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3|回覆: 1

[醫藥臨床] 芍藥甘草湯,治痛第一方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胡必江 發表於 2019-4-13 19: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無論人體上下內外諸般痛症之屬寒、熱、虛、實諸種病機,此方均堪選用。每用則必大量,芍藥(常用白芍,必要時與赤芍同用)30~90克,甘草(常用生者,必要時與炙草同用)15~30克。頭痛配川芎、白芷;項背痛配葛根;上肢痛配桑枝、桂枝;下肢痛配牛膝、木瓜、獨活;腰痛配桑寄生、杜仲、續斷;胸痛配橘絡、絲瓜絡;脅痛配柴胡、枳實、元胡、川楝;氣虛證配黃芪、黨參;血虛證配當歸、雞血藤,陽虛證配附子、肉桂;陰虛證配三甲;風寒濕痹用桂枝附子湯;風濕熱痹用桂枝芍藥知母湯等等。
臥龍 發表於 2025-5-16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芍藥甘草湯之通治要義與臨證化裁】

芍藥甘草湯載於【傷寒論】,乃仲景治"腳攣急"之方。此方僅芍藥、甘草二味,然其配伍精妙,實為調和肝脾、緩急止痛之祖方。今就其通治痛症機理與臨證運用略陳管見。

一、方義探微
芍藥酸苦微寒,歸肝脾經,功擅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甘草甘平,補脾益氣、緩急和中。二者相伍,酸甘化陰,使陰血得充,筋脈得養,則攣急自除。現代藥理證實,芍藥甘草配伍可顯著抑制平滑肌痙攣,調節神經-肌肉興奮性,此其止痛之現代闡釋。

二、劑量要訣
原方芍藥、甘草比例為1:1(各四兩),然臨證當靈活變通。劇痛者宜大劑,芍藥可用至90克,但需佐甘草30克以制其酸寒;久病體虛者當減量,並隨證選用赤白芍、生炙草。赤芍偏於活血,白芍長於柔肝;生草清熱,炙草補中,取捨之間,存乎一心。

三、配伍精要
1. 循經用藥:頭痛加川芎、白芷,乃"巔頂之上,惟風可到";項背痛配葛根,取"太陽經氣不利"之意。此皆引經報使之妙。
2. 病機佐使:氣虛加參芪,取"氣為血帥"之義;陰虛入三甲(龜板、鱉甲、牡蠣),遵"壯水之主"之旨。尤需注意,陽虛證雖可加桂附,然芍藥量宜減,防其陰柔礙陽。

四、臨證警語
1. 此方雖雲通治諸痛,然終屬陰柔之劑。若見舌淡胖、脈沉遲之純陽虛證,或苔厚膩、脈滑實之痰濕證,皆非所宜。
2. 現代醫學之急腹症、惡性腫瘤疼痛等,不可單恃此方,當結合辨病治療。

結語:芍藥甘草湯之妙,全在"柔"與"緩"二字。柔則筋舒,緩則痛止。然須謹記,經方之用貴在"守其法而不泥其方",明辨病機,知常達變,方得仲景心法真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壬午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五月初三日卯時| 2025/5/29/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