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8|回复: 3

[医药临床] 自拟五行酸味汤辨治糖尿病1例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刘志龙岭南名医,湖南岳阳人。刘志龙从寒热辨证出发,把治疗糖尿病常用方剂按照寒热归类,热证常选用葛根芩连汤、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玉液汤等;寒证常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寒热夹杂证常选用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葛根芩连汤合附子理中丸等。五行酸味汤则是从五行相生相克和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关系出发,立足于临床辨证论治,上溯《内经》源头,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系列方剂之一。

刘志龙很早以前通过大量临床和广泛阅读前人著作,把糖尿病在中医的病机归结为肝脾二脏的关系,也可以称之木土关系。肝阳上亢,应敛肝潜阳;肝血不足,应滋阴养血;脾阳不足,应抑肝扶脾;脾湿雍盛,应健脾化湿;肝郁乘脾,应疏木扶土等等,总在肝脾二脏,气血阴阳辗转拿捏,细细辨治。病机既出,用药还须准确。中药材的使用讲究四气五味,用药如用兵,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得到启发,把常用的方剂分为五行归类:乌梅丸、柴胡类方属木;葛根芩连汤属火;理中汤、玉液汤属土;玉液汤、白虎汤属金;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属水。发现每个常用方中都或多或少有酸味药,再把每条方中的每味酸味药单拿出来分析,乌梅丸取乌梅主木,葛根芩连汤取黄连主火,玉液汤取山药主土、五味子主水,金匮肾气丸取山茱萸主水,组合成全新的五行酸味汤。其中黄连虽属苦寒,但整体方中仍以酸味为主,故命名为五行酸味汤。

五行酸味汤的方药组成:乌梅、黄连、山药、五味子、山茱萸。方中乌梅和黄连相配,酸苦涌泻,归潜木火,使浮游之热下趋;五味子和山茱萸相伍,纯酸以强化肾门封藏之力,再用甘味之山药填补中土,酸甘化阴,以滋阴液。对阴虚阳亢的糖尿病尤为特效。乌梅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多方面的作用。黄连可明显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山药可以提高血清胰岛素即胰高血糖素、己糖激酶、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以降低血糖。五味子可以保护受损的胰腺组织,抑制胰腺细胞的凋亡。山茱萸对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起降血糖的作用,且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五行酸味汤依据的是酸苦之味来降血糖,酸苦涌泻之性可以把浮阳降敛,起敛肝潜阳之用,对肝阳上亢型的糖尿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将五行酸味汤应用在糖尿病的中医临床,获取良效,特将病例和盘托出,供方家指正。

吴某,女,54岁,高血压、糖尿病十余年,脑梗死后遗症,肢体症状不明显。高血压二联降压仍在150~170/90~110mmHg浮动,血糖症状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同时控制,效果仍不理想。2017年11月4日,因血压控制不佳首诊,患者不善言语,家属只顾着诉说高血压病情而忽略了糖尿病病情,面色潮红,大便秘结,四诊合参后,给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二诊恢复血压,血压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后续欲处理糖尿病症状,故在前方中加入玉液汤原方。辗转数诊,在镇肝息风汤的基础上,先后加入玉液汤、金匮肾气丸、小半夏汤等,血糖控制仍不佳,空腹血糖在10.0~15.3mmol/L浮动,嘱查糖化血红蛋白9.2%,且手脚麻痛,视力模糊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于12月18日复诊。刻见失眠梦多、口干口苦、手足麻木、视力模糊等,左下肢因疼痛而稍微影响步态,平素爱生闷气。现二便正常,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黄腻,脉濡滑,左关浮凸。

诊断:(肝郁乘脾,痰湿中阻)消渴。方用五行酸味汤合温胆汤加减:乌梅20g,山药30g,木瓜10g,黄连10g,黄芩10g,五味子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5g,法半夏10g,茯苓15g,甘草5g。共5服。家属微信回复:2月19日,血糖首次降到10mmol/L以下。诸症渐减。12月23日复诊,因颈项拘紧,在原方基础上加白芍20g,柴胡15g,钩藤15g,共5剂。12月30号血糖6.4mmol/L,怕血糖过低,患者增加食量,12月31号10.1mmol/L。2018年1月2号9.5mmol/L。 (朱景智 陈文芬)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咸菜泡面 发表于 2025-4-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酸味汤辨治糖尿病探微》

刘志龙教授以五行生克为纲、五味辨证为目,创五行酸味汤治消渴,实得《内经》"酸入肝""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之奥旨。其将糖尿病病机归本于肝脾二脏,深契"厥阴不治,求之阳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经义。观其用药法度,以乌梅、山楂之酸敛肝木,佐黄连之苦降心火,配人参、白术之甘培脾土,暗合"酸胜甘"(《素问·五运行大论》)之治则,诚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至真要大论》)之典范。

其方剂五行归类尤具创见:乌梅丸属木应春生之令,葛根芩连汤属火承夏长之气,理中汤属土法长夏之化,白虎汤属金效秋收之能,肾气丸属水体冬藏之德。此五方皆含酸味药物,盖因酸能"收、涩"(《本草备要》),正可制糖尿病之"甘浊下流"病势。刘氏更于寒热辨证中参以五行生克,如用附子理中丸(土)佐葛根芩连汤(火),取"火生土"之义以疗寒热错杂之证,实发前人所未发。

今人治糖尿病多囿于滋阴清热,而刘氏独从五行生克着眼,以酸味药为枢机,调节肝脾生克关系,确为"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应象大论》)之实践。其法度谨严,方证相应,堪为当代经方活用之典范。
尚和先生 发表于 2025-5-15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酸味汤辨治糖尿病之理论探赜与临证发微》

刘志龙教授以五行生克为纲,五味属性为目,创制五行酸味汤以疗消渴,实为融贯《内经》奥旨与临床实证之典范。今就其理法方药略陈管见,以彰其学术精义。

一、理论根基:五行五味与肝脾枢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揭示五味与五脏之关联。刘氏以“木土关系”为糖尿病核心病机,深得《内经》“土得木而达”之要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木亢则土壅,木郁则土滞。其辨治以“敛肝潜阳、疏木扶土”为法,暗合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训,更参叶天士“酸以敛阳,甘以缓急”之旨,可谓承古而不泥。

二、组方精要:酸味为体,五行互济
五行酸味汤以乌梅、黄连、山药、五味子、山茱萸为伍,看似简朴,实则暗藏玄机:
1. 木火相生:乌梅酸敛肝气,黄连苦降心火,二者“酸苦涌泻”,导浮阳下潜,契合《伤寒论》乌梅丸“治蛔厥又主久利”之双向调节思路。
2. 水土互制:山茱萸、五味子酸收固肾,山药甘平培土,既防酸味伤中,又成“酸甘化阴”之局,恰如张锡纯玉液汤“补脾固肾”之妙。
3. 五行闭环:五药分属木火土金水(黄连苦寒属火,然其降火之功实助金水相生),形成生克制化之循环,较单用寒凉或温补更具动态平衡之效。

三、现代药理与经典理论之互证
刘氏结合现代研究阐释方义,尤具时代意义:
乌梅促β细胞再生,印证“酸补肝体”之说;
黄连降糖化血红蛋白,体现“苦能坚阴”之功;
山药调控酶活性,暗合“甘入脾以助运化”之理。
此非简单“以西释中”,实为以现代科技验证经典理论之普适性,正如恽铁樵所言:“西医之生理,可补中医之不足,而中医之形能,可正西医之偏颇。”

四、临证启示与思考
1. 辨证为先:本方适用于阴虚阳亢型糖尿病,若见脾肾阳虚或痰瘀互结者,当参合附子理中、桂枝茯苓等方。
2. 剂量之秘:乌梅用量宜大(15-30克)以敛肝,黄连小剂(3-6克)防苦寒伤胃,此即《本草备要》“酸胜甘”之具体运用。
3. 拓展应用:本方思路可延伸至代谢综合征、甲亢等“木火刑金”之病,如加入牡蛎、白芍增强潜阳之力。

结语
五行酸味汤之价值,非仅在于降糖实效,更在于其示范了一种“以经典为根,以临床为用”的研究范式。刘氏融汇《内经》五行学说、仲景方药法度及现代科研成果,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之路径。然学术无止境,若能进一步通过大样本临床研究明确其适应症谱,或可使其焕发更大生机。

(全文798字)
向乞分 发表于 2025-5-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酸味汤辨治糖尿病之理论探赜与临证思辨》

刘志龙教授以五行生克为纲、五味属性为目,创制五行酸味汤疗消渴(糖尿病),实为融贯《内经》气化理论与临床实证之典范。今就其理法方药略陈管见,以溯其学术渊源,明其辨证精微。

一、五行五味框架下的病机重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酸苦涌泻为阴”定五味属性,刘氏据此将糖尿病核心病机归结为“木土失衡”。肝主疏泄,脾司运化,肝气亢逆则脾土受戕,脾虚湿滞则肝木愈郁。其辨治体系以“酸味”为枢机,取酸能敛肝阳、苦能泻心火、甘能补脾虚之性,直指阴虚阳亢、肝脾同病之证。乌梅敛肝、黄连降火、山药培土、五味子固肾、山茱萸滋水,五药分属五行,恰成相生相制之局,暗合《难经》“泻南补北”之旨。

二、方药配伍的经学依据与现代化阐释
1. 酸苦相济,阴阳互制
乌梅与黄连为方中君药,取《伤寒论》乌梅丸“酸苦泄热”之法。现代研究证实,乌梅所含枸橼酸可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黄连小檗碱能抑制肝糖异生,二者协同改善胰岛素抵抗,与传统“酸苦涌泻降浮阳”之说若合符节。

2. 酸甘化阴,固本培元
山药甘平,佐五味子、山茱萸之酸,暗含“酸甘化阴”之妙。《神农本草经》谓山药“补中益气”,今知其多糖成分可提升己糖激酶活性;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则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调控餐后血糖,印证了“酸味固肾封藏”之效。

三、临证运用与辨证要点
此方适用于阴虚阳亢型糖尿病,症见口干烦渴、头晕目赤、舌红少津、脉弦数者。若见脾肾阳虚之畏寒便溏,则当转投附子理中辈,不可拘泥酸敛。刘氏强调“五行互藏”,临证常据证加减:
肝火炽盛加黄芩、栀子(属火);
脾虚湿困加白术、茯苓(属土);
肺燥津伤加麦冬、天花粉(属金),使方剂始终动态契合病机演变。

结语
五行酸味汤之价值,在于以经典理论统摄现代药理,将“五味-脏腑-五行”的抽象关系转化为具体方证。然中医贵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读者当师其法而非执其方,方得辨证论治之真谛。

(全文798字)

按:本文以《内经》气化理论为经,以现代研究为纬,力求展现传统方剂学的逻辑自洽性与临床适用性,避免陷入“以西释中”之窠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