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27|回覆: 0

[醫藥臨床] 盧永兵雜病驗案五則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1-16 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冠心病心絞痛

王某,男,62歲。l998年6月15日就診。患者患冠心病6年,每年發作心絞痛6~8次。本次因連續2夜失眠,晨醒覺左胸悶痛。症見左胸悶痛時作,頭暈,體乏,氣急,汗出,口乾微苦,舌邊多處瘀點。

診爲冠心病心絞痛。處方:①中藥:西洋參15克,麥冬20克,炙甘草15克,生地黃20克,丹參20克,川芎5克,羚羊角5克,田三七l5克,煎服1劑。②葛根素注射液250毫升靜脈滴注,日2次。當晚胸悶基本消失,夜安睡。晨起覺輕微頭暈,體乏。葛根素注射液改每天靜滴250毫升,內服處方同前,每日煎服1劑。3天後諸症悉除,血壓正常。後用西洋參、麥冬、黃芪、生地、丹參、五味子、炙甘草、田三七、葛根、川芎製成蜜丸內服,隨訪多年未見心絞痛發作。

按 本病屬氣陰兩虛兼血瘀,治當益氣養陰、活血祛瘀。藥用西洋參、生地、麥冬益氣養陰;羚羊角清心平肝;丹參、田三七、川芎活血化瘀止痛。臨床觀察葛根能擴張血管,顯著改善心腦缺血、缺氧狀態。盧永兵認爲,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的辨證治療,要注意老年多虛、多瘀的病理特點,一味祛瘀止痛往往收不到理想效果。

高血壓

吳某,男,75歲。因頭暈頭痛反覆發作8年,今日加重,於l999年8月25日就診。有高血壓病史8年,平素血壓波動較劇烈,常出現頭痛、頭暈、心悸等症狀,就診前晚飲酒。症見頭痛,頭暈,胸煩悶,嘔吐,心悸,口苦,口乾,舌尖邊紅,舌邊有瘀斑,苔黃厚,脈弦。血壓208/120毫米汞柱。診爲高血壓病。處方:①葛根素注射液250毫升,靜脈滴注,日1次。②杭菊花20克,羚羊角5克,玄參15克,法半夏l0克,黃連6克,丹參20克,每日1劑,水煎服。2劑後頭痛、嘔吐消失,輕度頭暈、乏力,血壓l66/102毫米汞柱。效不更方,前方繼進3劑,症狀消失,血壓l38/86毫米汞柱。以熟地、女貞子、赤芍、丹參、天冬、杭菊花、葛根、懷牛膝、田三七、川芎、太子參製成蜜丸調治,服用半年未見不適症狀,血壓維持在136~146/82~90毫米汞柱範圍。

按 本例病屬眩暈,證屬肝陽上亢,痰熱瘀阻。羚羊角、生地黃、天冬、玄參、鉤藤養陰平肝潛陽;黃連、法半夏清熱化痰;丹參、赤芍涼血化瘀;葛根升清陽降濁陰,和血養心。陰足陽降,熱清痰化,血活脈通,血壓隨之下降。臨床觀察發現應用大劑量葛根(通常每劑用量爲40~80克)治療高血壓,其降壓作用平和而療效持久。

頸椎病

黃某,男,66歲。因頸部經常酸痛,俯仰、轉側不利3年,近日加重,於l989年3月3日就診。病因昨晚受寒而起,症見頸部酸痛、板硬感,俯仰、轉側困難,頭暈,右手指麻木,握物無力,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緩。血壓正常。X線顯示:頸椎退行性變。處方:桂枝5克,葛根40克,羌活10克,秦艽15克,麻黃8克,黃芪30克,防風8克,川芎5克,川蜈蚣3條,紅花l0克,田三七20克,路路通20克。日煎服1劑,藥渣趁熱敷頸椎處。5劑後複診,頸部酸痛及手指麻木消失,頭部俯仰、轉側稍有不便,藥症相符,囑前方繼續內服、外敷l個月,諸症消失。隨訪3年未見復發。

按 頸椎病多爲長期伏案,或枕勢不當,或頸椎扭傷,頸椎部組織長期勞損,絡脈不通所致。本例因寒誘發,法當溫經活血、祛風通絡、除濕鎮痛,方中桂枝、麻黃、黃芪、川蜈蚣,溫經通脈;羌活、防風、秦艽、路路通祛風除濕;三七、紅花,活血祛瘀止痛。風寒襲體,筋脈拘緊緻項背疼痛、項強,盧永兵仿仲景之法投大劑葛根,每用必效。

血管性頭痛

楊某,女,55歲。l999年12月22日就診。患者3年來經常右側偏頭痛,近幾日加重。此次病前與人發生爭執,情緒不安,失眠,凌晨出現右側頭痛,手不能近,伴嘔吐、口苦、口乾,舌尖邊紅,舌尖布滿瘀點,苔黃膩,脈弦。血壓正常。右大腦前、中動脈痙攣。處方:葛根60克,生地20克,赤芍15克,丹參20克,杭菊花20克,黃芩10克,黃連8克,法半夏8克,石膏30克,白芷10克,日煎服1劑。3劑後複診,頭痛止,安睡,輕度體倦乏力,舌淡紅,苔薄黃。上方去石膏、黃連,加西洋參10克,繼服3劑。三診後,諸症悉除,續以葛根、杭菊花、白芷、生地、天麻、川芎、天冬、白芍、女貞子、西洋參組方治療20天,複查示右側大腦前、中動脈流速輕度增快,余未見異常。隨訪至今未見復發。

按 本例診斷爲頭痛(偏頭痛),證屬陽熱上亢、痰瘀阻絡。羚羊角、葛根、生地、黃芩、黃連、石膏、杭菊花清熱平肝潛陽;赤芍、丹參、白芷、法半夏活血化瘀化痰。痰熱已清,故三診以養肝腎、活血通脈治本。臨床中可觀察到大劑量葛根對腦血管痙攣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缺血性腦中風

鄭某,女,66歲。因『神志昏迷伴小便失禁5小時』於1999年12月30 日入院。素有高血壓病史,發病前5天情緒、睡眠欠佳。症見不省人事,左側肢體無力,面部紅赤,唇舌紅燥,口臭,喉中有痰鳴音,大便秘結,苔黃膩,脈弦數。查T38.5℃,血壓l96/112毫米汞柱,左上下肢肌力0級。CT診斷爲右側腦梗塞。中醫診斷爲中風(中臟腑)。處方:①葛根素注射液250毫升,靜滴,日2次;丹參注射液30毫升加入l0%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靜滴,日l次。②安宮牛黃丸l粒,開水化,鼻飼。中藥:羚羊角1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川貝10克,赤芍15克,石膏50克,大黃15克(後下),杭菊花20克,生地20克,日煎1劑,鼻飼。2天後熱退,大便通,血壓l80/122毫米汞柱。上方去大黃加石菖蒲15克,每日1劑。7天後神志恢復清醒,能緩慢對答,自訴頭暈,體倦,口乾微苦,二便能自行控制。左側上下肢肌力仍爲0級。舌質正常,舌下靜脈怒張,苔薄黃。葛根素注射液改爲每天靜滴1次,中藥前方再去石膏、黃連,加地龍l5克,川芎8克,桃仁l5克,水蛭末l0克(沖服),路路通20克,川蜈蚣3條,日煎服1劑。7劑後左上肢肌力I級,左下肢肌力Ⅱ級,血壓正常。停靜滴藥,中藥前方去黃芩、羚羊角,再入黃芪、葛根、丹參,口服1劑,同時請康復科醫生進行康復治療,15天後能在家人攙扶下慢步。續方去葛根、杭菊花、熟地易生地,加懷牛膝、桑寄生、伸筋藤。用藥1個月,能棄杖慢步,左手能握匙送食,查左側上下肢肌力Ⅳ級,生活能自理。繼以熟地、黃芪、開河參、赤芍、丹參、川芎、川杜仲、桑寄生、懷牛膝、枸杞、當歸、路路通等製成蜜丸內服。調治3個月諸症消失,左側上下肢肌力V級。臨床痊癒出院,隨訪至今無復發。

按 中風急性期應清熱涼血、息風開竅爲主,佐以活血化痰。臨床觀察葛根素對缺血性中風早期腦水腫有較好的消除作用。熱退神清後,治療重點當轉爲益氣活血通絡,後期應以補氣益血、滋養肝腎爲主。不同階段其病機不同,用藥有異,方能取得良效。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好啊秒秒 發表於 2025-7-9 16:42 | 顯示全部樓層
【盧永兵雜病驗案五則】學術評析

盧永兵先生所錄五則驗案,實爲中醫臨床辨證論治之典範。今擇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二案,試作闡發。

一、冠心病心絞痛案析微
本案患者年逾六旬,胸痹六載,顯系本虛標實之候。其左胸悶痛、舌邊瘀點,乃血瘀明證;而頭暈體乏、氣急汗出,則屬氣陰兩虛之象。盧氏以生脈散爲底方(西洋參、麥冬、五味子),佐以生地增強養陰之力,深得"治病求本"之旨。尤妙在配伍丹參、三七、川芎活血而不傷正,更以羚羊角清心平肝,標本兼顧。葛根素之用,既合"現代中藥藥理"之研究,又與【傷寒論】"項背強几几,葛根湯主之"的古法暗合,體現古今匯通之妙。後以蜜丸緩圖,正合【內經】"久而增氣"之訓,故能獲遠期療效。

二、高血壓案發微
此案呈現肝陽夾痰瘀上擾之典型證候。患者高齡陽亢,復因飲酒引動肝風,血壓驟升。盧氏以羚羊角、菊花爲君,直折風陽;佐黃連、半夏辛開苦降,既化痰熱,又寓"實則瀉子"之意。方中重用葛根尤爲精要,【本草備要】謂其"能昇陽氣",現代研究則證實其含葛根素可改善血管功能。盧氏融通古今,既遵"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之經旨,又取現代藥理之長,故能速效。後期丸劑調養,取"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法,終使陰陽漸趨平衡。

三、辨證思維啟示
1. 老年病機把握:兩案均體現"年四十而陰氣自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辨治思路,補虛不忘化瘀,祛瘀必顧本虛。
2. 經方活用:生脈散、黃連溫膽湯等古方化裁,展現"守規矩而能變化"的臨床智慧。
3. 中藥現代應用:葛根素注射與傳統湯丸並施,體現"衷中參西"的學術取向。

結語:
盧氏驗案啟示後學:臨證當以辨證爲綱,兼采古今之長。其組方之精當、劑量之考究、劑型之靈活,皆可爲法。然須指出,現代應用注射劑型時,仍需嚴格遵循中西醫結合診療規範,確保用藥安全。學者當於此等處深思,庶幾不負前賢垂範之意。
黎劭 發表於 2025-7-15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盧永兵雜病驗案五則】學術評析

盧永兵先生所錄驗案五則,實爲中醫臨證之典範。今擇其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二案,試作學術闡微。

一、冠心病心絞痛案析要
本案患者年逾六旬,病程六載,顯具"久病入絡"之候。其左胸悶痛、舌邊瘀點,乃典型血瘀徵象;而氣急汗出、口乾微苦,又見氣陰兩虛之機。盧氏以生脈散爲底方(西洋參、麥冬、五味子),合丹參飲(丹參、檀香、砂仁)化裁,尤妙在佐以羚羊角5克。考【本草綱目】載羚羊角"平肝舒筋,定風安魂",此處用之既可防肝陽化風,又能助心脈暢達。更配葛根素注射液靜脈給藥,取"湯者盪也,針者捷也"之旨,故能一劑知,二劑已。

二、高血壓病案發微
此案患者古稀之年,頭痛如劈而血壓驟升,顯系"厥陽獨行"之候。其舌邊瘀斑、苔黃厚,提示痰瘀互結;脈弦勁有力,正是肝陽鴟張之象。處方以羚角鉤藤湯爲基,佐黃連溫膽湯意,尤值稱道者乃重用葛根。現代藥理證實葛根素具β受體阻滯作用,而盧氏巧用傳統藥性理論,取其"升清陽而降濁陰"之功,暗合"欲降先升"之樞機。後以蜜丸緩圖,取"丸者緩也"之義,終收全功。

三、老年病診治心法
觀此二案,可見盧氏深諳老年病"本虛標實"之特質。其治冠心病不專事破血,療高血壓非一味鎮降,始終把握"扶正祛邪"之度。如冠心病案後期用五味子收斂心氣,高血壓案以女貞子滋養腎陰,皆體現"治病求本"之旨。更值注意的是,兩案均用丹參、川芎對藥,此乃取"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之效,又避熟地、當歸之滋膩,最宜老年瘀血證候。

四、現代劑型運用啟示
案中葛根素注射液的運用,展現中醫"因勢利導"的智慧。傳統湯藥與現代製劑協同,既取速效,又固根本。此種"古今接軌"的診療模式,實爲當代中醫臨床值得借鑑的思路。

要之,盧氏驗案體現了"辨證精準、用藥輕靈、標本兼顧"的學術特色,其於老年病診治中"通補兼施"的學術思想,尤值後學玩味。然讀者臨證之際,仍當遵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訓,不可拘泥成方。(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