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5|回復: 2

[医药临床] 冉雪峰用加减桃花汤治结肠炎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加减桃花汤方,出自先父冉雪峰〖八法效方举隅〗,原为经验效方中疗痢疾之方,主治重证痢疾,便脓血不止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亦以脓血便为主症,因试以此方治疗,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加减桃花汤方:赤石脂60g,干姜3g(炮半黑),薏苡仁30g,瓜瓣(冬瓜子)12g。上4味,赤石脂2/3锉,1/3筛末,以水5杯,煮整块石脂、干姜、瓜瓣(冬瓜子)和薏苡仁令熟,取一杯半,去滓,纳石脂末,日2服,夜1服。

案例一

张某,女,27岁,北京通县机械厂工人。诉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大便下脓血,日7~10次,便时里急后重,腹痛不爽,曾在北京第六医院作乙状结肠镜检,结肠部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和溃疡灶,选用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无效。患者年龄虽轻,但面色白光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沉滑。

拟方:赤石脂30g(锉,2/3入煎,1/3分2次冲服),干姜6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9g,水煎服,日2次。

服本方5剂,脓血便锐减,大便次数也减少,日2~3次,腹痛、里急后重也随之减轻。原方再进5剂,脓血便消失,大便色量正常,成形,日1次。

继以四君子汤调理脾胃作为善后,追访一年未复发。

案例二

孙某,男,38岁,兰州某部队干部。诉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年。曾在兰州军区医院作乙状结肠镜检,发现结肠充血、水肿,有数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上面覆盖有带血的渗出物,实验室检查无痢疾杆菌和阿米巴原虫发现,诊断为结肠炎。患者形体消瘦,倦怠无力,面色萎黄,大便日七八次,带脓、血和黏液,左下腹痛,拒按,肠鸣,里急后重,每次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沉滑。

拟方:赤石脂30g(锉),2/3入煎,1/3分2次冲服,干姜9g,生薏苡仁30g,冬瓜子9g,白芷9g,水煎服,日2次。连服5剂,脓血便减为每日5次。停2日,原方继服5剂,脓血便减为每日2次。停2日原方再服5剂,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都消失,每日大便1次,色黄、成形,大便化验无脓血及黏液发现,前后治疗约20余日痊愈。

金匮〗条文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热利』系大肠发炎。『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此系大肠溃烂。病延至此,多正气大伤,脉搏低微,皮肤冷沁,很容易辨为寒,认为虚。赤石脂排脓血,疗溃伤,生肌,试读〖本经〗主治便知。干姜既可斡旋已败中气,又可杀灭残余的病源。原方粳米,稼穑作甘,不补之补;本方易以薏苡仁,平养力较厚。薏苡仁配伍瓜瓣(冬瓜子),合千金苇茎方制,可排脓生肌,消肠部已消未排出之臃肿。此关不透,只能疗发炎的轻痢疾,不能疗溃烂的重痢疾。』

伤寒论〗记载桃花汤的主证条文有二,306条曰:『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07条曰:『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明指桃花汤是治脓血便的主方,而且治下利脓血不止者,其证属里实里热,下迫现象又甚显著,痢无止法,何能用温化固涩之剂?从来学者,离开桃花汤主治条文,就方论方,释为温涩之剂,是欠妥的。

正如先父所说,此关不透,只能疗发炎的轻痢疾,不能疗溃烂的重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在远端结肠,以溃疡为主,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及粪便中含有大量脓血和黏液,病情迁延,因试以加减桃花汤推陈致新、排脓生肌之法,一般情况,治疗半月至三月,可获痊愈。

此为先父千虑一得之见,试之临床,效如桴鼓,不忍自秘,因公诸同仁。 (冉先德)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韩帅形 發表於 2025-7-26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加减桃花汤治疗慢性结肠炎之机理与临证体悟》

冉氏加减桃花汤乃脱胎于仲景桃花汤之变方,其组方精要实堪玩味。赤石脂一味独重,取其"涩可去脱"之性,又兼"排脓血、生肌"之效,正合《本经》"主泄痢肠澼"之旨。然赤石脂用法尤妙,三分煎煮取其气,七分冲服存其质,使药力直达病所,此乃冉氏家传心法。

观其配伍,干姜炮黑存性,既制其辛烈,又增温摄之功;薏苡仁、冬瓜子相须为用,前者利湿健脾,《别录》谓其"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后者排脓消痈,《日华子本草》载其"去皮肤风剥黑皯"。四药相合,暗合"温涩不滞邪,祛瘀不伤正"之旨。

案一患者面白肢冷,显系脾阳不振;案二虽见舌淡红苔白腻,然病程七年,必有久病入络之变。二者同见脉沉滑,正是湿瘀交结之征。冉氏于基础方中,前者持原方不变,后者佐白芷9克,盖因白芷《本草求真》称其"能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加此一味,既助排脓,又引药入阳明经,可见用药如用兵。

此方之妙,尤在病机把握。慢性结肠炎虽现湿热之标,实多脾肾阳虚之本。桃花汤原治虚寒滑脱,冉氏减粳米之壅滞,增薏苡、瓜子之清利,遂成寒热并调之剂。现代医学所谓"黏膜修复",正与赤石脂"生肌"之效暗合。

临证运用时需注意三要:一辨脓血之色,暗紫者宜重赤石脂,鲜红者当加地榆;二察舌苔变化,腻苔未化忌早投补涩;三审体质强弱,羸甚者需佐人参。若执方不变,则失辨证精髓矣。

此方启示后学:古方新用贵在变通,经方时方原无畛域。冉氏家学渊源,于仲景方中化裁得法,故能治现代难症,此即中医"异病同治"之奥义所在。学者当于此处细参,勿徒执方药为能事。
一叶知秋 發表於 2025-7-28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加减桃花汤治疗慢性结肠炎之机理探赜》

冉氏加减桃花汤乃脱胎于仲景桃花汤法,其组方精要、配伍严谨,实为治疗下利脓血之良方。今观两则验案,疗效卓著,余试从经方配伍与病机转化角度阐发其妙。

一、方药配伍之精义
本方以赤石脂为君药,取其"主泄痢,肠澼脓血"(《本经》)之效。赤石脂半煎半冲之法尤具深意:煎煮取其温涩之性,冲服则存生肌之功。臣以炮姜温中止血,妙在"炮半黑"既存辛温之性,又减燥烈之弊。佐以薏苡仁、冬瓜子,此二味实取《千金》苇茎汤之意,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下气"(《别录》),冬瓜子"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日华子本草》),二者相伍,排脓消痈而不伤正。白芷之加,更添消肿排脓之效,正合《本草求真》"能排脓内托"之论。

二、病机辨治之枢要
案中患者虽见舌苔薄黄腻似有热象,然四肢不温、脉象沉滑,实为脾阳不振、湿浊下注之候。此与《金匮》"下利便脓血"病机暗合,乃中焦虚寒、肠络损伤之证。冉氏妙在不用苦寒伤阳之品,而取温涩并行之法。赤石脂配炮姜,既温中焦之阳,又涩肠固脱;薏苡仁伍冬瓜子,祛湿排脓而不留邪。此正合张锡纯"治痢久不愈,肠中脂膜腐败"之论。

三、临床运用之要诀
1. 剂量配比:赤石脂须重用至30-60g,且必须遵循煎冲各半之法,此乃取效关键。
2. 辨证要点:当把握"虚寒为本,湿瘀为标"之病机,凡见脓血杂下、腹痛喜温、脉沉滑者皆可投之。
3. 加减法:若气虚明显加人参、白术;里急后重甚者加木香、槟榔;湿热偏重则减干姜量,加黄连、秦皮。

四、现代验证之思考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赤石脂含硅酸铝能保护肠黏膜;薏苡仁油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痉挛;冬瓜子含皂苷具有抗炎作用。此与中医"生肌敛疮、祛湿排脓"理论不谋而合。然运用时需注意:急性发作期湿热明显者慎用,便血鲜红量多者当先止血为要。

结语:冉氏此方深得仲景心法,通过温涩并行、消补兼施,重建中焦气化之枢,实为治疗慢性结肠炎之良方。然须谨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方能效如桴鼓。学者当于临床细察病机,灵活化裁,庶几不负先贤制方之苦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