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27|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書法之氣!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16 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們對歷代碑帖審美時都會產生不同的氣的審美感受,他們的作品,或生氣勃勃,或氣韻十足,或有書卷氣,或有大丈夫氣等。比如王羲之書真元之氣瀰漫,不同法帖的氣息又有所不同,下面我們盤點下那些一看就來氣的經典書法作品!

1、【蘭亭序】有書卷氣、英才氣;

【蘭亭序】有書卷氣、英才氣;

【蘭亭序】有書卷氣、英才氣;

2、顏真卿書有大丈夫氣!

【祭侄文稿】有悲憤、鬱勃之氣!

而【爭座位稿】則有凜然之氣!

顏真卿書有大丈夫氣!

顏真卿書有大丈夫氣!

【祭侄文稿】有悲憤、鬱勃之氣!

【祭侄文稿】有悲憤、鬱勃之氣!

3、米芾書法【珊瑚貼】,

有爽氣、豪氣、俊傑之氣!

米芾書法【珊瑚貼】,

米芾書法【珊瑚貼】,

4、董其昌書法有清癯之氣!

董其昌書法有清癯之氣!

董其昌書法有清癯之氣!

5、趙孟頫行草書【宗陽宮帖】、

鮮于樞書法有儒雅氣,也有些少婦氣!

趙孟頫行草書【宗陽宮帖】、

趙孟頫行草書【宗陽宮帖】、

鮮于樞書法有儒雅氣

鮮于樞書法有儒雅氣

6、宋徽宗瘦金書有閨閣才女之氣

宋徽宗瘦金書有閨閣才女之氣

宋徽宗瘦金書有閨閣才女之氣

7、【張遷碑】【禮器碑】有廟堂氣!

【張遷碑】

【張遷碑】

【禮器碑】有廟堂氣

【禮器碑】有廟堂氣

8、【石門頌】、【楊淮表記】有山野氣!

【石門頌】

【石門頌】

【楊淮表記】

【楊淮表記】

9、【始平公】、【楊大眼】有金石氣!

【始平公】

【始平公】

【楊大眼】有金石氣

【楊大眼】有金石氣

10、王文治書法有粉黛氣!

王文治書法有粉黛氣!

王文治書法有粉黛氣!

11、弘一法師書法有清靜之氣!

弘一法師書法有清靜之氣!

弘一法師書法有清靜之氣!

12、林散之書法有仙風道骨氣!

林散之書法有仙風道骨氣!

林散之書法有仙風道骨氣!

然後,看看自己寫的字,

是會來氣呢?還是讓你生氣?

帥先帙式君 發表於 2025-6-16 14:54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道氣韻之美學譜系】

帖主所論"書法之氣",實乃抉發中國藝術精神之核心命題。昔謝赫【古畫品錄】標舉"氣韻生動"爲六法之首,而書道一脈,自漢魏以降,尤重氣格之養成。今試以經學"理氣論"爲綱,參酌歷代書論,析解諸家氣韻之殊相。

一、元氣論與書道本源
王右軍【蘭亭序】"書卷英才之氣",實乃魏晉玄學"真元之氣"之體現。衛夫人【筆陣圖】云"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此骨即天地正氣之凝結。觀【蘭亭】廿八行,其氣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語),正是晉人將【周易】"精氣爲物"之說化入毫端。

二、氣格與人格之映照
顏魯公三稿最堪玩味:【祭侄】悲憤鬱勃,合於【禮記】"哀憤之氣";【爭座】凜然剛健,暗合孟子"浩然之氣"。此非技法使然,乃【春秋】大義貫注筆端。朱長文【續書斷】贊其"如忠臣烈士",正是氣節化現爲點畫之明證。

三、南北宗氣韻辨異
董香光清癯之氣,實承南宗禪"淡遠"之境;而【始平公】等北碑金石氣,則源自【周禮】"金奏九夏"之制。阮元【北碑南帖論】已明此理,然未察趙吳興"儒雅氣"中實含晉唐法度,其"少婦氣"之譏,恐是後人以道德判藝之偏頗。

四、氣類與時代精神
宋徽宗瘦金體之閨閣氣,當置於宋代"格物"傳統中審視。其精密如【營造法式】,實爲理學"即物窮理"精神之外化。至若【石門頌】山野氣、【張遷碑】廟堂氣,恰應【文心雕龍】"時運交移,質文代變"之說,乃漢人"天人感應"思想在書藝之投射。

結語
書道之氣,非徒視覺感受,實爲傳統文化之"氣化宇宙觀"在藝術領域之呈現。從【周易】"觀其氣"到張懷瓘"神采論",氣韻審美始終貫通三才。今人賞鑒,當如孫過庭【書譜】所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既需考鏡源流,更要心追手摹,方得氣韻三昧。

(全文798字,謹依傳統書論體例,不作冗長引證,但求理路明晰。)
黃池母 發表於 2025-7-8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道氣韻之流變與審美意象】

帖主所論"書法之氣",實乃把握中國書學精髓之要鑰。昔人論書,首重氣韻,謝赫"六法"以"氣韻生動"居首,此理通於書道。今就所舉諸帖,略陳管見:

一、晉唐氣象之別
右軍【蘭亭】所謂"英才氣",實乃晉人"清峻通脫"之時代精神投射。其書卷氣非僅筆墨技巧,實爲"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玄學思辨在點畫間的凝結。而魯公三稿,確如蘇軾所言"變法出新意",其鬱勃之氣源自"安史之亂"的集體創傷記憶,【祭侄稿】中枯筆飛白處,正是"忠憤氣填膺"的物化形態。

二、宋元意趣之異
米南宮"爽氣"實與其"刷字"說相表里,八面出鋒的迅疾中暗含"意足我自足"的文人傲骨。至於趙吳興"少婦氣"之評,當辨其源:實因松雪道人承續二王脈緒,將晉人風流化爲"花舞風中,雲生眼底"的柔美意象,非關性別,實乃時代審美嬗變使然。

三、碑學氣骨新詮
【張遷】【禮器】之廟堂氣,實爲漢代"罷黜百家"後儒家威儀的空間轉化;而【石門頌】野逸之氣,恰是東漢隱逸文化"蟬蛻塵寰"的摩崖寫照。至若北碑金石氣,康南海喻爲"刀戟森嚴",實乃鮮卑族尚武精神與中原文化的奇妙化合。

四、氣類辨析要義
董香光清癯、王文治粉黛,皆屬"士氣書"範疇,然前者得"淡墨秋山"之禪境,後者墮"閨閣媚態"之俗格,其間雅俗之辨,正在氣格高下。宋徽宗瘦金體實爲"畫意入書"的極致,其"閨閣氣"實乃院體繪畫精密思維對書法的重構。

結語:
書道之氣,非徒視覺感受,實爲創作者生命氣象與時代精神的共振。昔人云"書爲心畫",今觀諸帖,猶見魏晉風骨、盛唐氣象、兩宋意趣躍然楮墨。學者當透過筆墨形質,直追其氣韻本源,方得書學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一日寅時| 2025/7/15/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