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7|回复: 1

[诗词赏析]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复制链接]
中华古诗词 发表于 2019-3-24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c1e9d57265ebf14a1a4c63c6a270810.jpg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芙蓉塘:荷塘。轻雷: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起二句以风、雨、雷等景物起兴,烘托女子怀人之情。

金蟾:金蛤蟆。古时在锁头上的装饰。啮:咬。

玉虎:用玉石作装饰的井上辘轳,形如虎状。丝:指井索。

贾氏:西晋贾充的次女。她在门帘后窥见韩寿,爱悦他年少俊美,两人私通。贾氏以皇帝赐贾充的异香赠寿,被贾充发觉,遂以女嫁给韩寿。韩掾:指韩寿。韩曾为贾充的掾属。

宓(fú)妃:古代传说,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为洛神。这里借指三国时曹丕的皇后甄氏。相传甄氏曾为曹丕之弟曹植所爱,后来曹操把她嫁给曹丕。甄后被馋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途径洛水,梦见甄后来相会,表示把玉枕留给他作纪念。醒后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改为《洛神赋》。魏王:指魏东阿王曹植。

春心:指相思之情。

译文:

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雨,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从金蟾的炉内飘出缕缕清香,转动玉虎辘轳可以汲上饮水。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爱情的种子不要和春花开放,寸寸相思只会化成寸寸尘灰。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

首联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纪昀说:“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所谓“远神,是指这种富于暗示性的诗歌语言所构筑的渺远的艺术意境,一种难以言传的朦胧美。

颔联写女子居处的幽寂。金蟾是一种蟾状香炉;“锁”指香炉的鼻钮,可以开启放入香料;玉虎,是用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丝”指井索。室内户外,所见者惟闭锁的香炉,汲井的辘轳,它们衬托出女子幽处孤寂的情景和长日无聊、深锁春光的惆怅。香炉和辘轳,在诗词中也常和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它们同时又是牵动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东西,这从两句分别用“香”、“丝”谐音“相”、“思”可以见出。

总之,这一联兼用赋、比,既表现女主人公深闭幽闺的孤寞,又暗示她内心时时被牵动的情丝。

颈联出句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见《世说新语》载: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所发觉,遂以女妻寿。

对句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见《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曹植感其事作《感甄赋》,后明帝改名《洛神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由上联的“烧香”引出贾氏窥帘,赠香韩掾;由“牵丝(思)”引出甄后留枕,情思不断,藕断丝连。这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奔放。

末联突然转折,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

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强烈的激愤。以“春心”喻爱情的向往,是平常的比喻;但把“春心”与“花争发”联系起来,不仅赋予“春心”以美好的形象,而且显示了它的自然合理性。

“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黄文勇 发表于 2025-4-8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诗中的情思辩证与悲剧美学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以精微的意象群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感世界。诗中"金蟾啮锁"与"玉虎牵丝"的器物意象,实为诗人匠心独运的隐喻系统。金蟾香炉的闭锁结构暗示情思的幽闭性,而"啮"字以动物性的咬合动作打破静态,恰如被压抑情感的不安躁动;玉虎辘轳的汲水功能象征情感的汲取与循环,"丝"字既指井绳又暗谐情丝,这种双关修辞在李商隐诗中形成独特的符号学特征。

颈联用典呈现出情爱观的辩证思维。贾氏窥帘的典故展现情欲的主动性,韩寿偷香的细节暗示逾越礼法的危险魅力;宓妃留枕的传说则升华至精神慕恋层面,曹植的《洛神赋》在此成为柏拉图式爱情的注脚。两个典故并置,构成情爱本质的二元探讨:前者重形而下之欲,后者主形而上之思,这种并置结构折射出唐代士人情感观念的复杂性。

"春心莫共花争发"的警语,实为反讽修辞的典范。诗人以否定句式表达肯定内涵,"莫共"的劝阻反而强化了春心萌动的必然性。尾句"一寸相思一寸灰"运用递进式比喻,将抽象情思具象为可量化的物质存在,而"灰"的意象既指燃烧后的残余,又暗含佛教"色即是空"的哲学观照。这种情感计量学的表达方式,使诗句产生惊人的张力:越是精确的量化,越凸显情感的不可测量性。

全诗的空间结构值得注意:从室外风雨雷的宏阔景象,渐次收束至室内器物,最终聚焦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种由外而内的空间移动,与情感由萌动到幻灭的心理过程形成同构关系。诗中"细雨""轻雷"等意象构成的听觉叙事,与"金蟾""玉虎"等视觉符号相互交织,共同构建出多感官的抒情场域。

李商隐通过这种高度象征化的写作策略,将个人情感体验升华为普遍的人类困境。诗中情思的萌发与幻灭,折射出晚唐文人面对时代变局的典型心态——在希望与幻灭间徘徊的精神困境,使这首诗超越了一般爱情诗的范畴,成为解读中晚唐士人精神史的重要文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