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1|回复: 1

[医药临床] 愈胃散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王烈泉,1952年生,广东省揭阳市人。揭阳市东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劳动模范,揭阳市名中医,广东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近30年来重点从事老年病研究,现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岭南中医老年学研究基地主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发表医学文章20篇,出版老年医学专著两部,四项科研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组成:高丽参20克,白豆蔻20克,孩儿茶20克,煅瓦楞子40克,田七20克,枳实20克,大黄20克。

功效:补气健脾,理气宽中,制酸护膜,活血止痛。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胃脘胀痛、气逆泛酸、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后过筛,日服3次,每餐前半小时,用温开水冲药面5克,40天为一疗程。

方解: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均以胃脘痛为主要症状。胃脘痛是剑突下痛,故许多中医古籍将之称为“心下痛”,如《素问》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胃脘痛是常见病、多发病。病程日久,呈虚实寒热错杂,辨证施药应细审。

高丽参甘、微苦、温,大补元气,健脾生血。《本草正义》曰:“高丽参气味俱厚,色亦重浊,具有温养生发之性,以用于脾肾虚寒,真阳衰弱及中气不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高丽参“不但补气,也善补血”。《简明中医辞典》曰:“(高丽参)能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效率,有明显抗疲劳作用”,并曰其治疗“重病、久病、脾虚食少、怠倦、久泻”。瓦楞子甘、咸、平,《中草药大辞典》曰其能“化痰、软坚、散瘀、消积。治胃病,嘈杂,吐酸”。白豆蔻辛温,主入脾、肺经。有化湿、行气、暖胃、消滞功效。主治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胃寒腹痛、宿食不消、嗳气呃逆、呕吐。《本草经疏》曰:“白豆蔻,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孩儿茶苦、涩、凉,有清热化痰、止血消食、生肌功效。主治痰热消化不良。枳实苦寒,入脾胃经。有行气、散痞、消痰,去积滞功效。主治心下宿食停滞脘腹胀痛。《药品化义》曰:“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疗脐腹间实满,逐宿食。”枳实与大黄配伍,引气导滞,药性向下,对气虚脾胃不能消食运化,痰热食积停滞甚效。田七活血消肿,止痛止血,是血府良药。张锡纯曰:“(田七)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实为理血佳品”。李时珍称其为理血“圣药”,此药性缓和,有活血又有止血功效的双向作用,虚人、老人用之最宜。综合上述诸药功效,本方可以补气和血,促脾运化,消滞和胃,止痛消食。

加减:病久体倦,乏力明显,头晕神疲者,高丽参可加至30克,并加黄芪20克;纳少、便溏可加白术20克、山楂20克;呕吐清水,进寒食胀痛更明显时,可加肉桂15克、干姜15克;痰多色白可加姜半夏15克;若以前有出血史,现见面色晄白、唇舌淡,有眩晕者,可加阿胶20克;若两胁下胀痛明显,可加柴胡20克;若胃脘疼痛明显,可加延胡索15克。加减之药需与愈胃散方中药物一同研末。(揭阳市中医院 郑婷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陈宦丞 发表于 2025-5-1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愈胃散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王烈泉先生所创愈胃散,融汇岭南医学特色,深得"通补兼施"之旨。方中高丽参为君,取其甘温益气之功,诚如《本草备要》所言"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然此方妙在参、蔻相伍,一补一运,使补而不滞。白豆蔻辛香醒脾,合瓦楞子制酸护膜,暗合《内经》"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之训。

方中尤具巧思者,乃孩儿茶与田七配伍。孩儿茶苦涩凉,传统多用于外伤敛疮,此方移治胃络损伤,取其"酸可收敛,涩可固脱"之性;田七活血定痛,《玉楸药解》谓其"和营止血,通脉行瘀",二者相合,既制胃酸腐蚀,又促黏膜修复,实为"祛瘀生新"之典范。

枳实、大黄组合深得仲景心法,然减其峻烈而增其疏导。考《金匮要略》大黄用量动辄数两,此方仅用20克,且配伍甘温之高丽参,既存"通因通用"之妙,又避"虚虚之戒"。煅瓦楞子制酸之功,佐以豆蔻温中,形成"刚柔相济"之势,正应《医宗必读》"治胃病当分阴阳"之论。

临证应用需注意三要:一则宜空腹服药,使药力直达病所;二则疗程需足,因胃膜修复非旬日可成;三则当辨寒热虚实。若舌红苔黄者,可酌加黄连;遇舌淡脉迟者,宜加炮姜。现代研究表明,瓦楞子所含碳酸钙能中和胃酸,而田七皂苷具有抗炎护膜作用,此方组合实兼中西医理。

此方之精要,在于把握"补虚不碍邪,攻邪不伤正"的分寸,较之单纯制酸止痛之剂,更具标本兼顾之妙。然胃病调养,终须配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方得全功。学者当于"动静结合、补泻兼施"处细加玩味,始能得此方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