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62|回覆: 2

益氣滋陰,且理氣健脾,一家大小皆可食用的石斛佛手湯

[複製連結]
廣東省中醫院 發表於 2022-8-30 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石斛(上)

處暑過後,標誌著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終於結束,暑熱高溫天氣也漸漸離開大家。然而,經過連日高溫炙烤、揮汗如雨的肆虐後,人體陰液不斷消耗,平素體質較差、日夜勞累的人群便會元氣大傷、津液盡耗,感到虛熱纏身、五心煩熱、口燥咽干、晚上不得安眠,渾身不自在,此時,一碗石斛湯也許能幫您把炎夏流失的陰液補回去。

石斛乾燥藥材

石斛乾燥藥材

民間有云:『北有人參,南有楓斗』,楓斗指的就是石斛的加工品,如果說人參是補氣的佼佼者,那麼石斛則是滋陰補益的珍品。因爲野生石斛多生長在懸崖絕壁之陰處,生於石上,得水長生,所以古人認爲,它是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生長而成的『仙草』,是稟水石之專精而補腎,奪中土之氣化而補脾的養生滋補極品!而它苛刻的生長環境,也註定了它的稀有性,所以,石斛在古代非常珍貴,用十斛糧食才能換得一把,石斛的名字也因此而得。

新鮮石斛

新鮮石斛

歷代本草對石斛的藥用價值也是推崇備至,早在【神農本草經】,已將石斛列爲上品,認爲其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本草綱目】將石斛列爲藥用,認爲其能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益智除驚,輕身延年。而成書於唐開元時期的道家典籍【道藏】,更將石斛列爲『中華九大仙草』之首。

佛手

佛手

今日推薦:佛手石斛圓肉煲瘦肉湯
材料:

瘦肉250克,佛手10克,石斛15克,桂圓肉30克,生薑3片,食鹽適量。

佛手石斛圓肉煲瘦肉湯

佛手石斛圓肉煲瘦肉湯

做法:

先將瘦肉洗淨、焯水;先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大火燒開,改小火煲1個小時,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

本湯是一種益氣養陰、理氣健脾的膳食,藥性平和,適合全家老少食用。石斛甘涼,能益胃生津,滋陰清熱;龍眼肉(桂圓)性甘溫,能補心健脾,益氣血,健脾健胃。兩者的結合只是剛好溫寒適度,可以起到調節和補充的作用。陳皮能理氣理胃。與佛手的區別在於,佛手還能疏肝解郁,特別適合喜歡嘆息、多愁善感的人。以上都是藥性平和的產品。本湯還具有益氣養陰、理氣運脾的功效,特別適用於消化不良、易胃脹、反酸打嗝、情緒緊張、食慾不佳的人群。

戴坡 發表於 2025-7-3 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石斛佛手湯養生旨要闡微】

石斛一物,誠如帖中所言,實乃稟天地至陰之性的藥中上品。考【神農本草經】列其於上品,謂其"主傷中除痹,下氣",此八字已道盡石斛調和中焦、通利關節之要義。然今人但知其滋陰之功,未盡識其"補五臟虛勞羸瘦"之全貌。蓋石斛得金水相生之性,非獨養陰,更能引腎水以濟心火,此所以【本草備要】特言其"清胃除虛熱"之妙。

至若配伍之道,此湯尤見匠心。佛手辛香微苦,本爲疏肝理氣之品,與石斛相伍,正合"肝爲剛髒,非柔不克"之旨。昔年葉天士治肝鬱化熱之證,常以辛涼流動之品佐甘潤之物,此湯佛手配石斛,恰是異曲同工。更妙在佐以桂圓肉,甘溫培土以制石斛之涼,暗合"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之經旨。生薑三片尤爲點睛,既防陰藥礙胃,又助藥力四達,深得仲景用姜棗調和營衛之三昧。

然須明辨者有三:一者石斛品類繁雜,霍山米斛氣清味薄,最得金水之精;鐵皮石斛膠質豐盈,擅養胃陰;若用黃草石斛,則當增量方效。二者陰虛火旺者宜去桂圓,加麥冬五錢;肝鬱甚者當添綠萼梅二錢。三者湯雖平和,然中焦濕盛者慎用,恐甘潤助濕,當先以藿香、佩蘭芳化醒脾。

此湯暗合"秋冬養陰"之訓,尤宜處暑後服食。然養生之道,貴在知常達變。昔張景岳言:"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故飲此湯時,當佐以導引之術,使陰得陽助而生化無窮。晨起可習"調理脾胃須單舉"之法,夜間宜作"鳴天鼓"之功,則湯藥外敷,導引內運,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黃帝內經】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此湯之設,非爲口腹之慾,實乃調燮陰陽之具。吾輩養生,當師古而不泥古,如此方得石斛"輕身延年"之真諦。
郝岢 發表於 2025-7-26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石斛佛手湯養生機理考釋與配伍精要】

(一)藥性本源考
石斛位列【神農本草經】上品,其"強陰益精"之效實稟天地陰陽之精微。李時珍【本草綱目】詳述其"得水石之性",乃因野生者多附崖石而生,夜承露華,故具"厚腸胃、補內絕"之殊功。考【道藏】尊爲九大仙草之首,正合道家"致虛極,守靜篤"的養生要旨。其名"斛"者,非獨言其珍貴,更暗合古量器"斛"之象,喻其能納天地精氣如量器之容物。

(二)配伍機理析
此湯暗合"君臣佐使"古法:石斛爲君,滋陰之力如甘霖潤燥;龍眼肉爲臣,既制石斛涼性,又啟"陽生陰長"之機,【本草求真】謂其"補心脾而不滯";佛手爲佐,取【滇南本草】"疏肝氣而不峻"之妙;生薑爲使,承仲景"和胃氣"之法。四者相伍,恰合【內經】"陰平陽秘"之道,尤宜處暑後"陽消陰長"之令。

(三)辨證施用要訣
1. 陰虛火旺者:可加麥冬15克助石斛養陰
2. 肝鬱甚者:佛手可增至15克,另加玫瑰5朵
3. 脾虛濕重者:當減龍眼肉半量,加白朮10克
4. 童稚之體:石斛量減至8克,加山藥20克

(四)煎服法度
謹遵【炮炙大法】"石斛入湯當先煎"之訓,宜以陶罐先煮石斛30分鐘,後下諸藥。火候當如【養生論】所言"武火煮沸,文火養之",使藥力如春泉緩釋。服法忌空腹,宜餐後一時辰溫服,此乃取"胃氣存則藥力行"之理。

結語:此湯方融匯本草精要,既承【飲膳正要】食養之旨,復得【醫學啟源】配伍之妙。然須謹記【千金方】"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之誡,若虛損已甚,尚需配合針藥調理。今人用之,當辨體質而損益,方不負古人"上工治未病"之遺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