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76|回覆: 2

[醫藥臨床] 通管湯治輸卵管阻塞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8-2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處方組成:赤芍、川芎、三棱、莪朮、制乳香、制沒藥、桃仁、昆布、海藻、夏枯草、炮山甲、皂角刺各9g,丹參30g,益母草、路路通各15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2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涼血活血,軟堅化結。主治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加減:氣虛者,加黨參、黃芪;肝鬱氣滯者,加柴胡、青皮、陳皮;寒凝者,加附子、肉桂、烏藥、小茴香;輸卵管積水者,加豬苓、茯苓皮、澤蘭、薏苡仁;有附件炎者,加敗醬草、紅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結核性者,加百部、十大功勞葉;小腹痛重,加延胡索、生蒲黃、炒靈脂。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輸卵管阻塞患者108例,服此方1~3個療程後,痊癒(已妊娠或子宮輸卵管造影或通液證實通暢者)92例,其中妊娠22例,有效(輸卵管通而欠暢)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9.82%。(韋良渠據【中醫驗方大全】)

(註:文中所載藥方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Y)

天子規風 發表於 2025-4-1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通管湯治療輸卵管阻塞之方義解析與臨證要點】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屬中醫"胞脈閉阻"範疇,其病機多因氣滯血瘀、痰濕互結所致。通管湯組方深合"血實宜決之,結者散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之旨,方中赤芍、丹參、益母草涼血活血為君;三棱、莪朮破血行氣為臣;乳香、沒藥、桃仁化瘀通絡,昆布、海藻軟堅散結共為佐;穿山甲、皂角刺穿透走竄為使,實為氣血同治、攻補兼施之典範。

考諸家用藥:穿山甲現多以地龍、王不留行代之;夏枯草清肝散結,尤宜鬱火體質;路路通善通十二經,現代藥理證實可改善微循環。臨證當辨三因:氣滯者佐柴胡疏肝,寒凝者伍肉桂溫通,積水者參澤蘭利水,此即"隨證治之"(【傷寒論】)之要義。

病例驗證顯示總有效率近九成,然須注意:本方破泄之力較強,若見舌淡脈弱者,當減三棱、莪朮之量,加黃芪30g扶正;經期應停服防崩漏;治療期間宜配合基礎體溫監測。今人用此方,建議以3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並定期行輸卵管造影評估,方合"謹守病機,各司其屬"(【至真要大論】)之訓。
趙耶 發表於 2025-4-25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通管湯治療輸卵管阻塞的方義解析與臨證思考】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在中醫辨證中多屬"血瘀症瘕"範疇,其病機核心在於氣滯血瘀、痰濕互結。通管湯組方深諳【內經】"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旨,融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諸法於一爐,現從經典醫理角度析其方義:

一、君臣佐使結構解析
君藥以丹參30g為帥,取其"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效,配合赤芍、川芎共成涼血活血之勢,此乃取法王清任血府逐瘀湯之意。臣藥三棱、莪朮破血行氣,乳香、沒藥化瘀定痛,四味相合暗合【醫學衷中參西錄】活絡效靈丹之妙。佐以昆布、海藻咸寒軟堅,夏枯草清郁散結,恰合【本草綱目】"堅者削之"之訓。使藥穿山甲、皂角刺透絡通管,佐路路通、益母草引藥下行,深得葉天士"絡以通為用"之要義。

二、配伍精要探微
方中三棱、莪朮與丹參的3:10比例頗具深意,既防破血傷正,又保化瘀之功。穿山甲雖已禁用,然古方本意取其"善竄,專能行散,通經絡,達病所"(【本草綱目】),今臨證可以地龍、王不留行代之。更妙在益母草與路路通相須為用,前者活血調經,後者通利水道,正合【婦人良方】"血水同源"之論。

三、加減法度溯源
加減法中可見仲景經方遺韻:氣虛加參芪取法四君子湯,肝鬱用柴胡暗合逍遙散,寒凝投桂附師法少腹逐瘀湯。尤值稱道者,針對輸卵管積水加澤蘭、薏苡仁,實承【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血水同治"之旨。而結核性病變配伍百部、十大功勞葉,則體現古今用藥之融合。

四、臨證運用要點
1. 療程設置當遵"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之誡,建議每療程後複查HSG
2. 經期應暫停用藥,避免氣血妄行
3. 現代應用需注意:穿山甲宜以醋鱉甲15g替代,並配合紅外線理療
4. 療效判定當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結合四診合參

此方之效在於恪守"血氣貴流不貴滯"的古訓,然須明辨:中醫治不孕非獨重局部瘀阻,更需整體調攝。建議配合月經周期療法,卵泡期加菟絲子、枸杞子,黃體期入巴戟天、紫河車,如此方能標本兼顧。另據【女科經綸】"求子之道,莫如調經"之論,臨床運用時尤當重視基礎體溫監測與情志調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