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98|回覆: 0

再讀【岳陽樓記】(圖)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3-25 09: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325345987282742.jpg
, @& w; ]5 w! a5 ?0 w7 y

9 Y+ c- y) ]( Z9 J: }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文學裡,有篇名文對我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那就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 ]$ W% _" w" q& ^, C3 ?

5 U' Q( K: c/ Y; V" O& g    初見它,是在初中課本上,當時就深愛它的文筆優美,但對它的深邃內涵無法領悟。開始體會到其中的深意,是在走上社會的這幾年裡。我所在的是一個國企行政崗位,工作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自己的失誤也不少,往往沮喪自責,那時【岳陽樓記】就成爲了我振作的精神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古代政治家博大胸懷的對照下,個人的一點不順實在是微不足道。
$ t, h4 R! [9 M3 k3 i' Y) {
; ^4 Z. `: c/ ^( P3 w& g    范仲淹是對中華民族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人物,名垂今古,童叟皆知。毛澤東說:『范仲淹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集諸葛、孔、孟而兼辦事(建功立業)、傳教(思想品行影響後世)之人。』范仲淹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評價,他的心憂天下,無疑是個重要因素。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剛正不阿、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千百年來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爲祖國的繁榮富強奔走呼號,殞身不恤。他的形象也一直被正直的知識分子視爲楷模。
+ K0 O5 D, g8 {+ Q- P
2 o- R; H% x( m3 U# r$ p    范仲淹自走入仕途,便心憂天下,但是,每次犯顏直諫,換來的都是貶謫。即使受盡屈辱,范仲淹也不改憂國憂民的初衷。他以救民疾、分國憂爲己任,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范仲淹憂民之所憂,樂民之所樂,因此受到了百姓的愛戴。他在饒州離任時,百姓感其德,萬民空巷相送;他從鄧州調任荊南府時,鄧州百姓遮道請留,朝廷特准他留任。後調往杭州,鄧州百姓在他創建的花洲書院建生祠祀之。及『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爲嘆息。』能如此受到百姓愛戴,真不多見!范仲淹的憂樂觀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民本精神,值得永遠發揚光大!
7 y5 N* W# W1 o8 f5 \9 q1 e
) d% S* t2 L! D; v" p' s! l    具體到現代企業,也需要這種民本精神,平時的管理中多爲員工考慮,讓每個員工都看到自己成長的希望。當員工出現困擾,感受到所在單位的關心和溫暖,那麼,他們必定會對企業充滿歸屬感、感恩之心,在企業面臨危機關頭,定會將企業『扛在肩上』。同時,企業也要對員工做到不離不棄。在這金融風暴席捲而來的關鍵時刻,儘量避免裁員。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企業雖然因裁員而壓力減少,但我可以肯定,那種『輕鬆』註定短暫,因爲,企業在拋棄了員工的同時,實際上也斷送了留守員工對企業的安全感、歸屬感和信任度。如果因裁員而導致整個企業人心浮躁、惶惶不安,那麼,這樣的裁員不但擺脫不了當下的困境,反而在爲企業的明天製造更爲可怕的危機。
1 D* v5 I  t" }% \$ O0 G3 y" h+ A5 i) i, \* Y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內涵,值得我們窮盡一生去體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