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44|回覆: 1

[醫藥臨床] 溫病經方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4-10 12: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銀翹散(【溫病條辨】)

病機:風熱犯肺,肺衛失宣。

脈症: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咳嗽,咽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透表,宣肺泄熱。

處方:連翹9g,金銀花9g,桔梗6g,薄荷6g,荊芥6g,淡豆豉6g,牛蒡子9g,蘆根30g,生甘草6g,淡竹葉6g。

應用:用於感冒及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百日咳、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喉頭炎、麻疹、水痘、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急性子宮內膜炎、產褥感染、急性皮膚化膿性感染、藥物性皮炎等。

桑菊飲(【溫病條辨】)

病機:風熱侵肺,肺氣失宣。

脈症:發熱,微惡風寒,咳嗽,頭痛,無汗或少汗,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輕透肺熱。

處方:桑葉9g,菊花3g,連翹6g,薄荷3g,桔梗6g,生甘草3g,杏仁6g,葦根9g。

應用:用於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大葉性肺炎、腺病毒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鉤端螺旋體病、急性蕁麻疹、硒肺、妊娠中毒症、病毒性角膜炎、藥物性皮炎等。

陳氏解涼表邪方(【外感溫病篇】)

病機:風熱表邪、郁於肺衛。

脈症:身熱畏風,頭痛咳嗽,口渴,舌苔白,脈浮數。

治法: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處方:薄荷6g,前胡12g,杏仁6g,桔梗6g,桑葉6g,川貝母12g。

應用:用於急性支氣管炎、感冒等。

蔥豉桔梗湯(【通俗傷寒論】)

病機:風溫初起,邪氣犯肺,鬱閉肌表。

脈症:頭痛,發熱,微惡風寒,口渴,有汗或不多,心煩,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肌,疏風清熱。

處方:蔥白9g,桔梗6g,山梔子6g,淡豆豉9g,薄荷3g,連翹6g,生甘草3g,淡竹葉3g。

應用: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王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是飛 發表於 2025-4-17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溫病經方四首臨證應用析微】

銀翹散、桑菊飲、陳氏解涼表邪方、蔥豉桔梗湯四首方劑,皆爲溫病學派治療風熱表證之要方。諸方雖同屬辛涼解表之劑,然其組方思路與臨床應用各有側重,試析如下:

一、組方配伍精義
銀翹散以金銀花、連翹爲君,配伍荊芥、豆豉"辛涼之中寓辛溫之法"(吳鞠通語),其透表之力較強,尤擅解衛分鬱熱。桑菊飲則取桑葉、菊花輕清上浮之性,伍以杏仁、桔梗宣降相因,深合"治上焦如羽"之旨。陳氏方妙在前胡、川貝母相配,開郁化痰而不傷津;蔥豉桔梗湯以蔥白通陽發汗,梔子、竹葉清心除煩,體現俞根初"表里雙解"思想。

二、證治異同辨析
四方同治風熱表證,然銀翹散證熱象較著,多見咽痛、口渴;桑菊飲證以咳嗽爲主症,熱勢較輕;陳氏方證常見痰阻氣逆之候;蔥豉湯證則兼見心煩、有汗等里熱初萌之象。脈象雖皆見浮數,但銀翹散證脈多浮而有力,桑菊飲證脈常浮而略緩。

三、現代應用拓展
銀翹散在急性熱病中應用最廣,現代研究證實其具有抗病毒、調節免疫多重功效。桑菊飲對呼吸系統炎症效果顯著,尤宜於兒科疾患。陳氏方於老年痰熱咳嗽頗具效驗,蔥豉湯則對感冒初起兼見神經症狀者療效確切。值得注意的是,銀翹散用於產褥感染時當去荊芥;桑菊飲治妊娠中毒症需慎用杏仁。

四、臨證運用要點
1. 銀翹散宜武火急煎,香氣大出即服
2. 桑菊飲煎煮時間不宜過長
3. 表邪未盡者慎用陳氏方中川貝母
4. 蔥豉湯中蔥白當後下
五、結語
此四方堪稱溫病學派"輕可去實"之典範,臨證當細察邪之淺深、熱之輕重、兼夾之不同而靈活選用。今人運用更需結合現代疾病譜變化,如銀翹散治藥物性皮炎時可加丹皮、赤芍;桑菊飲療病毒性角膜炎宜合穀精草、密蒙花。然切記"藥隨證轉"之訓,不可拘泥成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