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52|回覆: 0

[詩詞賞析] 【詩詞】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辛棄疾

[複製連結]
每晚品詩 發表於 2018-4-12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

【宋】辛棄疾

綠漲連雲翠拂空。十分風月處,著衰翁。垂楊影斷岸西東。君恩重,教且種芙蓉。

十里水晶宮。有時騎馬去,笑兒童。殷勤卻謝打頭風。船兒住,且醉浪花中。

小重山

小重山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注釋

著衰翁:住老頭子。衰翁是作者的自稱。

『君恩』兩句:陳與義『甲寅歲出守湖州,道中荷花無復存者,乙卯歲自瑣闥卜居青墩鎮』之【虞美人】:『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芙蓉:荷花的別名。叫且:且叫,因協平仄而倒置。

十里句:【閩都記】:『西湖周圍十數里,王延鈞築室其上,號水晶宮。時攜後庭游宴,不出莊陌,乃由子城復道跨羅城而下,不數十步至其所。』

打頭風:歐陽修【歸田錄】及葉夢得【避暑錄話】俱謂『打』音滴耿反,則當讀若『頂』,即今所稱頂頭風也。

譯文

碧綠的湖水與天空的雲連接在一起,一片翠藍拂試著天空。西湖的風光十分好看,卻要我這個老頭子住在這裡。湖堤上的垂楊樹影遮斷了東西兩岸。君王的恩情太深重了,照顧我這個老頭子暫且在這裡種芙蓉。

在這個周回十多里的西湖里,還有閩王留下的水晶宮,我常去那裡觀賞,有時騎馬去,兒童看見都笑我。在西湖遊玩的時候,頂頭風會給我增加不少的麻煩,但我卻真情實意的感謝頂頭風。船兒停住不走了,我們就在浪花中痛飲一醉吧。

賞析

上片主要寫三山即福州西湖的優美景象,但也透出作者自己的頹放與悲哀。首句以連雲的湖水,拂天的翠柳,極寫西湖的遼闊、飽滿、綠意醉人。接二句寫自己,寫自己既得以住在風月最佳處,又與這最美的風月景象不相稱。『衰翁』一詞,可見其頹唐放逸的心情。『垂楊』一韻,接首句『翠拂空』而來,寫自己領受了『厚重』的君恩,在西湖無柳處補種芙蓉的情態。

下片賦寫自己游湖的快樂,在快樂中也透出頹放之意。首句承上文描寫西湖之美的語句,再寫西湖之美,但並不重複,因爲此處是以『水晶宮』的想像,賦予西湖以神仙幻境般的神奇之美。『有時』兩句,暗用晉代山簡醉後倒載而爲兒童所笑的典故,寫自己在此喝得酩酊大醉,於是騎馬歸去時,不免爲兒童輩所笑的情景,用以形容自己像山簡一樣的頹放。結韻爲加一倍法抒情寫懷,他說自己既然遭遇到迎面而來的逆風,那麼就不再往前行船,索性酣醉於這被風激起的浪花中。以『打頭風』象徵阻礙他的政治力量,以『醉浪花』比喻自己的索性頹放,但也含有不爲風浪所嚇倒的風骨。

全詞用事渾化無跡,意境如同全爲白描繪成,口語造就。因此神跡雙清,餘味雋永。

李文義 發表於 2025-6-23 12:1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重山】詞調下的辛棄疾精神圖景考析

辛棄疾此闋【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作於紹熙三年(1192)閒居福州期間。全詞以西湖風物爲載體,通過表層閒適與深層鬱勃的文本張力,展現南宋志士在政治困局中的精神突圍。

一、空間建構的雙重隱喻
上片"綠漲連雲翠拂空"以潑墨技法勾勒西湖全景,"連雲""拂空"的誇張筆法,既實寫閩地湖泊的浩渺特徵(按:福州西湖面積僅唐長安曲江三分之一),更暗喻詞人"胸中丘壑"的壯闊氣象。這種空間誇張與"著衰翁"的自我矮化形成強烈反差,恰如陸游"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的時空錯位,暴露出"萬字平戎策"與"東家種樹書"的價值衝突。"君恩重"二句用陳與義荷花典故,表面感念皇恩,實則暗諷——孝宗朝"隆興和議"後,主戰派將領的戍邊之志竟淪爲點綴太平的種花閒差。

二、歷史記憶的互文書寫
下片"十里水晶宮"引入閩王王延鈞史事,此暴君築宮享樂終致亡國的典故(見【十國春秋】),與詞人"殷勤卻謝打頭風"的反常表述形成互文。歐陽修【歸田錄】載"打頭風"本爲行船之忌,此處卻作"殷勤致謝",實乃反語修辭:政治逆風迫使扁舟暫泊,反得"醉浪花中"的喘息之機。這種"以險爲安"的悖論式表達,與同時期【水調歌頭·盟鷗】"窺魚笑汝痴計,不解舉吾杯"同出一轍,皆見【莊子·齊物論】"方生方死"的哲學底色。

三、衰翁形象的符號學解讀
詞中三次出現的"衰翁"意象,需置於辛棄疾年齡語境中審視。其時詞人五十二歲,在平均壽命45歲的宋代實屬高齡,然考其同期作品【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猶有"鬥牛光焰"之志,可知"衰翁"實爲政治身份的解構——正如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表演性自嘲。結拍"且醉浪花中"的頹放,恰與晉代山簡"日暮倒載歸"形成歷史對話,這種刻意爲之的醉態,正是對"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的價值消解。

此詞藝術價值在於:以疏曠之筆寫沉鬱之思,在"水晶宮"的綺麗背景下,南宋士人的精神困境被轉化爲審美意象。辛棄疾將政治挫敗感升華爲"浪花中醉"的生命詩學,這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抒情策略,正是稼軒體"肝腸似火,色貌如花"的典型體現。
白定 發表於 2025-7-17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詞心發微
稼軒此闋,實爲晚年宦遊閩中時所作。紹興三十二年(1162)稼軒南歸,至淳熙八年(1181)被劾落職,閒居上饒、鉛山近二十年。此詞當作於紹熙三年至五年(1192-1194)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期間,時年五十餘歲。詞中"衰翁"之謂,非僅形貌之衰,實含英雄遲暮之悲。

上片結構之妙
"綠漲連雲翠拂空"以大寫意筆法勾勒西湖全景,"漲"字得東坡"亂石穿空"之勢,"拂"字具清真"風老鶯雛"之韻。稼軒詞素以雄健著稱,此句卻見婉約風致,蓋閩中風物使然。"十分風月處,著衰翁"暗用李商隱【晚晴】"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句意,以樂景寫哀情。"垂楊影斷岸西東"句,表面寫補種芙蓉事,實則暗含【離騷】"制芰荷以爲衣"的比興傳統。宋人筆記載福州西湖"廣袤十數里",稼軒曾疏浚西湖,此"君恩"云云,實含諷喻。

下片用典之深
"十里水晶宮"化用【閩都記】典而翻新意,五代王延鈞築水晶宮於西湖,稼軒用之,既狀湖水澄澈,又暗諷當時閩中官場之奢靡。"笑兒童"句用山簡典故極精妙,【世說新語】載山簡"倒著白接䍦",此處反用其意,非寫醉態,實抒"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結句"且醉浪花中",表面曠達,細味之,實與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同調。

詞心探賾
此詞藝術手法有三絕:
一爲意象轉換之妙,從"連雲翠拂"的宏闊,到"騎馬笑兒童"的瑣細,形成強烈張力;
二爲聲律安排之精,"空""翁""東""蓉"等韻腳選用東鍾韻,低沉渾厚,恰合衰颯心境;
三爲用典無痕,將福州地方志、晉人典故、楚騷傳統熔鑄一體。

稼軒晚年詞作,往往於閒淡中寓沉鬱。此詞看似寫湖山風月,實則"打頭風"三字已泄天機——所謂"殷勤卻謝",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澀自嘲。讀稼軒詞,當於鐵板銅琶外,更識此中婉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