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2 x N/ e* [9 U" D
4 L' ~, r3 g) B' I 学过《三字经》的都知道“融四岁,能让梨,”因为在家里排行老小,一家人吃梨时,孔融就知道拿小的吃。千百年来,孔融因让梨而博得美名。窃以为,以孔融之才智,他拿小梨,未必出于谦让,因为,梨小有小的好处,吃得快,换得也快。- ~4 @, Q0 B9 c( O5 _! w
9 s$ q1 `* X4 N$ b& \/ L. U0 f
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到了洛阳。时任司隶校尉的李膺名气很大,孔融很想拜见,到李家门前,传达室不让进,他也没带神童证书、更没有名片,遂对看门的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看门人只好让他进去。见到孔融,李膺问:“你这个小屁孩,怎么会和我处上了亲戚?”孔融眼睛滴溜溜一转说:“老李你真贵人多忘事,过去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你的祖先李聃为师,多少辈子的亲戚关系了,可谓世交。”李膺和在座的宾客吃惊不小,过了一会儿,太中大夫陈韪也来李家做客,得知孔融刚才说的话,信口说了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哪给对方辩友喘气机会,一句话就把陈大夫呛到了南极――“窃以为,老陈同志小时候一定很牛。”众皆笑倒,唯陈大夫恨不得找个高楼跳下去。
9 s: Q0 P; i0 e( T5 P4 e& B. Z/ A' {* E) C7 v
在魏晋这个水果摊上,孔融是一只非常优秀的梨――倘若不遇到曹操这把水果刀的话。曹操当时和袁绍两雄并立,孔融对这两只鸟都不大感冒,后来他发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对他没好脸色。孔融大概也看出了曹操这个软肋,就唱起了对台戏,比如曹操下禁酒令,孔融就强烈反对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尧不饮千盅,无以成其圣?如果说酒能乱世,那么纣王因色失国,现在为什么只禁酒,不禁欲呢?”这让老曹很没面子,考虑到当时正延揽人才,孔融是社会名人,影响太大,也奈何他不得,咽咽唾沫,忍了。
- ^! A. A' d* O' w2 K8 y: h6 I5 Y1 G8 ]! y* [2 Y9 q6 Y
曹操把袁绍拿下,他儿子曹丕纳袁绍漂亮的儿媳妇甄氏为妃,孔融看不下去,就对曹一哥说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以为孔融学问渊博,不知此话出于何典,就很虔诚地向他讨教。孔融双肩一耸,两手一摊:“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7 V7 u5 N* b% S6 w9 H" ]: U1 M( _, Y+ D( I% K V7 x& a, g, ~
我们知道,魏晋时代极力倡导以孝治天下,王祥卧冰、郭巨埋儿事迹上了各大网站头条。但孔融却与当局不合作,他认为,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比如“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怕要把他的祖宗孔圣人气得肝颤。$ {$ p* [$ R1 ?1 p& C o* b" H8 H
5 } R g! {+ B4 Y0 }
孔融那张破嘴像个跑马场,兔子急了都咬人,何况当时的江湖一哥曹操。曹操后来找个借口把孔融杀了。孔融被杀后,曹操派来的人到其家,孔融的两个孩子正在打游戏,一个九岁,一个八岁,面对带血的刀子,非常坦然,竟说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悲怆、镇静,让曹操大恐,斩草除根,一并杀之。: a1 v, U6 O) ~; l& v/ {
# U/ y) O0 ]' `$ y* r 和那个时代许多耍嘴皮的名士一样,孔融在生活上实在糟糕透顶,他在北海做官八年,愣是把那地儿整得民不聊生。袁绍的儿子袁谭攻打他所主持工作的北海,虽然“自春至夏,战士所余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但孔融却“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后,北海城陷,孔融抱头鼠窜,竟抛妻弃子,结果,妻儿皆为袁谭所俘虏。
$ o* q4 N4 r6 d4 ?( @1 q v7 W& P9 O+ y7 l( T7 p
一个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可以不顾的人,大概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了,孔融遭遇,正所谓现实版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