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26|回覆: 1

[成語典故] 李代桃僵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9-14 0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參與【李代桃僵】相關人物

屠岸賈 晉景公 趙朔 莊姬公主

【李代桃僵】讀音:

lǐ dài táo jiāng

【李代桃僵】涵義

李樹代桃樹而死。比喻兄弟相愛相助,患難與共。也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

【李代桃僵】出處

出自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雞鳴

【李代桃僵】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李代桃僵】近義詞:代人受過

【李代桃僵】反義詞:嫁禍於人

【李代桃僵】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屠岸賈(gǔ),屠岸姓,名賈,在戲劇和民間傳說中,屠岸賈一直是以一個大奸臣的面目出現的。

晉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據,是中國春秋時代諸侯國晉國的一位君主。

趙朔(生卒年不詳):即趙莊子。嬴姓,趙氏,名朔,諡號爲“莊”。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李代桃僵】造句

1、警察一時疏忽,錯抓了罪犯的弟弟,以致發生李代桃僵的情形。

2、像你這種偷梁換柱、李代桃僵的做法,遲早會被明眼人識破。

3、在戰場上較量時,兵家們往往犧牲局部保全整體,或犧牲小股兵力,保存實力,以 獲得最後的勝利,這是一種“李代桃僵”法。

4、芝焚蕙嘆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5、這件事本來是我的錯,他卻李代桃僵,爲我承擔了責任,使我很不好意思。

6、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錯,你爲什麼要李代桃僵,爲他頂罪?

7、人應該要學習負責,你這樣李代桃僵地爲他承擔責任,不是幫他,反而是害了他。

【李代桃僵】歷史典故經過:

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奸臣屠岸賈鼓動晉景公滅掉對晉國有大功的趙氏家族。屠岸賈率三千人把趙府團團圍住,把趙家全家老小,殺得一個不留。幸好趙朔之妻莊姬公主在事發之前已被秘密送進晉國王宮中。屠岸賈聞訊後,意欲趕盡殺絕,要晉景公殺掉公主。晉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上,不肯殺莊姬公主。此時莊姬公主已身懷有孕,屠岸賈見晉景公不殺她,就設下斬草除根之計,準備殺掉嬰兒。公主生下一男嬰,屠岸賈親自帶人入宮搜查,但晉國忠臣韓厥讓自己的一個心腹假扮醫生,入宮給公主看病,用藥箱偷偷把嬰兒帶出宮外躲過了搜查。屠岸賈估計嬰兒已被偷送出官,立即懸賞緝拿。趙家忠實門客公孫杵臼與程嬰商量救孤之計:如能將一嬰兒與趙氏孤兒對換,我帶這一嬰兒逃到首陽山,你便去告密,讓屠賊搜到那個假趙氏遺孤,方才會停止搜捕,趙氏嫡脈才能保全。程嬰的妻子此時正生一男嬰,他決定用親子替代趙氏孤兒。他以大義說服妻子忍著悲痛把兒子讓公孫杵臼帶走。程嬰依計,向屠岸賈告密。屠岸賈迅速帶兵追到首陽山,在公孫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個用錦被包裹的男嬰。於是屠賊摔死了嬰兒。他認爲已經斬草除很,放鬆了警戒。程嬰已經聽說自己的兒子被屠賊摔死,強忍悲痛,帶著孤兒逃往外地,過了十五年後,孤兒長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在韓厥的幫助下,兵戈討賊,殺了奸臣屠岸賈,報了大仇。

程嬰見趙氏大仇已報,陳冤已雪,於是他不肯獨享富貴,拔劍自刎,死後與公孫杵臼合葬一墓,後人稱“二義冢”。他們的美名千古流傳。

 
葉佃建 發表於 2025-5-2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李代桃僵"的倫理困境與歷史演繹】

"李代桃僵"典出【樂府詩集·雞鳴】,其本義雖言桃李相代,然經歷史沉澱,已演變爲指涉代人受過的特殊倫理範式。今試以春秋趙氏孤兒案爲例,剖析其中蘊含的忠義倫理與歷史敘事之辯證關係。

考【史記·趙世家】所載,屠岸賈誅趙氏全族時,程嬰、公孫杵臼之"李代桃僵"計謀實包含三重倫理維度:其一爲"忠",程嬰以親子代主嗣,踐行"士爲知己者死"的春秋大義;其二爲"信",公孫杵臼甘受屠戮以全其諾,彰顯"一諾千金"的俠士精神;其三爲"智",韓厥設計救孤,體現"臨危制變"的政治智慧。此三者共同構成中國式犧牲精神的完整圖式。

然細究史實,此典故存在明顯的敘事建構痕跡。據【左傳】成公八年記載,趙氏滅門實因趙莊姬誣告所致,與戲劇演繹大相逕庭。這種歷史記憶的重塑過程,恰反映"李代桃僵"作爲文化符號的演變邏輯——從自然物候的隱喻(桃李相代),逐漸升華爲儒家忠孝倫理的載體。南宋郭茂倩將其編入樂府,正是對這種倫理轉化的文學確認。

在當代語境中,"李代桃僵"的適用性更需審慎考量。若用於褒揚舍己爲人的義舉(如例句5),則符合傳統美德;若成爲規避責任的藉口(如例句6),則異化爲道德綁架。故【淮南子·說山訓】所謂"李代桃僵,兄弟相救"的本義,在今世當解構爲:犧牲精神必須建基於主體自願,而非外力強加。

要之,這個穿越兩千年的典故,既承載著中華文化"捨生取義"的崇高品格,也暗藏集體主義對個體權利的消解風險。讀史者當以辯證眼光,既見其"芝焚蕙嘆"的悲憫情懷,亦察其"偷梁換柱"的倫理隱憂,方得傳統文化傳承之要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