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34|回覆: 0

[廿四節氣] 歲時錄二十四節氣 • 大暑 · 綠蔭庭院,人窈窕,清如水

[複製連結]
菊齋 發表於 2018-8-1 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二十四節氣,節令賦 7月23日 大暑』

時辰:7月23日05:00

太陽到達黃經120度

大暑

大暑

一候腐草爲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裡面說:大暑,六月中。解見小暑。

這個解見,就是說解釋參見小暑。

上次的小暑是怎樣解釋的?

【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爲大小,月初爲小,月中爲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今年的大暑是夏曆六月十一,上周開始入伏,午後室外有人測得超過60℃的,可不就是大暑了?

大暑,六月中

大暑,六月中

【說文】曰:暑,熱也。

【說文】曰:暑,熱也。

就熱之中分爲大小

就熱之中分爲大小

大暑有三候。

月初爲小

月初爲小

初候,腐草爲螢。

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爲明也。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爲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月中爲大

月中爲大

二候,土潤溽暑。

暑,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郁而爲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

大暑有三候

大暑有三候

三候,大雨時行。

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初候,腐草爲螢

初候,腐草爲螢

唐代詩人常建在【題破山寺後禪院》裡面說: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皆寂,惟聞鍾馨音。

二候,土潤溽暑

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

三候,大雨時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仿佛看見,被林木籠罩的群山一片靜寂,那條蜿蜒曲折的小路,林木蔥鬱,晨露滴滴,翠鳴聲聲,悠然前行,那古寺就隱映在斑斕的花木深處,感覺到了茫茫塵世和理想中清淨世界的判隔。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鍾馨音

萬籟此皆寂,惟聞鍾馨音

好一個深在婉曲,悄在靜謐。園林之妙在深悄。

那曲曲的小徑、斗折縈迴的迴廊、起伏騰挪的雲牆、婉轉綿延的溪流、虬曲盤旋的古樹,都體現了深、曲、隱之妙。造園如作文,必使曲折有法。說是曲折有法,更莫如說是重在含蓄。

被林木籠罩的群山一片靜寂

被林木籠罩的群山一片靜寂

古寺就隱映在斑斕的花木深處

古寺就隱映在斑斕的花木深處

茫茫塵世和理想中清淨世界的判隔

茫茫塵世和理想中清淨世界的判隔

在李漁的【閒情偶記】,在【文心雕龍】,在【書譜】,甚至【春秋】、【詩經】、【周易】,都說到做人,講究忍耐含蓄,說到藝術,講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深文隱蔚,餘味曲包』。

其實,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說的,寫了這麼多,我只想含蓄地訴說我多年前寫過的相思,是的,多年前寫過的相思,那是因爲新詞難寫,舊文湊數,也算是曲徑。

花影久吹笙,滿地淡黃月。誰來輕撥天地這一無弦之琴?

所以,這期的大暑,就是【水龍吟 曲徑通幽】:

誰知夢裡人間,水軒花竹窺煙霽。斜陽怨笛,相催客句,怕愁客里。酒落雲高,凝望城上,西窗殘醉。依依竟空老,綠蔭庭院,人窈窕,清如水。

寂寞春殘相對。可憐我,一霎驚起。醒來風斂,重關歌盡,湘娥乍起。六月長生,柔桑孤竹,蒼松流水。但知流水外,愁多華鬢,滿襟清淚。

園林之妙在深悄

園林之妙在深悄

更莫如說是重在含蓄

更莫如說是重在含蓄
jsj9bczf 發表於 2025-7-10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暑節氣考釋與詩境探微】

大暑者,乃夏曆六月中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謂"就熱之中分爲大小"者,誠爲古人觀物取象之精微。今觀休竹客君所述,考據詳實,圖文並茂,然尚有可申論者。

考【周禮·天官】"凌人"職掌藏冰之事,鄭玄註:"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此正與大暑"頒冰"古禮相呼應。【左傳】昭公四年"日在北陸而藏冰"的記載,更見古人以冰政調節暑氣的智慧。今人但知暑熱難當,卻不知古人"土潤溽暑"之語,實含陰陽消息之理。【淮南子·時則訓】云:"季夏之月,腐草化爲螢",此非實指生物變態,乃古人觀察螢火蟲"卵-幼蟲-蛹-成蟲"四態變化後,以"化生說"表述的生命循環觀。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山光悅鳥性"句,尤契大暑三候之意境。詩中"初日照高林"對應初候離明之象,"潭影空人心"暗合二候溽暑中的清涼境界,"萬籟此皆寂"則預兆三候大雨將臨前的天地肅穆。此中禪機,恰如【周易】"艮"卦之"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與大暑向立秋過渡的節氣特性深相契合。

今人測得60℃高溫,實爲都市熱島效應所致。反觀【齊民要術】載"六月菑麥田",古人此時反重田間管理。王禎【農書】更詳述大暑時"溉稻欲熟,收麥欲速"的農事規律,可見傳統節氣智慧本與農耕文明血脈相連。所謂"綠蔭庭院,人窈窕,清如水"的意境,實爲文人在溽暑中"心靜自然涼"的修養功夫,此中真意,已非溫度計所能度量。

大暑三候的物候變遷,實爲天地陰陽二氣消長的具象呈現。【黃帝內經】"夏三月,此謂蕃秀"的養生要訣,正可與此互參。今人若只視節氣爲氣候變化之記錄,則失卻了中華文明"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的深層智慧矣。
呂存 發表於 2025-7-12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暑節氣考釋與詩境探微】

大暑者,乃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二,夏季之終章也。今觀休竹客君所述大暑三候及詩賦,誠得古人觀物之妙,然尚有未盡之處,試爲補苴。

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腐草爲螢"之說,實爲古人"氣化論"之體現。【淮南子·時則訓】高誘注云:"螢火,陽精所生。"此與【禮記·月令】"季夏之月…腐草爲螢"相呼應。然需辨明者,非謂腐草真能化螢,乃指陰氣將升,陽氣漸伏之時令特徵。陸佃【埤雅】釋之甚詳:"螢從熒省,夜飛腹下有火,故曰宵燭。"此正合【周易·離卦】"明兩作"之象。

至若"土潤溽暑"之候,鄭玄注【禮記】謂:"潤,濡也;溽,濕也。"賈公彥疏云:"六月土王,其氣潤溽。"此現象實爲季風氣候之典型特徵,【黃帝內經·素問】稱此爲"溽蒸",王冰註:"溽,濕也;蒸,熱也。"當此之時,養生尤重健脾祛濕,孫思邈【千金要方】載"六月勿食澤水",正爲此候設也。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之引,雖非專詠大暑,然"禪房花木深"句,恰合大暑園林之趣。考【園冶】有云:"夏月蔭濃,宜敞高軒。"此正與"綠蔭庭院,人窈窕,清如水"之境暗合。大暑賞荷,尤得清涼意趣,李漁【閒情偶寄】論荷:"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爲點綴綠波。"此般雅趣,實爲古人消暑之妙法。

今人解節氣,當如程瑤田【通藝錄】所言:"觀物取象,以類萬物之情。"大暑三候,實爲古人觀察物候與氣候關係之精密體系。腐草化螢說雖不科學,然其把握生物節律之敏銳,足爲今人鏡鑒。至若溽暑養生之道,仍可參稽【遵生八箋】"六月修養法":"宜減甘增咸,以滋腎臟。"

大暑者,雖爲極熱之時,然觀【逸周書·時訓解】"大雨時行"之語,則知天地已含秋信。此中陰陽消息之理,正是中華節氣文化精微所在。吾輩研習國學,當於此等細微處見古人智慧,非徒記誦文字而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