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79|回覆: 0

少年包青天在惠安住了三四年?可能隨父宦遊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5-27 15: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27562838884943.jpg

' X8 i3 ~4 k, ]( M2 {0 W0 A
6 l9 b, S  s$ @0 Z9 J+ w
包公祠包公雕像
- R4 A0 v; L$ B  X! l# ~
8 ], I! u6 G. F# T; w# g. D5 G

5 K" S' U6 H. a3 c    -包拯的父親在惠安當過縣令,惠安文史專家認為他很可能隨父宦遊
7 W: R8 Z2 _7 y0 V  b& K4 K, e. B0 N
    -安徽省三位研究包拯的專家基本認可這個判斷

, Y4 w5 O/ E2 U* C& d3 v
/ ~, p" U+ t$ O2 P    少年包青天可能在惠安生活過三四年?惠安縣政協文史委負責人張國琳遠赴包拯的故鄉安徽合肥市肥東縣考證,返回後第一時間與早報記者取得了聯繫。9 ]' }! t& x2 d" ?. w& o, W
2 V4 Y* u! G- ~
    研究包拯專家認同觀點   
% D; l0 Y. I  D) s. i4 N7 |/ r0 h1 Y  _. f9 n; M2 f; k: a3 W# K
    昨日,記者採訪了張國琳,讓我們來聽聽他的介紹:
$ u) B5 f5 P, O+ j) u4 G$ G/ ^, Z5 P! ^  D" W* ?! o
    我到包拯故里大約一周時間,剛回到惠安。在安徽期間,我帶着『包拯父親到惠安當過多年縣令』的有關史料,訪問了目前安徽省三位對包拯最有研究的專家,他們都基本認可『包拯少年時很可能隨父來過惠安生活多年』的判斷。
- e6 g2 s. m1 J' f% q* u# v6 X; j" D5 J" G  G- |! T( V5 {5 I
    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是,包拯的少年時期行蹤成謎,人們在研究中對這一點也感到了迷惑。
9 ~) a: p7 F' f$ K, n& f3 M- M
  J4 B: w) p0 X4 ]  e7 P    在安徽考證過程中,我了解到,從1973年出土的包公墓志銘中,也看不出包公的少年時代是在哪度過的。墓志銘是包拯的同年進士、同為樞密院副使的吳奎撰寫的,其中對於包拯29歲中進士之前的記載僅有『始於孝聞於閭……公幼則挺然若成人,不為狎戲,長彌岳韃偈亍薄* M% n( q+ o) @: m. @% s- n" _

' D8 P+ Q* ^# k; X) |; k    包拯的同鄉,清代李鴻章撰寫的【重修包孝肅祠記】中有一句『公固有祠在城外香花墩,相傳為公讀書處』,注釋是『合肥包公祠始建於包公死後4年(1066),原在城內,明代後期,遷至今所』,也沒有交代清楚。
+ ], ?& v7 f5 P; Q+ N& C8 q7 D# r) l  ~5 _: a- s2 h
    肥東縣研究包拯的專家王掊,也認為包拯很有可能到惠安生活過,但一點很可惜,就是沒有直接的證據。
, ?. r, b" j; b+ L7 e0 U/ ]/ U/ Z8 e2 d. B4 ?! X* I
    程如峰今年85歲了,是目前安徽最著名的研究包拯的專家,他參加過包拯墓的發掘工作全過程,出版【包公傳】、【解開包公墓之謎】兩本書,還打算出第三本。我去包公祠時,程老剛好不在,問裡面的人也不清楚,但提供了電話。我用手機與他聯繫,說要去拜訪他,他馬上說要過來找我,還約定不見不散。他沒見過【惠安縣誌】,我請他過目清・嘉慶版本【惠安縣誌】中關於包拯之父來惠安當縣令的記載,他很贊同我的判斷,認為少年包拯很可能隨父到惠安了,他打算將我提供的資料編入第三本介紹包拯的書中。
+ C# {# \2 [9 @8 a9 \( \! Z
& p( q( U! b" [    最後我和合肥市包拯研究會副秘書長戴健碰了面,他趕了二十多公里路來找我,並帶來了北京教授孔繁敏的【包拯年譜】,內文中對包拯少年時代的考證和記載也是隻言片語,不過,倒是有根據張岳的嘉靖【惠安縣誌】所載,記錄包拯的父親――包令儀在惠安當過縣令的信息。0 U/ e' ^' D7 C

, O1 z- R) j8 Z9 V% X# C' X    記者得悉,有關人士認為,張國琳在研究中發現包拯父親曾在惠安當過三四年縣令時,認為包拯很可能隨父親一同生活,這可能填補包拯研究的一項空白。
5 d1 y, @1 g) L# l/ k4 `% ]
2 r8 f3 P2 v# ]# x2 ]5 C    張國琳說,安徽研究包拯的人很少,包拯故居現無存,墓為重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