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40|回覆: 1

[成語典故] 越俎代庖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15 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越俎代庖】相關人物

唐堯(約前2447—前2307年),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堯爲帝嚳之子,母爲陳鋒氏。十三歲封於陶。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改封於唐地,號爲陶唐氏。

許由(生卒年不詳),是堯舜時代的賢人道家前身。帝堯在位的時候,他率領許姓部落活在今天的行唐縣許由村一帶活動,見到了賢人許由,便想傳位於許由。許由認爲這是對他的一種羞辱,便到潁水河洗他的耳朵。

【越俎代庖】涵義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越俎代庖】出處

【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辨析

【越俎代庖】讀音:yuè zǔ dài páo

【越俎代庖】近義詞:包辦代替、越職代理

【越俎代庖】反義詞:自力更生

【越俎代庖】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越俎代庖】造句

1、他越俎代庖的目的,是想向老闆顯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2、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去學習但不能越俎代庖

3、你干預此事就是在我的責任範圍內越俎代庖

4、越俎代庖有悖於市場經濟規則,放任自流勢必導致無序競爭。

5、即使做的對的,也不能越俎代庖

6、徐高提醒,物業公司應當明確其“管家”身份,不能越俎代庖

7、法律部門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是越俎代庖了。

8、藉由與社區合作,而非爲社區越俎代庖,比較有可能對社區產生長遠的改變,並在社區生根。

9、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10、它們往往越俎代庖,由一個直接行使政府權力的機構,搖身一變馬上又變成爲直接的拆遷人,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越俎代庖】成語典故: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說中,有一位傑出的領袖叫唐堯。在唐堯的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可是唐堯很謙虛,當他聽說隱士許由很有才能的時候,就想把領導權讓給許由。

唐堯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之後還不熄滅燭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來,不是太沒有意義了嗎?及時雨普降之後還去灌溉,對於潤澤禾苗不是徒勞嗎?您如果擔任領袖,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著這個位置還有什麼意思呢?我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來治理。”

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來代替你,不是沽名釣譽嗎?我現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虛名幹什麼?鷦鷯在森林裡築巢,也不過占一棵樹枝;鼴鼠喝黃河裡的水,不過喝飽自己的肚皮。天下對我又有什麼用呢?算了吧,廚師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來代替他下廚房做菜。”

【越俎代庖文言文】: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爲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爲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爲。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越俎代庖白話文】:

唐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說:“日月出來了,然而仍然不熄滅小火把,它和日月比起,不也是沒有意義了嗎?及時雨降了,然而仍然灌溉,它對於潤澤不也是徒勞嗎?先生存在,天下被治理,然而我仍然掌控它,我自己認爲我不足,請(允許我)讓出天下。”

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已經很好。然而我仍然代替你,我帶領天下難道爲了名聲嗎?名聲,是‘已經治理天下'這個事實的附屬品?我帶領天下是爲了附屬品嗎?鷦鷯在森林築巢,不過占一棵樹枝;鼴鼠喝黃河裡的水,不過喝飽自己肚皮。天下對我有什麼用呢?你回去吧,算了吧,給我天下沒有有用的地方啊!廚師即使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人也不能越位來代替他下廚房做菜。”

【越俎代庖】成語接龍:

越俎代庖→庖丁解牛→牛溲馬渤→渤澥桑田→田父獻曝→曝書見竹→竹清松瘦→瘦骨如柴→柴毀骨立→立人達人→人才輩出→出鬼入神→神會心融→融液貫通→通儒碩學→學如登山→山陰夜雪→雪鬢霜毛→毛羽未豐→豐筋多力→力殫財竭→竭力虔心→心悅神怡→怡聲下氣→氣吞山河→河溓海晏→晏安鴆毒→毒賦剩斂→斂後疏前→前倨後恭→恭逢其盛→盛情難卻→卻老還童→童男童女→女大當嫁→嫁禍於人→人極計生→生榮亡哀→哀感頑艷→艷色絕世→世世代代→代人說項→項莊舞劍→劍戟森森→森羅萬象→象箸玉杯→杯水之敬→敬上愛下→下筆有神→神搖意奪→奪人所好→好善樂施→施命發號→號天扣地→地網天羅→羅雀掘鼠→鼠雀之牙→牙牙學語→語近指遠→遠溯博索→索隱行怪→怪聲怪氣→氣滿志得→得薄能鮮→鮮衣怒馬→馬齒徒增→增磚添瓦→瓦查尿溺→溺心滅質→質疑問難→難以爲繼→繼古開今→今愁古恨→恨相見晚→晚節不保→保境息民→民生國計→計日而待→待兔守株→株連蔓引

【越俎代庖】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做任何事情,不要越權!

 
興華 發表於 2025-5-31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越俎代庖"的禮制本義與當代啟示】

"越俎代庖"典出【莊子·逍遙遊】,其文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此語雖簡,卻蘊含著深刻的禮制倫理與政治智慧。今試從三方面闡發其要義:

一、禮器秩序的文化密碼
"俎"爲祭祀時盛放牲體的禮器,"庖"指掌廚者。在周禮體系中,主祭之尸祝與庖廚各有職司,【周禮·天官】明確記載"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這種分工不僅體現專業精神,更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的禮制體現。許由拒受天下,正是恪守"士不兼官"的職分倫理,其洗耳之舉實爲對禮制神聖性的極端維護。

二、政治哲學的隱喻表達
堯舜禪讓傳說中,唐堯以"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爲喻,展現原始民主精神。然許由的反應卻揭示了權力交接的深層矛盾:當禪讓超出制度框架時,反而可能破壞政治倫理。這與【尚書·皋陶謨】"允執厥中"的治理智慧形成互文,警示後世權力運作需嚴守分際。

三、現代管理的鏡鑒價值
在當代組織管理中,此成語啟示有三:其一,權責邊界清晰化,避免"運動員兼裁判員"的治理失靈;其二,專業分工科學化,如【周易】所言"各正性命";其三,干預行爲適度性,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之喻可相發明。觀今日政企管理中諸多越位現象,實需重溫這份古老智慧。

結語:
"越俎代庖"的深層價值,在於確立"思不出其位"的文明準則。從【禮記·曲禮】"毋不敬"到現代職業倫理,這種對職權界限的敬畏,始終是維繫社會有序運轉的基石。讀此典故,當知古人制器尚象之妙,正在於器以載道、由器見禮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