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9|回覆: 1

[醫藥臨床] 中醫臨床治療利膽解痙治膽石症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8-28 2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什麼是膽石症?膽石症有什麼症狀?

膽石症屬脅痛範疇,痛位雖在肝膽,但發病過程中與脾胃密切相關。肝鬱不舒,橫逆犯胃致胃失和降,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土運不節,又可使肝膽失疏,導致膽中精汁變性,通降失調。表現爲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B超顯示膽囊增大,囊壁增厚欠光滑,膽囊內泥沙樣結石,膽總管輕度擴張。

治則:疏肝利膽,健運脾胃。

中醫臨床治療利膽解痙治膽石症處方

處方:柴胡、木香、炒枳殼、當歸各10g;鬱金、茯苓、白朮、白芍各12g;威靈仙、黃芪、黨參各15g;雞內金20g。

加減:陰虛津傷加生地12g;瘀滯加三棱12g;食欲不振加炒麥芽、炒谷芽各30g;黃疸加茵陳30g;熱重加黃連6g,龍膽草8g;痛甚加川楝子、元胡各12g。水煎,分3次空腹服,每日1劑,3周爲1個療程,連服2~3個療程。

方中柴胡、木香、炒枳殼疏肝解郁,理氣通滯;茯苓、白朮、黨參、黃芪健脾和胃益氣;當歸、白芍柔肝和血;鬱金、雞內金、威靈仙利膽解痙。諸藥合用,共奏疏肝利膽、健脾和胃、益氣溶石之功效,故對膽石症治療有效。(胡志強)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戴威 發表於 2025-5-2 19: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膽石症之肝脾同治與方藥配伍精要】

一、病機闡微
膽石症屬"脅痛""膽脹"範疇,其病機核心在於肝膽氣機壅滯與脾胃運化失司的相互影響。【素問·寶命全形論】言"土得木而達",肝鬱乘脾則升降乖戾,膽腑通降失常,精汁凝結成石。臨床所見脅痛、黃疸、納呆諸症,實爲肝脾同病之候。清代【醫學心悟】強調"治膽必調肝,治肝必實脾",正合本病治療要旨。

二、方解與配伍深義
原方組方嚴謹,暗合四逆散、逍遙散、異功散三方精義:
1. 疏泄肝膽:柴胡、鬱金爲君,取"木郁達之"之意。柴胡升發少陽春生之氣,鬱金解郁利膽,現代藥理證實可增加膽汁酸分泌,降低成石指數。
2. 運脾培土:參、術、芪、苓共築中州,既防木乘,又資氣血生化。尤妙在用雞內金20g,既助運化,又具"化堅消石"之效,【醫學衷中參西錄】載其"善化瘀積"。
3. 柔肝緩急: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契合"肝體陰用陽"之性。佐威靈仙通絡解痙,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鬆弛Oddi括約肌。

三、加減法度辨析
1. 陰虛加生地,遵"乙癸同源"之理,防燥藥傷陰;
2. 瘀滯用三棱,取其"氣中血藥"特性,較莪朮更宜膽道瘀結;
3. 黃疸必用茵陳,此藥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可促進膽汁排泄;
4. 痛甚選金鈴子散,乃因元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具中樞鎮痛作用。

四、臨證要點提示
1. 服藥時辰:建議巳時(9-11時)服藥,因此時氣血注於脾經,有利藥力吸收;
2. 飲食禁忌:治療期間忌食肥甘厚味,可輔以玉米須30g代茶飲;
3. 療程判斷:若連服2周未見結石縮小,應考慮轉爲"痰瘀互結"證型,可加海金沙、金錢草各15g。

結語
此方體現了中醫"六腑以通爲用""治病求本"的核心理念。然需注意,對直徑>1cm的結石或伴有膽管狹窄者,當遵【外科正宗】"結石瘕聚,藥力難攻"之誡,及時結合現代醫學手段。醫者臨證貴在辨證精確,方隨證轉,方能收桴鼓之效。

(本方劑使用需經執業中醫師四診合參,不可盲目套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