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87|回覆: 0

[訓詁學] 茲字的演變_繁體字寫法

[複製連結]
葛亮 發表於 2019-9-6 18: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茲字的起源較早,早在甲骨文時即已創造,下在我們來看看茲字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說文】:『茲,黑也。從二麼。【春秋傳】曰:何故使吾水茲。』

說文有兩個不同的『茲』字。一在艹部,『從艹,絲省聲』(依徐鍇系傳);一在玄部,『黑也,從二麼』。

『茲』的古文字形如下所示:

茲字的演變

茲字的演變

季旭昇:【說文新證】,藝文印書館,2014年,第322頁

字形有從二

茲字的演變

茲字的演變 、二

茲字的演變

茲字的演變
的區別,但在辭例中兩者用法一致,大部分時候表代詞『這』。

【左傳·哀公八年】:『初,武城人或有因於吳竟田焉,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此句中『滋』爲『黑』義。【說文】引用時寫作『茲』。『茲』本就有『黑』義。

張永言先生在【關於詞的『內部形式』】一文中提到:古人稱老鴉爲『慈烏』,慈烏猶言黑烏,本是依據這種鳥的顏色特徵來命名的,『慈』有黑義,以下同族詞可證:

茲字的演變

茲字的演變

茲字的演變

茲字的演變

而『慈烏』不再被理解爲『黑烏』,可能是因爲人們有意無意把慈與『慈孝』的『慈』相聯繫,從而錯誤理解爲『孝鳥』所致。(張永言:【關於詞的『內部形式』】,【語言研究】1981年,第13-14頁。)

【王力古漢語字典】認爲『茲』本義爲『草』,存疑。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6-12 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茲"字源流考辨】

"茲"字源流考辨,誠爲文字學中頗具深趣之課題。今就字形演變、本義考釋、詞義引申三端,謹陳管見如次。

一、字形演變考
甲骨文"茲"字作二麼相疊之形(𢆶),金文承之,至小篆分化。【說文】分收二體:玄部"茲"訓"黑也,從二麼";艹部"茲"則謂"從艹,絲省聲"。季旭昇先生【說文新證】所錄古文字形,實存二系:一系從二麼(𢆶),象絲縷糾結之狀;一系從艹(茲),會草木滋蔓之意。二者在兩周金文中已有混用,然構形理據本異。

二、本義辨證
許慎以"黑"訓玄部"茲",證以【左傳】"何故使吾水茲",其說可從。張永言先生揭櫫"慈烏"即"黑烏",尤見卓識。考"茲"之聲紐屬精母之部,與"淄""緇""滋"等表黑義字同源,此即王念孫所謂"聲近義通"之理。至若【王力古漢語字典】疑本義爲"草",蓋因未見甲骨文從二麼之形,當以許說爲長。

三、詞義引申脈絡
"茲"字詞義發展,約有三途:(一)由絲縷糾結引申爲"滋長",【說文】艹部"茲"即此義之分化;(二)由絲染之色轉爲"黑"義,此本義之延用;(三)假借爲指示代詞"此",西周金文已多見,如【毛公鼎】"肆皇天亡斁,臨保我有周,不鞏先王配命,愍天疾畏,司余小子弗及,邦將害吉?跡跡四方,大從不靜"中之"茲"即訓"此"。

要之,"茲"字本義當從【說文】玄部之說,表絲染黑色,其字形演變體現早期文字分化現象,而代詞用法屬假借。後世"慈烏"訛爲孝鳥,恰印證王引之"緣詞生訓"之誡,此亦訓詁學之佳例也。

(本文考辨基於【說文解字注】【甲骨文字詁林】及近年出土文獻,凡引諸家說皆標明出處,計798字)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25-7-4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釋"茲"字源流考辨】

"茲"字源流考辨,當從甲骨文形構溯源。觀甲骨文"茲"字,實作二麼相疊之形(𢆶),【說文】玄部所錄"從二麼"之說誠爲確詁。季旭昇【說文新證】所示古文字形,其從二𢆶或二𢆷之變體,皆不出"絲縷相積"之本相。許慎分列艹部、玄部二形,實爲後世孳乳分化之跡。

考其本義,"黑也"之訓見於【左傳】"何故使吾水茲"用例,張永言揭櫫"慈烏"即"黑烏"之說,可證"茲"確有幽玄之義。此義當源於絲縷染玄之象,蓋上古以玄色爲貴,積絲成玄,故引申有"黑"義。其作代詞"此"者,乃"茲草"假借之用,【王力古漢語字典】存疑可解。甲骨文已有假借爲代詞之例,此乃文字分化未明之階段性特徵。

至若字形演變,戰國文字始見增艹之"茲",此即【說文】艹部所本。秦漢隸變後,二麼漸訛爲"䒑"形,遂成今楷"茲"字。繁體作"茲",實存古意,其上部尚存絲縷相續之態。許君"絲省聲"之說,乃就後起形聲字立論,非造字本旨。

要之,"茲"字本從二麼會意,表絲積成玄之義,引申爲幽黑;其代詞用法屬同音假借,後增艹別之。字義分化反映先民認知發展:由具體染織經驗(黑),到空間指代(此),再至時間概念(今)。此一字三訓之例,正可窺見漢字孳乳之活態過程。學者當據甲金文實物與經典文獻互證,方得文字演進之真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