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7 ~9 i9 ~7 T' d4 [
6 i: G( H* g! p1 G$ B7 T 新版【紅樓夢】王熙鳳劇照 資料圖片
( m p) ]6 K- p( R8 L0 j
0 _ y7 \* z/ F! Q3 p8 W 阿鳳,即【紅樓夢】中的王熙鳳。脂硯齋評論此書時,往往親切地稱王熙鳳為阿鳳。如黛玉初入賈府,王熙鳳誇她美麗,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脂硯齋側批道:『這方是阿鳳言語。若一味浮詞套語,豈復為阿鳳哉!』
/ C; f7 J F5 E8 m6 _8 A2 y4 U, ?
) V& I9 ]9 X+ @5 C2 d1 ?) Z6 Z- O 阿鳳是個天不怕、地也不怕的人物,更不相信因果報應之說,因此,她弄起權來膽子極大。但她是個極聰明極穎悟的人,並非施用胡攪蠻纏的做法,相反,倒是講些理。一件小事,頗可證明她的透脫達觀,即不怪罪說書的女先生衝撞了她的名諱。
5 ~7 G" Q [9 W/ K! M2 n: M" y/ R9 {- j! P: I8 \, v
口說無憑,讀者諸君還是容在下引述幾句原著。賈府過元宵節,賈母要聽說書,說書的女先生開講【鳳求鸞】故事。女先生說,殘唐之時,做過兩朝宰輔的金陵鄉紳王忠有一位公子,名喚王熙鳳。請注意,女先生的王熙鳳雖然不是賈府的王熙鳳,那幾個漢字卻是一樣的。這可不得了。『王熙鳳』這幾個字賈母說得,王夫人也說得,凡是比阿鳳輩分高且權力大的人都說得,女先生之流卻說不得。『王熙鳳』三個字,對小門小戶的草民來說,那是忌諱。【廿二史諱略】云,隋煬帝名廣,凡『廣』皆以『長』、『大』替代。又如,唐高祖李淵的長子隱太子名建成,為避皇太子諱,武德五年建城縣改為高安縣。阿鳳雖無皇帝那樣的權力,在賈府卻也是個了不起的主兒,尊貴大名豈可人人渾說?+ B- w5 |1 J, O4 }
# ~* E2 p& j6 i; {' y' F) V 於是眾人聽了笑將起來。賈母也笑道:『這重了我們鳳丫頭了。』賈府的奴僕忙上去推女說書人,警告她『這是二奶奶的名字』。女先生忙笑着站起來道歉,說:『我們該死了,不知是奶奶的諱。』王熙鳳笑道:『怕什麼,你們只管說罷,重名重姓的多呢。』(據【紅樓夢】第五十四回)
" |6 e4 _) E: X. a% }4 V# M) s; U7 y
& X* i, u7 R/ ~ 不知別人怎樣,在下讀了這一段文字之後,對阿鳳素日的刁鑽有了些許寬宥,就像見到一個服刑的罪犯見義勇為一樣。阿鳳不追究女先生之錯的理由極其合乎情理。是啊,天下之大,重姓重名的人多着呢,你叫王熙鳳,別人就叫不得王熙鳳?如果和趙太爺似的,他姓了趙便不許窮困的阿Q姓趙,也太可笑了。( C6 {0 ]' }( ^$ K( L" g
- P# k, a6 }1 h# I' F 當然,還有極其重要的一條理由阿鳳沒有講出來,或者故意不講,即女先生根本不知道賈府的璉二奶奶叫王熙鳳。了解一件事情頂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社會對那件事毫無遮掩,毫無避諱。試想,賈府的下人不會左一個『璉二奶奶叫王熙鳳』,右一個『王熙鳳就是璉二奶奶』吧?人們都不提『璉二奶奶即王熙鳳』這個事實,女先生如何知道王熙鳳的名諱?設若賈府聘請女先生之時,把賈府的人物關係及其姓名講個一清二楚,即使女先生接觸的下人不講賈府的事情,她的心裏也就有了底。但賈府壓根沒那樣做,女先生不知道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賈府在金陵一帶雖有名氣,小門小戶則可能只聞其名,不諳其詳,對其發家史、輝煌史不太了解。不了解歷史,自然也就不曉得王熙鳳其人,不曉得,就可能毫無惡意說出那幾個字。如果抱怨,女先生之錯可能在於沒有弄清賈府的一些事。但在全社會不講、賈府不提的環境中,一個女先生豈可以洞察一切?一般說來,社會真真切切講述的事,人們了解是正常的,如果對不彰不宣的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怕只有間諜或是研究者才能做到。" W+ _. M5 J; e" ~/ ^
7 k2 c& y2 e0 T2 F 不過,看待阿鳳這件『大度』之事,也不可忘記一個重要情節―賈母不怪罪女先生。在賈府,賈母是一切,她老人家都不怪罪,阿鳳怎敢挑女先生的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