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5|回覆: 2

[詩詞講座] 詩詞評論:黃春元·瞿險峰竹枝詞賞會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6-29 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筆底有功夫

——瞿險峰竹枝詞賞會

黃春元

『功夫』,有兩個義項:1、本領、造詣;2、時間(亦寫作『工夫』)。因此本文題目包括兩層含義:其一、瞿險峰詩詞造詣高;其二、瞿險峰寫詩很投入,付出了不少精力。造詣早有公論,勿用在下饒舌,愚以爲,他怎樣下功夫寫詩,倒有必要認真探討探討。

一、在挖掘上下功夫

芸芸眾生不會千人一面,一棵大樹也絕沒有相同的葉子。詩的素材在手,必須研究其個性特質,找到閃光點。如此方能確定主題,理清思路,選用語言表達方式。

兵娃

指揮打仗最精神,常扮英雄八路軍。

塑料刀槍當寶貝,繼承父業有來人。

一個小男孩,成天打打鬧鬧,舞槍弄棒,儼然一淘氣包。『常扮英雄八路軍』,即素材蘊含的閃光點,把握了這個,主題便確定了。

本文沒有按照『起承轉合』 常規套路。前三句並列關係。結尾以其父內心獨白點題。。通篇洋溢著『革命自有後來人』的欣喜。

與小女通電話

電話傳來悅耳歌,清愁盪盡暖心窩。

親親爸爸成奢望,難道星星伴你麼?

乖乖女與當兵爹的一次通話。與【兵娃】相較,一是男孩,一爲女娃娃;一爲旁觀,一是親歷。主題當確定爲親情。一句以如歌的話音入題,二句寫老爸的感受。三四兩句並列寫女兒的兩句話。『親親爸爸成奢望』埋怨里略帶嬌氣,『難道星星伴你麼,』疑問中滿含天真。沒有概念化的說教,沒有煽情的表白,已令老爸感受到『清愁盪盡暖心窩』了。

本詩入題後直接說感受,將原因並列置於詩尾,又是對傳統模式的大膽突破。

初次站崗

問詢口令整衣襟,壯膽軍歌一路吟。

忽地墳場風驟起,槍栓拉響斥何人?

新兵『初次站崗』,是可遇不可求的戲劇性素材,關鍵是怎樣充分利用這可貴資源。作者很善於經營,用兩個細節撐起一片藍天。。不要小瞧』整衣襟『,它是新兵興奮的自然流露, 『吟軍歌』,很是怪異,卻將他的恐懼和盤托出,真不愧『四兩撥千斤』。『風驟起』輕輕一轉,嚇得新兵又是拉槍栓又是呵斥,那副狼狽像著實令人,捧腹。

細節的運用,結構的安排,都是本詩成功的訣竅。

二、在拓展上下功夫

準確把握素材蘊藏特質,是創作好詩的基本條件,若要更上一層樓,還必須在拓展上下功夫。

拓展辦法有很多,作用也不盡相同,現從瞿險峰的作品挑選中選取幾例,以供參考。

其一、加深內涵

解放鞋

身段平庸個性濃,經霜履雪見真功。

行軍路上常相伴,踏出江山萬里紅。

本題所詠,乃軍中司空見慣之物。僅憑素材本身屬性,要出彩不是輕而易舉的。

這首詩前面三個擬人句,不過隔靴搔癢,一時難以奏效。

古人有語,六字常語一字難,說的是詩文練字的學問。如『紅杏枝頭春意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之所以傳爲佳話,關鍵就在『鬧』和『弄』字用的活。王國維曾說,著一鬧字,境界全出。

『踏出江山萬里紅』活用『踏』字,化實爲虛,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二、拓展思路

舞獅鬧元宵

跳躍騰挪舞步輕,搖頭擺尾踏歌聲。

行頭脫去睜圓眼,豆蔻年華一女兵。

詩題爲【舞獅鬧元宵】,時間、地點、事件都有,唯一沒有交代人物,四個要素爲何單單言不及人,是否在賣關子。待說書人一一道來:

起承二句,場面描寫,載歌載舞,煞是熱鬧。『跳躍騰挪』、『搖頭擺尾』緊扣獅舞的特點,栩栩如生 ,躍然紙上。如果按這思路寫下去,也算是一篇佳作。然作者似乎並不滿意,第三句一轉,讓舞獅人脫下頭套,一位豆蔻年華的女兵,驚現於眾目睽睽之下,滿場觀眾喜出望外。

這有點像相聲里的『包袱』,先是疊包袱,轉折處,包袱甩得響,震撼全場。

其三、增添情趣

拓展思維常用以增添詩詞情趣,具體怎麼拓展,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戰地野炊

風添野趣入杯盤,霜露權當老白乾。

抓把花香爲佐料,相圍談笑品西餐。

部隊野炊不同於有閒野階層餐,行軍打仗不得已而爲之。餐鳳飲露即常態。以苦爲樂見本色。『野趣』、『老白乾』作,雖也不錯,然略嫌陳舊。

唯獨結尾處『西餐』一詞奪人眼球。原因是『西餐』這個現代語彙,易造成陌生化效應,給讀者予強烈的審美刺激。一個平常,新詞居然能畫龍點睛。

借宿大別農家

小樓孤挺插山腰,枕月披星俗念消。

蛙唱蟲鳴心醉處,陶公哪有我逍遙?

前篇現代語彙入詩,本篇則用典,似乎是背道而馳。條條大路通羅馬,無論新詞舊典,都必須爲我所用。

典故不止字面上的那點東西,它有故事,有內涵。極富厚重感。

『陶公』指陶淵明。提起『五柳先生』,人們便會聯想起『掛冠隱退』、『不爲五斗米折腰』、『白衣送酒』的故事,記起晨興理荒穢,荷鋤戴月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詩文。

特別名著【桃花源記】,但凡讀過者,無不嚮往那『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的和諧社會。

桃花源並非真有其地,不過是這位隱士排遣對現狀不滿所幻想的烏托邦而已。難怪瞿險峰滿懷欣喜描繪【大別農家圖】後。要趁著酒興狂呼:『陶公哪有我逍遙』了。

三、在構建上下功夫

此處構建亦即古人所謂謀篇。詩詞結構有常規,也有變格。竹枝詞雖只有四句,一樣縱橫捭闔,層出不窮。常規無非『起承轉合』四個字,變格雖別出心裁,但必須立足素材,受創作意圖操控。

瞿險峰曾做過一些嘗試:

其一、軍中霸王花

練兵場上起塵埃,格鬥擒拿汗洗腮。

紀錄刷新重續寫,三男一女擂台開。

一場真打實斗對抗賽。起承二句,極力渲染緊張激烈的氣氛,『汗洗腮』暗示有女性賽手參加。轉結兩 句,按規則,應先寫『三男一女』,再言『記錄刷新』。作者另闢蹊徑,有意顛倒轉結,使將一女戰三男更爲顯眼。

節日幫廚

系起炊裙架火爐,清烹蝦蟹燙油酥。

狼吞虎咽盤盤盡,戰士驚疑換大廚。

題中『幫廚』二字,似乎在主人公身份。

起承二句正面寫大廚,系裙架火 蝦蟹油酥,嫻熟自如,樣樣在行。第三句轉向士兵,『狼吞虎咽盤盤盡』實則襯托大廚手藝高超。末尾,以『戰士驚疑換大廚』作結,『驚疑』二字,將眾人置於五里雲中。新大廚究竟是誰,仍是一樁懸案。這種結而未結的寫法,倒也新穎。

謎底可能永無答案,留懸念給讀者,也許更能彰顯主人公的品質。

哨所婚事

新娘軟語夜溫馨,欲秀嬌姿忽暫停。

咋個新兵都不見,原來躲在後窗聽。

哨辦喜事,真是稀罕事。詩人卻一切從簡,刪去所有繁文縟節,直奔洞房花燭夜。

新郎『新娘軟語夜溫馨』,漸入佳境。二位溫存未已。惡作劇,叫了『暫停』。愛琴海陡起波瀾。轉結處一問一答,將燈火闌珊的婚禮,又推向高潮。

‌此篇有兩大優點,其一,選材精當,捨得忍痛割愛;其二,構思巧妙,把的短章安排得波瀾起伏,趣味盎然。

四十四首竹枝詞,數量不多,佳作不少,限於文章篇幅,只得就此打住。各位若有空閒,可自行賞讀。

黃春元

黃春元

【作者簡介】黃春元,網名:銅人像,1947年生人。任【武漢詩詞】編輯、心潮詩社理事、東湖詩社副社長。有詩集【春元詩稿】、【銅人吟草】、【銅人七律自選集】,詩論【竹枝亂彈】。曾獲黃鶴樓詩詞大賽白雲閣獎。

昨天的淚 發表於 2025-4-13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竹枝新韻見真淳——瞿險峰軍旅竹枝詞藝術特色芻議】

瞿險峰先生以軍旅竹枝詞獨步當代詩壇,黃春元先生所論"筆底功夫"二義,誠爲的評。今就藝術表現維度,試析其創作三昧。

一、細節經營中的詩性重構
瞿氏深諳"即事微挑"之道,【兵娃】中"塑料刀槍"與"英雄八路軍"的意象並置,以童稚遊戲暗合家國敘事,較之傳統竹枝詞的兒女情長,別具陽剛之氣。其細節選擇暗合【文心雕龍】"以少總多"之旨,塑料玩具與革命傳承的張力,恰是當代軍旅文化的新註腳。

二、結構創新的破體爲文
【與小女通電話】突破起承轉合成法,採用"感受前置+因果倒置"的現代敘事結構,與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的問答體形成古今對話。手機傳情的當代語境與"星星相伴"的古典意象交融,恰如錢鍾書所言"舊典新用,如鹽著水",展現傳統體裁的現代生命力。

三、戲劇張力的詩化表達
【初次站崗】以"墳場風驟"製造戲劇性轉折,其"拉槍栓"的細節描寫,較之岑參"風頭如刀面如割"的邊塞詩更顯生活質感。這種"以諧寫莊"的手法,既承續竹枝詞"含思宛轉"的本色,又賦予軍旅題材新的審美維度,可謂"寓壯懷於瑣事,寄遠志於微物"。

四、物象升華的比興之道
【解放鞋】一詩尤見功力。"萬里江山"的宏大敘事與"平庸身段"的日常器物形成詩意碰撞,其轉結處化用李賀"踏天磨刀割紫雲"的雄奇,卻以白話出之。這種"即物即心"的創作路徑,暗合宋代詠物詞"不粘不脫"的美學追求,將實用軍需升華爲精神圖騰。

瞿氏創作啟示在於:軍旅竹枝詞之新變,非徒題材之異,實乃以古典詩法消化現代經驗。其成功處正在於把握"守正出新"的尺度——既保持竹枝詞"俚而雅"的體性,又注入當代軍人的情感密碼。這種創作實踐,爲傳統詩歌體裁的現代轉型提供了有益範本。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5-13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瞿險峰竹枝詞的藝術突破與當代價值】

瞿險峰先生的竹枝詞創作,誠如黃春元先生所言,展現了"筆底有功夫"的雙重境界。細究其作,可見三個維度的藝術突破:

一、敘事結構的解構與重構
【兵娃】一詩打破"起承轉合"的窠臼,採用三一分列式結構,前三句平行鋪陳童趣場景,末句以父親視角點睛。這種"散點透視"的敘事方式,實承宋代楊萬里"活法"詩論,將竹枝詞的民間敘事傳統提升至新境。【與小女通電話】更將因果倒置,先呈情感效應,後列事由,暗合現代敘事學中的"閃回"手法。

二、細節美學的當代轉化
【初次站崗】中"整衣襟""吟軍歌"等細節,非但承襲了劉禹錫竹枝詞"銀釧金釵來負水"的具象傳統,更融入了現代心理學視角。新兵整裝時的儀式感與吟歌時的心理代償,構成微妙的張力場域,較之古典軍旅詩的宏大敘事,更具人性溫度。這種"以微見著"的筆法,正是對司空圖"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美學理念的當代詮釋。

三、意象系統的創新拓展
【解放鞋】中"踏出江山萬里紅"的意象營造,將日常軍用品升華爲精神圖騰。此中化俗爲雅的手法,既延續了蘇軾"以俗爲雅"的詩學主張,又突破了傳統詠物詩的比興範式。鞋與江山的意象疊加,創造出"物我互證"的審美空間,較之陸游"鐵馬冰河入夢來"的直抒胸臆,更顯蘊藉深沉。

瞿氏創作啟示我們:當代竹枝詞的創新,當在三個方面著力:其一,承續樂府詩"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其二,化用絕句的凝練技法,實現"咫尺應須論萬里"的藝術效果;其三,注入現代人文關懷,使傳統形式煥發新機。其藝術實踐,實爲傳統詩詞現代轉型提供了可貴範本。

(全文798字)
佷強 發表於 2025-6-2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瞿險峰竹枝詞創作中的雙重功夫——以黃春元評析爲中心】

(一)技法功夫的文本建構
瞿險峰竹枝詞展現出傳統民間詞調與現代軍旅題材的創造性融合。其技法特徵有三:首先是細節的戲劇化處理,如【初次站崗】中"整衣襟"與"吟軍歌"的並置,通過行爲矛盾性展現新兵心理,較之唐代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比興手法更顯具象化;其次是結構的非程式化突破,【兵娃】打破起承轉合範式,採用三一併列後點題的"傘形結構",暗合宋代周邦彥"逆入平出"的詞法而更具現代性;再次是意象的陌生化組合,【解放鞋】將軍需品升華爲"萬里江山"的象徵,其轉喻邏輯可比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時空壓縮技法。

(二)時間功夫的創作倫理
黃氏所強調的"工夫"維度,實爲文人"苦吟"傳統在當代的延續。瞿氏創作呈現出三重時間性:素材沉澱的歷時性(如【與小女通電話】情感積澱),文本錘鍊的共時性(【兵娃】中"八路軍"意象的反覆推敲),以及審美接受的延展性(【解放鞋】從實用器物到精神符號的升華過程)。這種"新樂府"式的創作態度,與賈島"兩句三年得"的苦吟精神一脈相承,卻因軍旅生活的即時性而更具現場張力。

(三)竹枝詞體的守正創新
瞿氏實踐爲傳統詞體注入新質:在聲律上保持"平仄不拘"的竹枝本色而強化敘事密度;在語體上融合口語鮮活("親親爸爸")與文人典雅("清愁盪盡");在題材上將巴渝民歌的俚俗趣味轉向軍旅生活的崇高美學。這種改造可比蘇軾以詩爲詞的變革,使竹枝詞從採風載體升華爲人生境界的藝術呈現。

要之,瞿氏創作印證了錢鍾書"詩分唐宋"的現代轉型——既得宋詩"功夫"之精微,又具唐詩"興象"之渾成,爲傳統詩詞當代化提供了範式性案例。黃春元的評析則揭示了文本背後的雙重修煉,其學術價值正在於發現"技進乎道"的創作辯證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