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82|回復: 1

[天文地理] 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必知

  [複製鏈接]
凌殊 發表於 2019-6-8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物两体』,气的两种运动方式。阴是气『隐入』有形质物体;阳是气从有形质物体中『释放出来』,阴气阳气对等的出与入,才能算作是『一对』阴阳。

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与有形物质同在,相互不分离。

天地的呼吸,宇宙天体包括地体都有气的隐入和释出。气是以地体为主导从诸天体释放出来,同时又隐匿于诸天体之中;释放出来又隐匿,循环往复运动着,化生化灭推动着世间万物的运化。

  • 一、有阴气就必须有阳气,有气阳就必须有阴气;没有阳气也就没有了阴气,没有了阴气,阳气就会消失。而且阳气中有阴气,阴气中有阳气。天地的存在是如此,天地之间万物的存在也是如此。即:『一阴一阳之谓道』,气的一消一长,一进一退即是道。
  • 二、变化无法测量。阴气阳气相互转化无法测量,有形质物体的变化源自阴气阳气的相互转化,可是这种转化过程无法捕捉,只能在有形体物质的量变和质变中显现出来。如植物的荣与枯,生物的生与死,都是因为阴气阳气相互转化。但是在这些事物的生存过程中,阴气阳气的相互转化是很难测定的,只有在这些事物的生长变化与更新换代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 三、推动万物化生化灭。有形物质变化的根源在于阳气阴气的相互作用。
  • 四、日日有变化,时时有推新——『日新之谓盛德』。每日更新的天地之气无处不通,生而有生,不断变化,才被称作天地之气隆盛。
  • 五、化生化灭,生化空间有界限。易学所研究的阴气阳气变化,既以整个天地为空间,也以天地之中某一特定地域的阴阳变化为空间,同时还以各种各样的有形物质为空间。故而天文地理万物万象无所不包。

天气清轻而明亮存于地体表面,地气幽暗而重浊,在地体之内运行。出自天空的是天气,来自于天体,出自地体的是地气,来自地体。天气下降为阴,地气上升为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指万物依靠阴气而抚育阳气,依靠阳气而支撑阴气。气能够和谐地在有形物质之中出入升降,才能有效地维持物质的生存与化灭。将老子的名言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方法去释义,自然是万物背靠着阴而面向着阳,是指物体的阴面和阳面即是对立的统一了。如果这样理解阴阳的内涵,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现今学术界有很多人也确实是经常错上加错的。如『阴阳的本义是山南山北、朝阳背阴之意……〖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指的也是背阴而向阳;……』

五行是指气的特点与五种根本属性:木火土金水。因为有这五种根本属性的气,所以化生出来的物质不外乎这五种属性。阴阳相互交接补益,五行才能合和。五行合和万物才能化生。具备五种属性的天地之气,是在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反复运动之中化生出世间万物的,而世间万物的千变万化又体现出天地之气的五种根本属性。阴阳五行不能脱离天地之中的有形物质,天地之中的有形物质也无法脱离阴阳五行。五大行星运行在天地之中因五行而命名,五星与五行有关联但不能相互替代。

这样表达有问题,不是种子也有出入升降,而是气在种子里进行气化。不是每种事物都具备阴阳的不同属性,而是只有『气』才备阴阳的属性。只有『气』才是『一物两体——同一种物质,两种体态——可以由阴转变为阳,由阳转变为阴!其它任何物质都没有这一属性!

一是天气下降的时段,二是地气上升的时段,三是天地之气作用于万物的时段。

天气地气人气,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人气』就是天地之气作用到人体的时段。

天地的气数。数一至九,其根据是『气』的数目,『气』的数目即『气』的运行时段。〖周髀算经〗。东汉赵爽(字君卿)在为〖周牌〗所作的注中说:物质有圆方,圆是指吐气,方是指含气。『圆方』是指地体自身的呼气与吸气,即地体依靠自身的吐气与含气,维持自身己的生命活力。

天文历法-河图洛书

天文历法-河图洛书

数有奇数(阳)偶(阴)数。天动(吐气)为圆,其数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地静(含气)为方,其数为偶数(二、四、六、八、十)。奇数、偶数是与阳气运行时段、阴气运行时段,直接对应的,不是指天与地的形状是方的还是圆的。

天地呼吸的抽象之象。

『爻也者,效天下动者也』,意思是『爻』字的象形,是仿效天下『永恒运动着的事物』。『永恒运动着的事物』,是指『气』的运动。即天地之气的『隐入』和『释出』。

天文历法-太极图

天文历法-太极图

『双鱼图』——左侧的『白色』代表『阳』;右侧的『黑色』代表『阴』。 『白色』中的一点『黑色』代表『阳中有阴』; 黑色中的一点『白色』代表『阴中有阳』。『白色』由北到南逐渐增多,展示了阳气从冬至——立春开始一直到夏至逐渐增多并达到极盛;『黑色』由南到北逐渐增多,展示了阴气从夏至——立秋开始一直到冬至逐渐增多并达到极盛。『卦』反映的是阴阳的幽深玄妙之象。阴爻阳爻相间取象于天地阴阳之气比例的多与少或者少与多,『震』开始与阴气相交接而生阳气,自『震』到『兑』再到『乾』而阳气到达极盛,阳气盛极于在南的方位;『巽』开始消亡阳气而生阴气,自『巽』到『艮』再到『坤』而阴气达到极盛,阴气盛极于在北的方位。

刘国强 發表於 2019-6-8 19:3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地旋揽而不动,江河竞技而不流。为天地立新,为生灵立命,为往聖繼絕學,爲萬事开太平。
魏柳 發表於 2025-7-17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阴阳二气之体用与天文历法之本源》

"一阴一阳之谓道"者,非仅指事物之两面,实乃宇宙运化之枢机。今就阴阳二气与历法之要义,申而论之:

一、阴阳体用论
阴阳非对立之概念,实为"一气之消息"。张载《正蒙》云:"一物两体,气也",正谓此理。阳气之升发若春木夏火,阴气之敛藏似秋金冬水,而土居中央以运四时。历法之设,本乎日月运行,日行一度为阳之显,月行十三度为阴之微,二者参伍错综而成岁功。

二、气化流行说
《黄帝内经》言"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此即历法推算之根本。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萌,非凭空而设,实观测日躔所得。二十四节气之分,正在捕捉阴阳二气消长之节点。如《周髀算经》所载晷影测量,乃"观阴阳之变以正时"的实证。

三、五行运化观
五行非五种物质,实为气运之五种态势。木火主生长为阳,金水主收藏为阴,土主运化。历法中以甲丙戊庚壬配阳干,乙丁己辛癸配阴支,正是阴阳五行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董仲舒《春秋繁露》谓"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此说最得要领。

四、历法应用辨
《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正是观测阴阳之显象。今人解"负阴抱阳",多执形迹而失神髓。实则《周易》"仰观俯察"之法,乃通过天文观测把握阴阳消息。如《大衍历》推步之法,必先明"气朔相求"之理,此即阴阳互根之实践。

结语:
阴阳二气之妙,在"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历代圣王制历,必本于"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此正阴阳调燮之大用。今之研习天文历法者,当知"推步之学"实为"穷理尽性"之事,非徒术数而已。明乎此,则知《周易》"与天地准"之旨,历法"敬授人时"之义,皆在阴阳二气之妙用也。

(全文798字,谨依传统学术规范论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