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8|回復: 2

[医药临床] 桂二麻一汤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5-27 15: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有不少银屑病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感冒发热治疗史——发热时经过口服药物或针剂治疗,症状减轻后1~3周内出现皮损。这类患者属于误治而『表证未解』,类似〖伤寒论〗中『伤寒表不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伤寒六七日……外症未去者。』为邪气『郁』而发作银屑病。针对这类问题,可以『从表而解』,桂二麻一汤是一种选择。

典型案例

渠某,男,32岁,吕梁人。2019年4月2日因『全身散在斑丘疹2个月,伴关节游走性疼痛2周』为主诉,入住广汗法纯中医病房。2个月前因咽部疼痛伴发热,于当地医院以退热针剂注射治疗2次,注射后全身汗出较多并热退。热退后10余日全身散在出现少量点滴状斑丘疹,上覆鳞屑伴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口服中药及注射长效青霉素治疗,皮损逐渐增多。2周前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无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刻下:全身恶寒、下肢明显;平素汗出较多,尤以头背部明显;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遇冷加重。脉左关弦紧,右关紧,舌质红,苔白腻。

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属于表证未解,邪气留恋于关节;平素恶寒及汗出较多,一是考虑感冒发热治疗不当,疏泄肌表;二是考虑患者体质问题,卫外不固。治以固卫疏表,桂枝二麻黄一汤,具体药物为:桂枝8g,赤芍6g,生姜6g,麻黄3g,杏仁2g,甘草6g,大枣5g。

4月3日(入院第2天):嘱患者每日15点之前每隔1.5小时服药1次,从0.5剂起,每次服药在前次基础上多加0.5剂(广汗法之将息法),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的风险:心率、小便、睡眠、食欲、精神、汗出(广汗法之『服麻黄五看』),同时观察得效指征:汗出、关节游走性疼痛及身体恶寒的变化。当日共服药5剂,症状变化:①出汗逐步减少。②身体自觉有温热感,恶寒感明显减轻。③游走性疼痛较之前明显减轻。

4月4日(入院第3天):共服药15剂。入院检查结果回报,肝功:丙氨酸:94.2(正常9~50),偏高;抗链O:867(正常值0~200),高。症状:①出汗可控。②身体温热感明显,下肢变温。③皮损肉眼可见回缩趋势。④游走性疼痛基本消失。⑤晨起自诉有痰,呈黄色,易咳出。

4月5日共服药23剂。

4月6日共服药31剂。

4月7日共服药39剂。症状:汗可控,下肢转热,皮损颜色变淡,全身皮损消退明显,游走性疼痛消失,轻微上火,咽部不疼。因服药量较多食欲欠佳。

4月8日(入院第7天)出院。患者住院1周,服药6天,住院期间共计服药122.5剂,桂枝共服980g,麻黄共服367.5g,赤芍、生姜、甘草各735g,杏仁共服245g,大枣共服612.5g。出院带药为桂枝汤及小柴胡汤按比例调整服用。

4月15日(出院1周后)随访,患者全身汗出较少,偶有一过性关节游走性疼痛。舌苔腻偏右,舌质淡红。检查回报:抗链O:836(正常值0~200)较前降低。

4月22日(出院2周后)随访,诸症均好,抗链O:759(正常值0~200),继续降低。

心得分享

先来强调本案的风险:广汗法治疗体系认为麻黄的核心功效是『发其阳』(语出〖金匮要略〗),通过『发其阳』实现其『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宣通闭阻』等诸多功用。李心机教授解释小青龙汤时这样表述:『用麻黄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不用麻黄者,亦因麻黄发其阳故也』。『发其阳』可以发心阳,也可以发肾阳。麻黄在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以下不利影响:①心律异常;②小便不利;③入睡困难;④饮食障碍;⑤汗出过多等。这些现象需要及时发现,出现时应立即停药,一般停药后这些症状会很快消失。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核心功效是轻发郁阳。桂枝二麻黄一汤出自〖伤寒论〗第25条,与其相关的是第23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和第27条的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第48条『……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中『阳气怫郁在表』可以高度概括第23、25、27三个条文病机,即都是表郁轻症,因失治误治(发汗过度)导致正气有损而无力使余邪全除,或者旧邪已去,复感少量新邪,少量邪气扰于肌表,与正气呈相持状态。与这三方表郁轻症病机相对应的治法便是『轻发郁阳』,这三方都属于『轻发郁阳』的经方。

本文患者选用桂二麻一汤的关键在『阳气怫郁』的量和『怫郁在表』郁的程度。如果『阳气怫郁』的量更多,则选择桂枝二越婢一汤,郁闭的程度更重则选择桂麻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则相对重用桂枝汤,目的在『固卫』,少佐麻黄汤来『疏表』,故开闭的程度不及桂麻各半汤;用了麻黄和杏仁的配伍,而没有用麻黄和石膏配伍,故只是靠开腠攻表来发散郁阳,还没有到边开边清的程度。

广汗法体系经常在谈『发热为百病之源,误治为万病之本』,该患者银屑病发病就与感冒误治有关。患者平素汗出较多,肌腠本就疏松,虽有表证但『大汗之』属于明显误治,而关节游走性疼痛,一是邪气未得正常祛除,二是汗后复感风寒之邪引起的。针对误治发热带来的复杂情况,『轻发郁阳』兼顾了不可不表与不可过表,是较好的选择。本案中桂枝二麻黄一汤以将息法取得快速的效果,就是既强调了『表证』的存在,同时关注到了不可过于表散。

广汗法体系对抗链O的一点探讨:抗链O的变化,提示的是正气抗邪能力的强弱。患者大多有生活工作中的长期受寒史,或者误汗后复感风寒之邪的经历,已经有邪,并且正气有能力与邪抗争,才会抗链O升高。这类患者经过广汗法务求精准的治疗,有邪先攻邪,邪去正自安,不仅皮损减轻明显甚至迅速消退,抗链O检验数值随着『邪去正安』的进程也会明显下降并恢复正常。(张瑞 张英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陆行 發表於 2025-4-9 06:0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二麻一汤解表透邪法在银屑病误治案中的运用析微》

银屑病之表证未解证候,实与《伤寒论》太阳病传变机理深相契合。本案所载桂二麻一汤之运用,堪称经方与时病相应之典范,今试为剖析其精要。

一、病机枢要
患者初起咽痛发热,本属太阳表证,医者但以退热针剂强发其汗,致卫阳外泄而表邪未彻。此正合《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之机。邪郁肌表,发为白疕;留注关节,则见游走疼痛。其恶寒、汗出、脉紧诸症,皆为营卫失调之明证。

二、方义阐微
桂二麻一汤乃桂枝汤与麻黄汤之合方变制,其组方之妙在于:
1. 桂枝汤(桂枝、芍药、姜枣草)调和营卫,重建肌表屏障
2. 小制麻黄汤(麻、杏)轻开玄府,透达郁邪
3. 二比一之配,取"发中有收"之意,尤宜过汗伤阳之体

三、将息法度
本案特殊处在于"广汗法"之运用:
1. 递进服药法:自0.5剂始,每次递增0.5剂,此暗合"渐积药力"之古法
2. 麻黄五看:监测心率、二便等项,实为仲景"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精神之体现
3. 巳时服药:择阳气升发之时服药,助药力达表

四、效验解析
患者三日即见汗敛、痛减、皮损回缩,此乃:
1. 卫阳得固:桂枝温通卫气,使"阳密乃固"
2. 玄府得启:麻黄轻宣,使郁热有外达之途
3. 营血得和: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制麻黄之燥

五、临证启悟
1. 银屑病见太阳表证残留者,不可径用凉血解毒,当先解表
2. 过汗伤阳之体,宜取"微似汗"之法,桂二麻一汤正合其度
3. 经方运用贵在"以方测证",本案脉证与方证高度契合,故能速效

结语:此案启示后学,皮肤病非尽属血分,表证未解者当从太阳论治。桂二麻一汤之妙,在于既能解表又不伤正,实为"汗而毋伤"之典范。然临床运用须严格把握方证对应,尤当重视将息之法,方得仲景心传。
吴刑仟 發表於 2025-4-10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二麻一汤解表固卫法治疗银屑病表郁证析义》

银屑病与太阳表证之关联,诚如《伤寒论》第23条所言"太阳病,得之八九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此案患者发热后误汗伤阳,致邪气郁于肌腠而发为白疕,正合仲景"表郁轻证"病机。桂二麻一汤乃桂枝汤与麻黄汤2:1比例相合,其组方之妙,尤在调和营卫中兼开腠理,较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更重固表。

本案辨证要点有三:其一,患者恶寒、汗出而关节痛,显系太阳表证未解,此即《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之变证;其二,脉象左关弦紧主肝郁卫强,右关紧为寒邪束表,舌红苔白腻示郁热挟湿;其三,热退后发疹时序,完全符合"汗出不彻,邪郁化热"的传变规律。方中桂枝8克配麻黄3克,既遵"辛甘化阳"之旨,又暗合"轻可去实"之训,赤芍代白芍更增凉血散瘀之功。

服药方法深得仲景"将息法"精髓:①阶梯式增量法(0.5→1→1.5剂)可防麻黄发散太过;②择时服药(寅至申时)顺应阳气升发之势;③"麻黄五看"监测体系(心率、二便、睡眠、食欲、神志、汗出)实为经方现代化应用的典范。患者服药39剂后表解卫和,其效验体现在:恶寒消失示卫阳得复,疼痛消退证经络畅通,皮损回缩见营血调和。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现象,恰是邪毒外透之"瞑眩反应",此即《尚书》"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明证。

此案启示:银屑病之治,当首辨六经。凡见发热病史伴汗出异常者,需考虑表郁证可能。桂二麻一汤之运用,贵在掌握"表邪微郁、卫阳不足"之病机要点,其组方比例、服药方法、疗效判断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然须注意,若见舌绛脉数、斑色鲜红者,则非本方所宜,当转手凉血解毒之法。
苏匀帖 發表於 2025-4-21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二麻一汤在银屑病表证未解证治中的运用析义

一、表证未解与银屑病发病机理
《伤寒论》明言「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表未解也」,此与临床所见银屑病发病前感冒误治之例高度契合。患者发热后过用退热针药,虽暂抑体温,然邪气未透,反因大汗伤卫、玄府洞开,致风邪郁于肌腠,与营卫相搏而发为皮损。此即仲景所谓「汗出不彻,邪气怫郁」之变证。观渠某案,热退后见点滴状丘疹、关节游走痛,正是邪气由表入里、羁留皮肉筋骨之征;其恶寒、汗出、脉紧,显系太阳表虚兼风寒郁闭之候。

二、桂二麻一汤方义与辨证要点
本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2:1比例合方,取桂枝汤调和营卫以固表,佐小剂量麻黄汤开泄郁闭。其妙处在于:
1. 剂量精微:麻黄仅用3g,杏仁2g,轻宣肺卫而不致过汗,契合「微发其汗」之旨;
2. 双向调节:桂枝配芍药既固卫阳,又敛阴液,针对患者既有汗出过多,又有邪郁无汗之矛盾病机;
3. 表里兼治:生姜、大枣助中焦输布津液,赤芍凉血活血,兼顾银屑病「血分郁热」本质。

辨证核心当把握三点:
主症:恶寒与汗出并存,关节痛呈游走性;
舌脉:苔白腻示湿郁,脉紧主寒,左关弦紧提示肝气郁滞(风邪内窜);
病史:外感后皮损骤发,此前治疗过汗伤正。

三、广汗法运用之要诀
本案采用「将息法」递增药量,实为模拟仲景「覆取微似汗」之法:
1. 药量调控:初始小剂量探病,渐增至39剂而不拘常规,体现「以效定量」的个体化治疗思想;
2. 五看监护:监测心率防麻黄伤阳,察二便知津液代谢,观睡眠断阴阳平衡,此皆仲景「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延伸;
3. 效验指针:汗出可控示卫阳得固,皮损回缩为营卫调和,关节痛减则邪有出路。

四、临证启示
1. 表里分消策略:银屑病虽形于皮而根在表郁,不可见血热即投凉遏,当先开表透邪,否则易致「冰伏其邪」;
2. 体质纠偏思维:患者头背多汗、卫外不固,桂枝汤本可单用,然合麻黄者,正为破除「汗出禁用麻黄」之教条——有是证则用是药,惟需配伍得宜;
3. 实验室指标解读:抗链O升高印证风寒湿邪留恋,肝功能异常提示郁热内蕴,然中医仍当以脉证为先,不可因指标妄改方略。

结语:桂二麻一汤之效,在于恢复「太阳主开」的生理常态,使邪从表解。然现代临床须注意,若见咽痛痰黄、舌红等化热之象,可加石膏、连翘;若肝功能持续异常,需酌减赤芍,增入茵陈、垂盆草。仲景之学,贵在圆机活法,非执方以待病也。

(全文798字)
严匡 發表於 2025-4-24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二麻一汤在银屑病表证未解证治中的运用分析

一、病机与方义溯源
《伤寒论》中“桂枝二麻黄一汤”原治“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此汤”(23条)。其组方以桂枝汤二分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合麻黄汤一分微发其汗,适用于表邪未净而汗后邪气微郁之证。本案患者发热后误汗伤表,邪气内郁而发银屑病,正合“表证未解”之病机。方中桂枝、赤芍通阳和营,麻黄、杏仁宣肺开郁,生姜、大枣助胃气以资汗源,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表透邪之效。

二、辨证要点与治疗思路
1. 表证未解之辨:患者恶寒、关节游走痛、脉紧,乃风寒束表;汗出较多而热不退,提示卫阳不固、邪郁肌腠。此与《伤寒论》“太阳病发汗不解,仍发热”之证类同。
2. 邪郁化热之象:舌红、苔白腻、痰黄,显示部分邪已化热,但整体仍以表寒为主,故不宜纯用辛凉,当以桂二麻一汤微汗透邪,兼防过汗伤正。
3. 广汗法之运用:通过阶梯式增量服药(“将息法”)及“麻黄五看”监测,确保汗出均匀而邪去不伤正,体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的经典汗法原则。

三、疗效解析与转归
1. 汗法得效指征:服药后汗出可控、恶寒减轻,提示卫阳渐复;关节痛消失反映表邪外透;皮损回缩说明“郁发”之邪从表而解。
2. 肝功能异常之考量:丙氨酸升高或与既往药物损伤相关,然中医视作“肝郁脾湿”,方中桂枝、甘草可温肝化郁,生姜、大枣健脾化湿,后续可佐茵陈、茯苓以兼顾。
3. 火象处理:末期轻微上火系麻黄发散之性所致,可减麻黄量或加黄芩2g清泄,然总体以表解为要,不可过早清热。

四、临证启示
1. 银屑病与六经辨证:此类“感冒后发疹”属太阳表郁证,异于血热风燥之常规辨治,需紧扣《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原则。
2. 汗法禁忌与权衡:本案汗出较多仍用麻黄,因其恶寒、脉紧属“汗出不彻”,非“汗多亡阳”,故需胆大心细,以“得汗即止”为度。

结语:桂二麻一汤之妙,在于轻开表郁而不伤正。银屑病从表论治,既溯仲景心法,亦启“邪有出路”之现代思路。然须谨记,表解后当转调营卫、固脾胃,方竟全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