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话题: 情义

相关日志

分享 父母子女之间为何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热度 100 延章 2025-4-7 02:58
以下对话发生于视频话题『惊觉,我发现我根本就不爱我的孩子』的评论区,摘抄于下,以乡读者。 @辰溪快乐电竞: 我女儿6岁吃鸡翅,有一碗因为没吃晚饭我拿了一个吃。女儿看到了拿过去直接丢掉,说不给我吃。我眼泪一下就出来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我女。我生气不理她她问我为什么生气,我说你怎么想的宁愿丢掉都不愿给妈妈吃妈妈心好痛。她说妈妈你下次先问我好不好,你拿没问我让我觉得我的东西被拿走了很失落,以后我好吃的都给你。有时沟通真的很重要。 @延章: 你意思是,你认为你女儿的思想是正常的?你是她母亲哦,如果是陌生人,她的想法倒是正常的,但你为她付出了很多。 @辰溪快乐电竞: 那么如果你妈妈没告诉你,拿了你自己当下觉得重要的东西你会怎么样。 @延章: 当然是从她的角度去思考,她会不会有某种更重要的需求? 首先是信任母亲的行为,其次为之付出。 这就是义,母子情义,子女对父母有情无义,就会像评论区某些人,或你女儿那样,给自己的不义找借口,粉饰,但她确实是无义的。 @辰溪快乐电竞: 作为妈妈那一刻的失落和不可置信是真的,而且会自我怀疑这就是自己辛苦带大的孩子。只是我那时还是特别想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从那次聊之后有好吃的都会想到我。这只是我的经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虹: 小孩子要教的,言传身教,如果你做了,没用,再放弃。 @延章: 这个想法是符合实际的。 我们传统上儒家创建的家庭伦理父慈子孝,本质上是想让家庭成员之间更和谐的相处,生活更美满。 但是每个人的禀性各有差异,部分人天性上就无法做到父慈子孝,此时是不能强求的,否则会因为天性的差异而产生更严重的冲突。 另外,不管是什么天性的人,父母子女之间都要有一定的距离,这叫中庸,可以避免溺爱、狎昵。距离能产生美,而且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必须要有一定空间去隐匿自己的瑕疵。如果总是亲密无间,时间长了,相互之间就会因为经常见到对方的不良言行或形象,而相互厌恶。
个人分类: 隨筆| 301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父子、兄弟情义并非天生的,是需要用心培养
延章 2024-1-3 08:30
由于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影响,很多中国人以为,家庭伦理是天然存在的,像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情义也是必然存在的。 然而,从当今世界其他民族来看,从西化的现代中国社会来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情义并不是必然存在的。可能亲人之间的『情』,在子女未婚前,由于父母的养育恩情,能一直存在,但是,未必能转化成『义』。 情如果不能转化成义,就是有情无义,虽然比无情无义好些,但很容易就沦为无情无义。 所以,儒家文化几千年,终归要讲的就是恩情化义,育义养情。不管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还是夫妻婆媳,都需要按照礼法去做,依据『仁义忠智信』这人性的五常去规范自身。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禀性仁义的人总是占小数的,所以,绝大多数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是不存在情义的。 有人就会问,不存在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吗?我们为什么要这些情义?这些情义的作用是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家庭里的情义,存在与不存在,当然都是天道使然,但是为什么要维护要保存这些情义? 当然是为了能让家庭里的每个人,能让整个家庭都获得最佳最优的发展机会。 家庭是每个人降世之后,身处的第一个集体。人活在社会上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独立,除非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存。既然身处家庭里,就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利用集体资源去发展自身。 在儒家文化看来,要利用集体的资源,首先要维护集体,而维护集体的根本,就是『义』。家庭作为一个以夫妻之『情』组建并维系的集体,在子女降生之后,就会转化成为『亲情』,这个亲情就包括夫妻之情、父母子女之情、兄弟姐妹之情。 但这个亲情并非天生的,也并非必然存在的,一旦这个『情』消失了,家庭也就瓦解了。 所以维护家庭,就要培养亲情,要维护家庭的义,要保障『情』『义』的有效转化。 有了情义,家庭才能健康的发展,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协作才能得到保障。 喜欢单打独斗(自私独立)的人,是很难有大成就的。对社会所有奉献,自身成就大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 集体的力量永远比个人要强大,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协作,对于个人的发展与成就,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个学历达到博士的独生子女,其谋生能力,及生存条件,甚至远远不如只有小学毕业的两兄弟的共同发展。
个人分类: 隨筆| 1031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分享 情、义、利三者是什么关系?如何预防后代滑落到社会底层悲惨命运 ... ... ... ...
热度 79 延章 2023-11-25 22:25
情义利三者是什么关系? 情义,情有亲疏之分,义有厚薄之别。 有情则亲,有义则德,有德则利。 至亲之情在夫妻,其次父母子女,其远不过同事。 至厚之义在父母子女,其次在夫妻,其远无疆。 人先有情,才能生存,孤寡之人(像乞丐、五保户),往往没有具备生存的条件。 人要有义,才有生命力,厚德之人,能得到远近遐迩的人的辅助。 故而,有情可以生义,有义可以兴德,德重则人皆助之利之。 预防后代滑落到社会底层的悲惨命运 以上的人文义理,将以从小教导孩子,则能保障子孙后代的命运,其层次恒久立于人类命运的顶层,并始终从属人文群体,避免滑落入社会底层的悲惨命运。
个人分类: 隨筆| 1101 次阅读|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