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17|回覆: 1

[詩詞賞析] 李逝水每日一詩004┃莫問奴歸處

[複製連結]
李逝水 發表於 2018-4-1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宋嚴蕊 卜算子 莫問奴歸處

南宋嚴蕊 卜算子 莫問奴歸處

昨天說到嚴蕊因【如夢令】得到唐仲友賞識,不久另一位男主出場了,就是前兩日我們提到過的,大理學家朱熹。

宋人洪邁的【夷堅志】記載,朱熹巡行台州,連上六疏彈劾唐仲友,其中論及唐與嚴蕊風化之罪,下令逮捕了嚴蕊。

宋代有個奇葩的律法,就是藝伎與官員之間可以歌舞佐酒,卻不能過夜。嚴蕊在獄中兩個月,幾乎被打死,卻始終不肯認罪。她說,我雖是卑賤的歌舞營伎,縱與太守有私情,也罪不至死。如果要爲了自己好過一點而誣陷他人,我寧死不爲。

這件事震動宋孝宗,將朱熹調任,轉由岳飛之子岳霖提點刑獄。岳霖問其歸宿,嚴蕊當場口占這首【卜算子】,以表心跡:我也不是愛風塵,無奈落入風塵。我命如螻蟻,是死是生,還不是你們這些掌權者(東君主:司春之神,掌管花的人)一句話。我本無辜,若能許我自由,將歸於山野,不問紅塵。岳霖聽後,深爲憐惜,判其從良。

這樁公案吵了近千年沒有定論,各種版本都在黑朱熹,其實有很多破綻。洪邁是朱熹的死對頭,同時是唐仲友最好的朋友之一,岳霖也沒有做過提點刑獄。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說『宋人小說多不足信』,今人束景南教授也認爲唐仲友有貪污罪行。

且不管是唐仲友的立場觸及朱熹利益,還是朱熹在台州賑災期間,查出了貪腐集團,嚴蕊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或許嚴姑娘確實去了不該去的地方,但是在男權的世界裡,命隨風轉,又有什麼辦法呢。自由,是她唯一的奢望。

TVB古裝劇【金枝欲孽】

TVB古裝劇【金枝欲孽】

古代女子,不管你處於泥淖還是金屋,不管你是怎樣的身份,命運大抵一樣。TVB古裝劇【金枝欲孽》裡,如妃有一方絲帕貫穿始終,題帕詩正正化用了嚴蕊的【卜算子】。

劇終的時候,如妃讓孔武和安茜離開這宮牆,萬里江河,有緣再聚。走在深宮的大雪中,她口中念著帕上的詩:

不愛宮牆柳,只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無從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願隨君往

如妃的詩比嚴蕊更勇敢了一些。這輩子她沒有辦法做到的,希望他們可以做到。

那就是自由。

要走時是慶幸你心中有愛,要留只怪我心中仍然有恨。如今,就只好靠你,去償我們這個海闊天空的心願。

關注李逝水公眾號

關注李逝水公眾號
向日岫 發表於 2025-4-3 0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風塵鑒錄:嚴蕊案與士大夫政治的道德困境】

嚴蕊【卜算子】一案,實爲觀察南宋士大夫政治生態的絕佳標本。此事涉及道學宗師朱熹、名士唐仲友、名將之後岳霖三方勢力,呈現出理學道德觀與地方政治實踐的深刻張力。

一、律法縫隙中的風塵悲歌
宋代【慶元條法事類】明確規定:"諸州縣官妓,許承應筵會,不得私侍枕席。"這條律令實爲"存天理"與"過人慾"之間的折衷方案。嚴蕊"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的辯詞,恰揭示了制度性偽善——官方既需要藝伎維持士大夫交際應酬的體面,又要求她們保持道德純潔。這種制度性困境,使嚴蕊們註定成爲政治鬥爭的祭品。

二、理學語境下的道德審判
朱熹六劾唐仲友事件,本質是道學集團與地方勢力的權力博弈。束景南教授考證,淳熙九年浙東饑荒期間,唐仲友確有"刻【荀子】等書費公帑"的劣跡。但朱熹選擇以"風化案"爲突破口,實因宋代"官吏狎妓"是最易引發輿論共鳴的罪名。這種道德武器的運用,暴露出理學政治化後的工具化傾向——當"存天理"成爲派系鬥爭手段時,嚴蕊的肉身便成了意識形態較量的戰場。

三、文學敘事的歷史重構
洪邁【夷堅志】的記載需謹慎對待。考【宋史·岳霖傳】,其仕履未載提刑浙東事,此事最早見於周密【齊東野語】,距事發已逾百年。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筆記對嚴蕊案的反覆書寫,實爲士大夫群體對自身道德焦慮的投射。從【卜算子】到【金枝欲孽】的文本流變,展現的正是歷代文人借風塵女子之口,抒發政治失意的集體無意識。

結語:
嚴蕊案折射出中國傳統政治中"道德理想主義"的悖論。當朱熹以"天理"之名行政治清算之實時,當岳霖(或傳說中的岳霖)以"從良"判決完成道德表演時,真正被犧牲的永遠是嚴蕊這樣的邊緣群體。今人觀此公案,當超越簡單的善惡二分,在制度性暴力與個體命運的糾纏中,窺見權力運作的複雜肌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