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O& K- z! O2 V9 q) ` 
   h5 c1 `/ v/ [) l( u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精細描繪的茶事,充分表明了我國茶文化發展日臻成熟,已成爲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中【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的一幕就頗爲精彩。 , M" a; o, i3 E* m. @3 o' _' [2 {3 i
 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沖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寶玉留神看他是怎麼行事。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0 E( \* s. B9 p1 q6 Z9 D" h
 % p' i# h7 i! i7 L8 K
 如此簡短的一段文字,卻蘊含了極爲豐富的茶事內涵,從習慣、茶品、茶具、用水、品飲等方面展現了清代茶事的精髓。
 + V- D( @% J0 D# y
 . U3 x/ y# @9 {; G/ e5 S    文中所指的『六安茶』屬不發酵的綠茶,產於安徽省六安霍山地區。明人屠隆【考餘事】中曾列出最爲當時人稱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陽羨茶』『六安茶』『龍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爲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著稱於世。曹雪芹寫【紅樓夢】其時,『六安茶』與西湖龍井茶同屬天下名茶,爲珍貴的貢茶。由此可知,自清一代『六安茶』是以貢品而受人們重視的,明清以來文獻中也多有提及。 , T% j  [6 R8 N+ k/ w. I" I
 
 ; X  a& ?; v: ~/ ^; q1 k! b- T3 u( Y    從賈母看到妙玉奉茶就直言『我不吃六安茶』可見,六安茶在賈府應是常吃之茶,但賈府的老祖宗賈母又爲何不喜飲這種名貴的『六安茶』呢?究其原因,六安茶香氣高長,滋味醇厚,且耐沖泡,但賈母爲養尊處優的貴夫人,飲食以清淡爲主,品茗淡薄量微,故不吃六安茶。而老君眉茶形細長如眉,銀毫顯露,寓意長壽,其味淡雅,正合賈母之意。所以,賈母並不是排斥六安茶,也不是六安茶不好,而是生活習性使然。 / W% [- W% m$ ~; s
 * g! E2 z$ D2 o9 x
 賈母吃茶,即便是妙玉特意奉上的好茶,亦只吃了半盞,可見賈母是懂得細細品茶的高人。而劉姥姥粗人一個,一口乾了老君眉,還說熬濃些才好,實在是不解老君眉之雅,如果妙玉給劉姥姥送上的是一杯六安茶,就『對路適銷』了。 7 ]% q3 x. t& k! |
 
 & e+ K: N$ E' X3 n1 W+ R    由此可見茶性各異,好茶是否好喝也因人而異,這本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有用心品味,我們才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杯好茶。
 + M9 y; d/ @) j( O/ n2 w$ e
 * k7 q, X4 X2 l; C  v# {    現代的六安茶以六安瓜片爲傑出代表。於穀雨前後取茶枝嫩梢上的第二片壯葉,葉片肉質醇厚,營養最佳,是我國綠茶中唯一不帶芽梗的片茶。六安瓜片從採摘到製作完成需三天三夜,堪稱綠茶中的『工夫茶』。產地以齊雲山蝙蝠洞周圍之茶葉品質爲最好,其外形順直勻整,葉邊背卷,不帶芽梗,形似瓜子,色澤寶綠,葉被白霜,明亮油潤。湯色清澈,香氣高長,滋味鮮醇回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