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1 T2 M. p! w5 c+ ^0 J
/ M& M9 ?" r( D J( ?' m 《千家诗》是一本流传久远,读者广泛的中国古典诗歌启蒙普及读本。今天,在几乎所有大小书肆坊间,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只是版本和出版者不尽相同。关于本书选编者,有说是南宋刘克庄的,也有说是南宋谢枋得的。因本书所选诗作,基本上都是唐宋名家名篇,宋末人选编合乎情理。明代人王相注释过本书作品,又加进少量明代诗作。我手头一本《千家诗》,署名是宋代谢枋得编。 & a7 t6 I: Z( E0 x
0 W/ ~4 F# `: G2 W E
《千家诗》书名上的千字,是个虚数,实际上这本书仅收入一百多家的诗歌,共二百多首。如果真的选一千家,那就没法普及了。以“千家”做噱头,效果非凡,这本薄薄的古诗选本至今畅销不衰,即为明证。 " L' _1 M9 D' @* n$ D% `
4 N9 m# |/ [$ d7 ]: q 应该说,书中选的多数作品,堪称佳作。少量作品水平不高,跟选家的观念、偏好与审美情趣有关。瑕不掩瑜,它确是一本中国古诗简明优良读本。
! ^: L% D: a* o- H
; x$ v- p" |5 k, c, l1 G0 e 唐宋是中国诗歌创作高峰期,本书选入唐宋作品百分之九十七,占绝对多数,实际上就是唐宋诗选本。本书只选五绝、五律和七绝、七律,均为短诗,易读好记,适合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故能广泛长期流传。所选作品题材多样,四时风光、山水田园、明志励人、赠友送别、思乡怀土、咏物题画、侍宴应制,无所不包,内容比较丰富。我注意到,《千家诗》里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情感的诗作非常之多。 ; k* S: Y u) F9 {/ ~/ F( t$ K
) t9 G$ J& K8 o8 r; d 写春之作,几乎充满本书。从新春、早春,到暮春、晚春;从惜春、赞春,到伤春、送春;从晓春、夜春,到雨春、晴春,各色咏春怀春之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江南春》、叶绍翁的《游小园不值》、苏轼的《春宵》、王安石的《春夜》、朱熹的《春日》、韩愈的《初春小雨》,都是诗歌爱好者脱口而出的咏春传世杰作。“千里莺啼绿映红”、“春宵一刻值千金”、“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到人间草木知”、“春色满园关不住”……等脍炙人口的名句,皆出于这些名家名作之中。 % v( d% y5 U. I u
5 g; }1 Y, y' {& a 写夏之作,书中有一些。范成大的《田家》,选自他的名作《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诗云:“昼出耘田夜渍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直接描述古代农村夏季男耕女织,孩童热爱并学习劳动的作品,表明了范成大的民本思想。范成大关心农民、了解农村,才写得出如此生动的农村实际生活之作。但那些脱离民众疾苦的文人,笔下的夏日只能是犯困、慵懒的难熬之时。“困人天气日初长”、“日长睡起无情思”这类诗句,除发泄个人在夏天的苦夏之情外,并无多少社会价值。
: V4 w7 |6 T$ {( t' \# d/ `
- ^& a2 U- V; r! e* \ 写秋之作,仅少于咏春之作,书中所选不少。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歌咏者颇多。颂秋之诗,在唐宋诗里数量巨大、佳作迭出。《千家诗》所选的,精品不多,平庸之作不少,反映了此书选家的局限性。杜甫的怀秋之作收入最多,将近十首,但佳构不多,名句亦微。陆游、李白有几首,其中李白《秋登宣城谢m北楼》为上品。“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是熟识的名句。陆游《秋思》中的名句“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是写秋的佳诗。而张继的《枫桥夜泊》,写深秋的寺庙,十分精当,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一直受到推崇。
. `! U: _ Z. E5 Z! a. j. ^( g" R# f' e9 {4 c5 B0 L) v0 {
写冬之作,书里也不少。苏轼的《冬景》、王淇的《梅》、卢梅坡的《雪梅》、林逋的《梅花》、韩愈的《自咏》,为上乘之作。冬季万物萧疏,独梅花傲雪绽开,故以冬梅比拟傲骨之诗极众。本书中也收入多首。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流传很广。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也长期得到好评。 ~# p4 d) K6 a7 ?7 E& ~! _( k0 D7 O
% \2 c+ Y6 Y1 v 在《千家诗》里,咏春诗多,好的也多。夏、秋、冬诗选得不精,是个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