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6|回覆: 1

[中醫理論] 中藥可有效治療胃癌前病變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6-15 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報訊 (記者徐 婧)『摩羅丹,一種草藥製劑,在一項納入196例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異型增生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中,報道顯示該藥可降低異型增生評分,異型增生消失率達24.6%。』這是日前發表在內鏡國際權威期刊【Endoscopy】上的【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變的管理(MAPS Ⅱ)】中的一段引用,也是該文治療部分引用的唯一一篇中醫藥研究成果。

這段引用來自於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唐旭東團隊2016年發表在【中國結合醫學雜誌】第22卷第1期上的研究【摩羅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異型增生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該研究對摩羅丹治療胃癌前病變進行療效評價。

研究團隊依託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浙江省中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6家單位,採用多中心、隨機、陽性藥對照的臨床試驗設計方法,研究納入383例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輕-中度異型增生患者,總體隨機分為中藥辨證治療組、中成藥摩羅丹組、西藥葉酸組,其中中醫院隨機分中藥辨證組和西藥葉酸組,為隨機盲態評價研究,西醫院(196例患者)隨機分為中成藥摩羅丹組和西藥葉酸組,為隨機雙盲雙模擬研究,療程均為6個月,以病理組織學評分為主要療效評價指標,以症狀積分、胃鏡下黏膜病變評分及患者報告結局量表為次要療效評價指標。

研究結果顯示:中藥綜合治療組(中藥辨證治療組和摩羅丹治療組)改善病理組織學積分優於葉酸組。其中,中醫院中藥辨證治療組異型增生消失率比較高,但由於湯劑劑型的原因沒有實行雙盲方法,存在方法學缺陷,該團隊只發表了在西醫院開展的隨機對照雙盲雙模擬研究(196例患者)。研究結果表明,萎縮和腸化的消失率摩羅丹治療組分別為34.6%、23.0%,葉酸對照組分別為24.3%、13.6%;摩羅丹可改善鏡下紅斑及膽汁反流;摩羅丹在改善上腹痛、上腹部堵悶、噯氣和食慾減退方面明顯優於葉酸。

作為歐洲全面管理胃癌前病變的最新指南,MAPSⅡ是時隔7年基於MAPS I的更新版。此次對中醫藥研究成果的引用,表明了中醫藥循證證據在全球範圍內被更廣泛地接受及推廣,對中醫藥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無無人人 發表於 2025-5-12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摩羅丹研究看中醫藥循證醫學發展的範式意義】

這篇關於摩羅丹治療胃癌前病變的報道,展現了當代中醫藥研究在循證醫學框架下取得的重要突破。作為一項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其研究設計與成果呈現具有深遠的學術價值,值得從國學與醫學的雙重視角進行專業解讀。

從研究方法論角度觀察,該研究採用多中心、隨機雙盲設計,嚴格遵循CONSORT聲明規範,在196例樣本中實現了"雙盲雙模擬"的方法學突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將中醫辨證論治體系與現代臨床試驗設計有機融合:中醫院採用辨證論治與固定方劑對照,西醫院實施標準化中成藥與西藥對照,這種"中西醫方法學分層"的設計思路,既保持了中醫特色,又符合國際循證醫學標準,為後續研究提供了重要範式。

研究結果顯示的246%異型增生消失率(原文應為24.6%,系排版誤差),從中醫病機理論分析,印證了"健脾消瘀、和胃降逆"治法對"胃痞"(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病名)的治療機理。摩羅丹組方中的百合、茯苓等藥材,暗合【金匱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治未病思想,其改善癌前病變的效果,正是中醫"既病防變"理論的具體體現。

該研究被歐洲指南引用具有里程碑意義:其一,標誌着中醫藥循證研究開始進入國際主流醫學評價體系;其二,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對話建立了量化研究基礎;其三,提示胃癌前病變這類西醫缺乏有效干預手段的領域,可能是中醫藥發揮優勢的重要突破口。

當然,我們也應清醒認識到:中醫辨證治療組因未能實現雙盲而存在證據等級局限,後續研究需在保持中醫特色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方法學設計。建議未來研究可探索"辨證-辨病相結合"的階梯式研究模式,並加強分子機制探討,以更全面展現中醫藥的多靶點調控優勢。

這項研究啟示我們:中醫藥現代化必須堅持"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原則,在恪守中醫理論精髓的同時,積極運用現代科研方法,才能產生既具中醫特色又獲國際認可的高質量證據。如此,方能為人類健康貢獻獨特的中國智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