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61|回覆: 0

[成語典故] 文房四藝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10 1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房四藝】涵義

指琴、棋、書、畫。

【文房四藝】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自古書、畫、琴、棋,謂之文房四藝。”

【文房四藝】辨析

【文房四藝】讀音:wén fáng sì yì

【文房四藝】近義詞:琴棋書畫

【文房四藝】用法:偏正式;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文房四藝】成語接龍:

文房四藝→藝高膽大→大題小作→作繭自縛→縛雞弄丸→丸泥封關→關門落閂→閂門閉戶→戶告人曉→曉風殘月→月地雲階→階前萬里→裡勾外連→連衽成帷→帷燈篋劍→劍膽琴心→心不應口→口中雌黃→黃卷青燈→燈火萬家→家道從容→容膝之地→地覆天翻→翻江攪海→海闊天空→空谷跫音→音問兩絕→絕妙好詞→詞窮理絕→絕後光前→前功皆棄→棄文就武→武昌剩竹→竹清松瘦→瘦羊博士→士死知己→己飢己溺→溺心滅質→質疑問難→難如登天→天生天殺→殺人如草→草船借箭→箭不虛發→發憲布令→令人齒冷→冷麵寒鐵→鐵網珊瑚→瑚璉之器→器小易盈→盈科後進→進壤廣地→地動山搖→搖頭晃腦→腦滿腸肥→肥頭胖耳→耳聞目擊→擊鼓鳴金→金釵鈿合→合眼摸象→象齒焚身→身心交病→病魔纏身→身敗名隳→隳節敗名→名正理順→順水推船→船堅炮利→利害相關→關情脈脈→脈脈相通→通首至尾→尾大不掉→掉三寸舌→舌敝唇枯→枯木再生→生死關頭→頭頭是道→道不相謀→謀夫孔多

陶外 發表於 2025-8-1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文房四藝之雅蘊與流變】

『文房四藝』者,琴、棋、書、畫也。此四道肇端於三代,集成於唐宋,而定名於晚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實爲華夏士人精神之圭臬,文人雅士修身養性之津梁。今試析其文化內核與歷史脈絡,以彰其義。

一、四藝之源流
琴爲八音之首,【禮記】云『士無故不徹琴瑟』,其清微淡遠之音,合於天地中和;棋肇自堯造圍棋以教丹朱,黑白之間暗藏陰陽消長;書由甲骨鐘鼎而演爲篆隸楷草,六藝『書』之一端,乃文明之載體;畫則『成教化,助人倫』(張彥遠語),自顧愷之『傳神寫照』至文人寫意,皆見性靈。四藝本爲獨立技藝,至唐宋文人雅集,始並稱『四絕』,至明乃有『四藝』之定名。

二、四藝之精神
四藝非徒技耳,實爲『道器合一』之體現。琴者禁也,以正心志;棋者謀也,以煉智術;書者法也,以立品性;畫者悟也,以通造化。蘇軾論書畫『天真爛漫是吾師』,嵇康言琴『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皆見其超技而進乎道。四藝之修習,乃傳統『游於藝』之實踐,與『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共同構成士人完整人格。

三、四藝之流變
宋元以降,文人畫、文人琴興起,四藝漸脫匠氣而尚意趣。如倪瓚『逸筆草草』,徐渭『潑墨大寫意』,皆以藝載道。明代【長物志】【考槃餘事】等更將四藝納入文房體系,與筆墨紙硯共構雅致生活。清人李漁【閒情偶寄】則進一步世俗化,使四藝從士大夫專屬走向市井雅俗共賞。

四、今之啟示
今人習四藝,多止於形技而昧其神髓。實則四藝之真諦,在於以藝養心。琴之靜、棋之慎、書之正、畫之遠,皆可爲浮躁時代提供一方精神淨土。王羲之蘭亭雅集、蘇軾赤壁夜遊,其所以傳世者,正因四藝與生命境界相融。

結語:文房四藝非古董陳設,乃活態文化基因。張岱云『人無癖不可與交』,四藝之癖,恰是中華文明『溫柔敦厚』詩教之延續。今當汲古潤今,使琴棋書畫不止於博物館中物,而成爲現代人安頓心靈之舟楫。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