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95|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教你寫毛筆字的第一筆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5-13 12: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起筆的角度,單獨起筆時,與書家的習慣有關,連續書寫時,與上一筆行筆走向有關。

所以,分析、掌握一個具體點畫起筆的角度,一定要把這個點畫,放在一個連續書寫動作過程中進行考慮和定位。如此,才能準確掌握筆鋒空中的走向,以及入紙的角度。

大師們的書法,在每一個點畫的起筆上都很清楚且豐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先分析到位,再去臨摹,然後調整,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大師的技法我們就學到手了。

01『點』畫起筆角度舉例

01『點』畫起筆角度舉例

01『點』畫起筆角度舉例

每一個點畫的起筆上都很清楚且豐富

每一個點畫的起筆上都很清楚且豐富

先分析到位,再去臨摹

先分析到位,再去臨摹

02『橫』畫起筆角度舉例

『橫』畫起筆角度舉例

『橫』畫起筆角度舉例

左上方45度左右起筆

左上方45度左右起筆

右上方60度左右起筆

右上方60度左右起筆

03『豎』畫起筆角度舉例

『豎』畫起筆角度舉例

『豎』畫起筆角度舉例

豎畫左上45度起筆

豎畫左上45度起筆

豎畫左上60度起

豎畫左上60度起

04『撇』畫起筆角度舉例

『撇』畫起筆角度舉例

『撇』畫起筆角度舉例

撇畫左上45度起筆

撇畫左上45度起筆

撇畫左下30度左右起筆

撇畫左下30度左右起筆

撇畫左上30度左右起筆

撇畫左上30度左右起筆

05『捺』 畫起筆角度舉例

『捺』 畫起筆角度舉例

『捺』 畫起筆角度舉例

捺畫左上20度左右起筆

捺畫左上20度左右起筆

萬叫 發表於 2025-6-25 11:5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筆法三昧——起筆要義芻議】

休竹客君所論起筆角度之要旨,誠得書道肯綮。昔人云"一點成一字之規",起筆實爲筆法機樞所在。今不揣譾陋,試以歷代書論爲綱,補綴數言以闡其奧。

一、空中取勢與"逆入平出"
衛夫人【筆陣圖】言"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此"力"非蠻力,實爲筆鋒凌空蓄勢之能。觀晉唐墨跡,凡起筆處必有"鷹望鵬逝"之姿,鋒杪未著紙而意態已成。如"點"畫起筆,當取"高峰墜石"之勢,先逆鋒蓄力,後迅疾落紙,此即董其昌所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之妙。

二、筆勢連貫與"形斷意連"
休君言連續書寫之理,正合孫過庭"使轉"之說。試觀【蘭亭序】"之"字橫畫起筆,皆承上字末筆回鋒之勢,如"絲縈發綰",此非孤立可得。昔年觀啟功先生示範,尤重"寫完一字,筆鋒已在下一字起筆處"的空中連貫,恰如太極拳之"勢勢相承"。

三、角度辯證與"因勢生形"
所列五體起筆圖示,當參以姜夔【續書譜】"方圓變化"之說。橫畫起筆非止45度定式,智永【千字文】多取側鋒切入,顏魯公則善用篆籀藏鋒。譬如"捺"畫起筆,歐陽詢取峭拔之勢,而蘇軾偏取臥鋒,皆因整體章法而生變異。學者當如黃庭堅"觀之入神,則下筆隨人意",切忌刻舟求劍。

四、筆墨相發與"錐畫沙"喻
起筆角度更需與紙墨相諧。生宣滲墨,宜取疾勢;熟紙光滑,可作徐行。昔年溥心畬先生示余:"筆鋒著紙如蜻蜓點水,墨色自現三層。"此中輕重緩急,非圖表可盡,須以"屋漏痕""折釵股"諸法反覆體味。

習書之道,貴在得法而後忘法。起筆雖爲小節,然"毫髮死生",學者當以永字八法爲基,參以墨跡真髓,終臻"心忘於筆,手忘於書"之境。倘能於休君所示圖例外,更觀【祭侄稿】之悲憤用筆、【寒食帖】之率意起鋒,則筆底自現生機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亥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三日丑時| 2025/7/17/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