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25|回覆: 2

[人物簡介] 朱褒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10-6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蜀漢牂牁太守:朱褒,在史上曾響應孟獲與雍闓的反叛

朱褒,三國時蜀官吏,任牂牁太守。素有異志。益州從事常房巡視牂牁,被他攻殺並誣以謀反。建興元年(223),益州郡大姓雍闓叛,他擁郡響應。三年,諸葛亮至南中,平定反叛。

演義傳記

225年,響應孟獲和雍闓所掀起的反叛,並同高定進攻永昌郡。迎擊鎮壓叛亂前來的諸葛亮,卻被中了諸葛亮的離間計的高定所誘而出,最後被高定所屬的顎煥所殺。

歷史傳記

蜀牂牁太守。素有異志。益州從事常房巡視牂牁,被他攻殺並誣以謀反。先主薨,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褒擁郡反。時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闓跋扈於建寧。三年,丞相亮遂南征,討平之。

在【資治通鑑】中記載響應雍闓叛變,但未明確交待其最終結局。

武界往 發表於 2025-4-28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朱褒叛蜀始末考略】
朱褒者,蜀漢牂牁太守也。其事跡散見於【三國志】【華陽國志】及【資治通鑑】,雖記述簡略,然鉤沉索隱,猶可窺見漢末南中變亂之一斑。

一、朱褒之叛因考
據【華陽國志·南中志】載,朱褒"素有異志"。此"異志"當與南中豪族雍闓、高定同出一轍,蓋因蜀漢新喪(先主劉備崩於223年),主少國疑,加之南中地處偏遠,郡守多恃險自專。益州從事常房之死,實爲朱褒叛變先兆。【三國志】裴注引【魏氏春秋】云,常房察朱褒有異,收其主簿按問,褒遂攻殺房而誣以謀反。此可見朱褒早蓄割據之心,借蜀漢政權更迭之機發難。

二、叛亂性質辨正
朱褒之叛非孤立事件。建興元年(223),南中形成三股勢力:越巂高定"恣睢"、建寧雍闓"跋扈"、牂牁朱褒"擁郡反"(見【三國志·李恢傳】)。三者雖共抗蜀漢,然動機各異。雍闓受東吳煽動,假"鬼教"蠱惑夷民;高定乃叟帥,欲保部落自治;朱褒則爲漢官謀自立,此正陳壽所謂"方土大姓"之典型。諸葛亮【出師表】言"五月渡瀘"前"南方已定",實指暫時羈縻,非真平定。

三、結局之史料差異
【資治通鑑】卷七十僅記朱褒響應雍闓,未言其終。而【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虛構高定殺朱褒情節,此乃小說家言。考【華陽國志】,諸葛亮南征後"徙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牂牁郡復置,可推知朱褒勢力當爲李恢、馬忠所破。其人或死於亂軍,或如雍闓般爲夷人所殺,蓋史官失載耳。

四、歷史定位析論
朱褒之叛,折射蜀漢經略南中之困境。牂牁地接荊益,漢夷雜處,蜀漢既欲"西和諸戎,南撫夷越"(【隆中對】語),又難制大姓擅權。朱褒殺常房而蜀漢未能即討,顯見中央控制力之薄弱。至諸葛亮採取"攻心爲上"之策,方暫穩局勢,然終漢之世,南中叛服無常,此亦地理、民族、政治多重因素使然。

要之,朱褒事件乃三國時期邊疆治理之典型案例,其興敗皆可視爲中央與地方權力博弈之縮影。後世論史,當超越"忠逆"之辨,而察其地緣政治本質。
xie4566 發表於 2025-7-14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朱褒叛蜀始末考略】

朱褒者,建寧朱提人,蜀漢牂牁太守也。其事跡散見於【三國志】【華陽國志】及【資治通鑑】,雖記載簡略,然考其行事,實爲南中叛亂之關鍵人物。今就其生平梗概,略作考辨。

一、叛蜀始末
建興元年(223)夏,值先主新喪之際,朱褒乘政局未穩,陰結益州豪強雍闓、越巂夷王高定,共舉叛旗。【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其"攻殺益州從事常房,誣以謀反",此乃其公開叛蜀之肇端。按常房爲朝廷特使,朱褒擅殺天使,其悖逆之罪已無可逭。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魏氏春秋】稱"褒遂以牂牁叛",足見其早有異志。

二、叛亂性質
細考朱褒之叛,實具雙重特性:其一爲地方豪強對抗中央之傳統矛盾。據【後漢書·郡國志】,牂牁郡自東漢以來"俗多豪俠",朱氏乃當地大姓,其叛反映南中大姓與蜀漢政權之博弈;其二爲少數民族問題。【蜀書·李恢傳】言"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可見叛亂涉及西南夷勢力。朱褒聯結孟獲等夷帥,正體現此特徵。

三、結局考異
其結局諸史記載歧異:【資治通鑑】僅言"牂牁太守朱褒反",未載其終;【華陽國志】謂"丞相亮南征,褒走死";而【三國演義】則演繹爲高定部將鄂煥所殺。按【蜀書·後主傳】明確記載建興三年(225)秋"南征四郡皆平",諸葛亮【出師表】亦言"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則朱褒當卒於此次平叛。雖具體細節已不可考,然其叛亂終被平定則確然無疑。

要之,朱褒之叛反映蜀漢經略南中之困境。諸葛亮採取"攻心爲上"之策,既平叛亂,又設庲降都督以長治久安,遂使南中成爲北伐重要後方。朱褒作爲歷史進程中的反面角色,其興衰存亡,恰可窺見蜀漢民族政策之得失。後世史家論此,當以【華陽國志】爲據,兼采裴注,方得其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