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329|回覆: 1

[醫藥資訊] 江蘇 診療模式創新破解『看病繁』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4-28 08: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江蘇省無錫市的單先生今年45歲,飽受慢性腰痛之苦已有20年之久。今年2月,他又不小心扭傷了腰部,疼痛更加難以忍受,正常行走也受到影響。3月8日,單先生住進了無錫市中醫醫院,在該院脊柱病一體化診療中心進行治療。隨後的一周內,他在一張病床上接受了多種學科的組合治療:取阿是穴、腎俞、氣海、承山、三陰交、足三里、委中穴進行常規針刺治療,艾灸氣海、環跳、足三里、委中穴以暢通氣機、調和氣血,臥位過伸按腰法、側臥斜扳法松解組織粘連並糾正小關節紊亂,中頻脈衝電治療以及中藥熏藥治療等。

單先生接受的多專業一體化綜合服務正是江蘇省深化醫改的重要成果。2015年1月,江蘇省被列爲全國深化綜合醫改試點省。以此爲契機,江蘇省中醫藥局全面推進中醫診療模式創新工作,探索『醫生圍著病人轉,診療圍著疾病轉,科室圍著療效轉,行政圍著臨床轉』的多專業一體化綜合服務模式,力圖通過機制創新破解百姓『看病繁』難題。

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赴江蘇調研,重點考察並高度評價該省的中醫診療模式創新工作。他表示,這一模式的探索實踐符合醫改要求、符合醫學發展趨勢,是真正的造福於民。

資源整合有了機制保障

早在2004年,無錫市中醫醫院就開始探索順應患者需求、發揮中醫優勢的全新診療模式,建立起多專業緊密合作的脊柱病一體化診療中心。

該中心主任中醫師張賢告訴記者,當初搞一體化,完全是出自臨床中的實際需要。『拿椎間盤突出來說,從專業上講,只有經規範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才能進行手術。僅有我們骨傷科的手段是不夠的,針灸、推拿、康復等不同專業都應該整合進來。』

脊柱病一體化診療中心不是簡單的多專業會診,而是不同專業的醫務人員之間通力合作、緊密配合,形成一個全新科室,實行統一的績效考核。經過十餘年的苦心經營,該中心已有成熟運作模式,設6個主診組,每個主診組均配備骨科、針推和康復醫生。脊柱病患者在門診就診時,門診醫生依據科室制定的優勢病種診療方案,在多種保守治療方法中選擇適合患者的診療手段。病區內的住院患者則由主診組提出治療意見,科主任組織全科討論,決定最終進行手術或採取相應的保守治療方案。對於術後患者,也會安排配套的康復措施。目前,該中心年門診患者數超過4.4萬人次,是無錫市醫療系統內接診量最大的科室,科室規模由原先的75張病床擴至130張病床,收住病種也趨於複雜化和高難度。

2013年,無錫市中醫醫院又搭建起相對鬆散的腦病一體化診療中心,腦病科、腦外科、康復科、ICU、急診科、針灸科等共同開展工作。該院已經意識到,緊密型綜合服務平台是工作的趨勢。診療中心統一管理,不同專業醫務人員交叉互補,才能最大發揮資源整合的優勢。

暢通複雜病種的就醫路徑

近幾年來,中醫診療模式創新一直是國家中醫醫政工作要點。2016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把『創新中醫醫院服務模式,探索形成中醫綜合治療模式』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之中。所謂中醫診療模式創新,就是要探索以中醫理論爲指導、以臨床優勢爲指引,實現學科融合、綜合施治、流程優化、方便患者的中醫診療模式。江蘇省的多專業一體化綜合服務實現了三大創新:診療思維由『醫病』轉變爲『醫人』,遵循中醫整體觀念;服務模式由『病人圍著醫生轉』轉變爲『醫生圍著病人轉』,實現『以病人爲中心』;管理方式由『多學科獨立運作、互不關聯』轉變爲『多學科聯合診療、緊密協作』,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益。

近年來,嘗到甜頭的無錫市中醫醫院又成立了『失眠病』『肥胖病』『骨關節和骨質疏鬆症』『眩暈病』4個專病整合門診,進一步暢通複雜病種的就醫路徑,使患者在1個科室、1張病床上就能接受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全程綜合診療。

孫慧茹是失眠病專病整合門診的首診醫生。在她看來,整合門診的最大好處就是方便病人。『來我們這的病人以頑固性失眠患者居多,往往需要多種綜合手段治療。如果沒有整合門診,中醫科、針灸科、推拿科可能是在醫院的不同病區不同樓層,病人就得跑上跑下,十分不便。整合之後,這些都可以在同一樓層甚至同一診室完成。』失眠病整合門診依託於該院『治未病』科,以中醫『天人合一』『臟腑辨證』『子午流注』等理論爲指導,可爲患者提供包括中藥內服、針灸、推拿、刮痧、耳穴埋豆、膳食調理、音樂療法、心理治療等多種手段在內的一體化協作診療。

孫慧茹認爲,專病整合門診的建立也給自己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以前我不怎麼搞針灸,覺得搞針灸的人去搞針灸好了,我搞好我的中藥方子就行。但現在,我們必須加強了解、互相學習。』

多方向探索仍在繼續

2014年下半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試點,江蘇省中醫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市中醫院、無錫市中醫醫院、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揚州市中醫院被列入首批試點。一年以來,這些試點單位結合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專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燒傷整形科、南京市中醫院的糖尿病足診療平台、揚州市中醫院的腫瘤科……各試點的探索實踐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目前,江蘇省縣級以上中醫醫院已建有119個多專業聯合診療平台。

江蘇省中醫院的胃癌專病門診藉助臨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統,將胃癌病人的各項治療數據記錄在案,用於科研。目前,該院已搜集3000餘份病歷,以其爲依據的兩個科研專項課題『中醫藥延長晚期胃癌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的臨床研究』『健脾養胃法爲主的個體化治療對胃癌術後復發轉移的干預方案的臨床研究』均在順利進行。

無錫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也十分注重信息化建設對一體化服務的支撐作用。該院通過完善HIS、LIS、PACS系統功能,加強診療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能夠進行實時診療數據和影像資料的傳輸調閱,最終實現以一體化診療爲中心、多學科充分支持的一體化診療服務系統。

無錫市中醫醫院還希望讓一體化服務走進社區。該院醫務處處長過憶說:『無論是未病先防還是病後康復,中醫的多專業一體化綜合服務前腳與後腳都應該跨進社區,以此前展和後延中醫藥服務功能。』

>>>>編後

模式創新讓中醫回歸本色

江蘇省創新中醫診療模式的探索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獲得百姓認可,充分考慮和利用了中醫特色優勢是重要原因之一。

從診療思維上看,這一模式創新變『看單一病種』爲『看整體對象』,由『醫病』轉爲『醫人』,體現了中醫整體觀與系統論思維。中醫歷來把人體視爲有機整體,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該模式以患者爲中心,正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中醫辨證施治的優勢。

從診療過程上看,這一模式創新覆蓋了預防、治療、康復的全過程,體現了中醫藥在治未病及病後康復等方面的專長。治病最終的目的是讓患者回歸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如果沒有中醫治未病手段和康復治療的介入,恐怕診療的最終效果會大打折扣。

從臨床實踐上看,這一模式創新將中醫藥貫穿診療全過程,一方面實現了中西醫優勢互補,增強了診療力量,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過度醫療,使診療行爲得以規範。在這一模式下,重症病人的手術率下降,療程縮短,診療總費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既是創新,又是回歸,讓診療模式和體制機制能夠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釋放潛能。

佽飛 發表於 2025-5-2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醫診療模式創新與"看病繁"之破解——以無錫脊柱病一體化診療爲例】

江蘇省推行的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實爲中醫"整體觀"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的創造性轉化。無錫市中醫醫院脊柱病診療中心的實踐,不僅體現了【黃帝內經】"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則思想,更開創了符合當代疾病譜變化的診療新範式。

一、醫理溯源:一體化診療的中醫理論根基
該模式深得【素問·異法方宜論】精髓,其"針刺+艾灸+推拿+中藥"的複合療法,恰合"聖人雜合以治,故能各得其所宜"的古訓。單先生病例中取阿是穴止痛、灸氣海培元、用斜扳法正骨,正暗合【醫宗金鑒】"手法者,誠正骨之首務"之論。不同專業醫師協同施治,實乃將中醫傳統"大方脈"思維制度化。

二、機制創新:破除專科壁壘的現代實踐
此模式突破現行醫療體系三大桎梏:其一,以病機爲綱重組醫療資源,如脊柱病中心統合骨傷、針灸、康復等科,踐行【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精神;其二,建立主診組制度,使不同專業醫師形成診療共同體,類似古代"太醫局"多科共診模式;其三,統一績效考核,消弭科室利益藩籬,此乃【周禮】"醫師掌醫之政令"的現代演繹。

三、現實啟示:爲醫改提供中醫智慧
該中心年接診44萬人次的成效證明:中醫特色診療模式能有效緩解"看病繁"。其成功關鍵在於:1)以病種爲核心整合資源,非簡單疊加技術;2)建立標準化診療路徑,如優勢病種方案實爲現代"醫案";3)形成治療-康復閉環,契合【千金要方】"上工治未病"理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肯定,正說明這種"以病人爲中心"的模式符合醫學本質。

結語:
無錫實踐啟示我們,破解"看病繁"需回歸中醫"辨證論治"本源,通過機制創新實現"術"與"道"的統一。未來當以此爲契機,在更多病種推廣一體化診療,使中醫"整體觀"成爲深化醫改的重要理論資源。然須注意避免過度標準化損傷辨證靈活性,此乃保持中醫特色的關鍵所在。
思斌 發表於 2025-6-8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醫診療模式創新在當代醫療體系中的實踐價值——以無錫市脊柱病一體化診療中心爲例】

江蘇省推行的多專業一體化診療模式,實爲中醫"整體觀"在現代醫療實踐中的創造性轉化。無錫市中醫醫院脊柱病一體化診療中心的成功案例,不僅印證了【黃帝內經】"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療理念,更彰顯了傳統醫學思維在解決現代醫療難題中的獨特價值。

一、醫理溯源:一體化診療的中醫理論根基
該模式深得【素問·異法方宜論】精髓,其"聖人雜合以治"的思想,強調針對疾病不同階段採取相應療法。單先生案例中,針刺取阿是穴以通局部經氣,艾灸足三里等穴培補後天之本,推拿手法松解經筋粘連,正暗合【醫宗金鑒】"手法者,正骨之首務"之要義。這種多法並施的診療策略,本質上是對張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辨證論治原則的拓展應用。

二、機制創新:傳統智慧的現代轉化
中心創設的主診組制度,實爲中醫"師帶徒"傳統的制度性升華。每個主診組配備骨科、針推、康復醫師的結構,恰似傳統醫學中"一師多徒"的學術團隊。而統一的績效考核機制,則化解了【周禮】所載"醫師掌醫之政令"的現代困境,使不同專業醫者能如【孟子】所言"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三、臨床價值:療效導向的回歸
該中心年門診量44萬人次的實踐成效,印證了【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臨床價值。其病種複雜化趨勢,正說明這種模式符合【景岳全書】"治病必求於本"的深層要求。術後康復的全程介入,更體現了【千金要方】"上工治未病"的預防思想。

四、現代啟示:中醫診療模式的範式意義
這種創新實踐打破了西醫專科化帶來的診療碎片化困局,其核心價值在於重構了【黃帝內經】"形與神俱"的整體醫療觀。行政圍繞臨床轉的機制,暗合【素問·疏五過論】"治病之道,氣內爲寶"的管理智慧,爲現代醫院管理提供了傳統智慧的新解。

結語:
無錫實踐表明,中醫診療模式創新的根本在於回歸傳統醫學的本質精神,而非簡單的方法疊加。這種以病患爲中心、以療效爲導向的一體化服務模式,既是對【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職業倫理的當代詮釋,也爲破解現代醫療"看病繁"難題提供了具有中國智慧的解決方案。其成功經驗提示我們,中醫的現代化轉型,關鍵在於傳統精髓的創造性轉化,而非對西方模式的機械模仿。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