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45|回復: 0

如何看待施琅的历史功绩?何谈施琅"背郑降清"(图)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0-5-27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27349463697753.jpg

  }6 z" O% e' x. L
8 N7 i4 Q, K0 W/ N9 e
    正在南京参加两岸退役将军高尔夫球邀请赛的40多位两岸退役将军,5月25日下午茶叙的时候聊起了中国历史人物,纵使见解不同,也能认真聆听,“没有一人为了争论什么而吹胡子瞪眼。”
; n+ W) e  y7 h9 ?9 h/ F) q  O: j0 N, j4 {. B/ H% u
    聊的人物中,当然包括施琅。 " r' j* ]# F8 s
2 x: i3 v7 J5 H) |! K7 }; m
    因为施琅在大陆与台湾的联接点上占据着一个制高点。1683年6月,施琅将自己的4个儿子都派上战船,以激励士气,顺风攻占澎湖,打开了通往台湾岛的门户。然后施琅建议清王朝“颁赦招抚”郑氏,据守台湾的郑氏集团归降清朝,台湾岛和平纳入清王朝统一管理。其后,施琅又一再向清廷陈述台湾的重要性,康熙皇帝最终接受施琅的建议,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重绘版图,台湾进入新一轮开发建设时代。
# R5 l2 S7 q# x7 V( e% J
6 T, y: i; {$ x4 E! C    因为施琅在台湾广受争议。有人从道德层面指责他“背郑降清”、不仁不义。但我也在澎湖看到纪念他的施公祠、施公井,在台南听说有因他得名的将军乡。因为施琅统一台湾后,结束了两岸间多年的战争,台湾和东南沿海的人民都得以休养生息。福建和广东等地移民此时大量移入台湾,给台湾带来繁荣的农业文明景象。   
& v0 W, R) ~- o! B  B" W) Q9 m3 x
) N) H/ F0 C! k& l! E4 Q) S    也因为有些独派人士居然视施琅为“埋葬‘台独’的第一人”。但郑氏父子与“台独”何关?郑经本人发布的文告说得很明白:“我先王忘家为国,抗夷于方张之际……因退屯东宁,生聚教诲者十一余年,庶机勾践之图,无堕先王之志。”字字表明郑氏父子进行的是明清之争,而非“台独”之战。让郑氏父子独立于中国人之外,如果他们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 w' f( n' h: H& g

5 [0 M' Y! o+ n# l1 f    多年前到福建晋江,作为施琅的家乡,那里正在举办一个大型的纪念施琅的活动,主人热情邀请我们进入会场。令我惊讶的是,同去的台湾朋友反应激烈、拂袖而去,当时不明就里,后来才了解围绕施琅的种种纠结。就是在大陆,有些人对施琅也有不同看法,同为历史专业一个汉族一个满族的两位朋友,一个指责施琅“降清是汉奸”,一个称“施琅对中国多有贡献”,还是在场的历史老师有高度:“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历史功绩,无论汉族满族都不能高于中华民族。” ; N/ k6 A8 H" Y) J; |# L# }7 L
) d  S+ ]5 R+ o
    学习历史老师的高度,也学习两岸退役将军们的风度,看历史从大处着眼,无论争论什么都认真聆听,不“吹胡子瞪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