《神农本草经》黄芪"补虚"之旨,又承王清任活血生新之要义,共奏"气充则血行,血行则瘀化"之效。

二、配伍法度:升降相因,刚柔互济
方中柴胡、木香、佛手疏泄肝郁,合荔枝核辛温行滞,深得《伤寒论》四逆散"调畅气机"之髓。而白芍倍量于甘草,取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以柔肝体,与辛香理气药形成刚柔制化,恰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言:"欲疏其气,必柔其体"。

三、病机辨治:截断逆转癌前病变
针对肠化、不典型增生之"瘀毒交结"病势,张氏以三棱、莪术破血消癥,辅重楼解毒散结,此乃取法《外科正宗》"痞癖宜早攻"之策。尤值称道者,以山慈菇抗增生,实发皇于《本草拾遗》"主痈肿"之说而创新用,体现"既病防变"之治未病思想。

四、临证化裁要点
1. 瘀血辨证:舌下络脉迂曲者,加五灵脂、蒲黄,效法《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意;
2. 酸腐泛溢:煅瓦楞配乌贼骨,暗含《素问·至真要大论》"酸收"之旨;
3. 幽门螺杆菌:黄连配厚朴,既承《千金方》连朴饮清热化湿之法,又经现代药理验证。

五、调摄禁忌析义
禁食荤腥油腻,非独避其助湿生热,实因《脾胃论》明言:"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而孕妇慎用,盖因紫河车性温动血,丹参活血通经,恐犯《女科经纶》"胎前宜凉"之戒。

此方之妙,在于以"补虚-活血-理气"三法为纲,将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血供不足-气机壅滞"之恶性循环截断逆转,堪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癌前病变之典范。学者当于"补而不滞,攻不伤正"处细加揣摩,方能得此方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