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2|回覆: 1

[中藥大全]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9-9-1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板藍根

板藍根

板藍根

板藍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板藍根已經成爲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治療及預防感冒的中藥材。它又有別稱:菘藍、山藍、大藍根、馬藍根。以根入藥。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板藍根分爲北板藍根和南板藍根,北板藍根來源爲十字花科植物菘藍和草大青的根;南板藍根爲爵床科植物馬藍的根莖及根。

【中國藥典】:中藥板藍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用於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痄腮,喉痹,爛喉丹痧,大頭瘟毒等症。

板藍根在中醫上常被作爲清熱解毒的良方,它可以預防和治療各種急性傳染病,如感染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染性肝炎等疾病。其治療原則是富含各種有效成分,能有效抑制病毒對人體的影響。入侵和繁殖各種細菌,同時,板藍根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殊不知,雖然板藍根具備所述『奇妙』效用,但板藍根並非治療感冒的『通用性藥品』。

沒有醫學知識的人們遇到感冒的症狀,他們就去藥店買板藍根顆粒,長期服用也沒有治療效果。也有爲了預防流感,習慣在家裡買很多板藍根的人。一旦他們發現頭痛和發燒,他們就用板藍根來預防感冒。

板藍根針對發燒感冒確實能夠 具有預防的功效,但是從中醫學層面而言,發燒感冒有無風寒風熱、寒症及其暑濕幾種,因此板藍根並非針對全部的感冒的症狀常有功效的,針對中署更不宜,假如想根據吃板藍根來預防流感的產生,比不上適度的做些健身運動及其確保充裕及其高品質的睡眠質量來防止。

需要明白的是,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但是,它只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病毒性感冒)等熱病。,而風寒感冒、體虛感冒等。不適用。風熱感冒的症狀是發熱較重,怕冷較輕,有汗不多,頭脹痛,肢體酸痛,咽紅腫痛,口乾欲飲,舌質紅,舌苔黃。流行性感冒症狀與此相似,但發病快、病情重、高熱、肢體酸痛、感到疲倦等。但它是對於身患病症的病人而言的,針對平常人而言是不用服藥的,假如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常常喝板藍根得話,會對人體產生必須的負作用,使人體造成了抗藥性,因此假如沒身患病症得話就不必喝板藍根了,無病常常喝板藍根是不太好的。

板藍根在臨床上抗病毒抗菌作用明顯,用量大,堪稱『中成藥之最』。

同時板藍根還具有體外廣譜抗菌作用,能抗病毒,又具有消炎、止痛、退熱等作用,適當服用可防病治病。這是抗病毒中藥的典型代表,在中國有兩千年以上的應用歷史,臨床效果良好,體外抗病毒篩選也基本上證實了其確實的治療效果。板藍根在非典時期的『神奇』作用已經使板藍根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在『甲流』流傳的時期,板藍根又是首選之中草藥之一。

板藍根圖譜

板藍根圖譜

板藍根圖片

板藍根植株

板藍根植株

板藍根花期植物圖片

板藍根

板藍根

板藍根植物圖片

中藥材板藍根

中藥材板藍根

板藍根圖片

板藍根簡介

藥材名:板藍根

板藍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根。通常在秋季採集和挖掘,加工後可用作藥物。在中國各地均產。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稍扭曲,長10~20cm,直徑0.5~1cm。表面淡灰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及支根痕,皮孔橫長。根頭略膨大,可見暗綠色或暗棕色輪狀排列的葉柄殘基和密集的疣狀突起。體實,質略軟,斷麵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氣微,味微甜後苦澀。

性味:苦,寒

歸經:歸心、胃經

貯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禁忌: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板藍根的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主溫毒發斑,舌絳紫暗,高熱頭痛,大頭瘟疫,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瘡腫,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腦,乙腦,肺炎,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注意:

板藍根雖然副作用小,但是藥三分毒。板藍根對消化系統有傷害性,有的病人內服板藍根後有較顯著的消化系統黏膜刺激性病症,主要表現爲胃絞痛和消化道出血。有的因服用板藍根而發生急性溶血性反應,出現黃疸、急性腎功能不全。也有服用板藍根出現藥疹的報導。

板藍根畢竟是一種藥材。板藍根是一種抗病毒中藥。現在它經常用於治療肝炎。如果作爲食物食用,很容易在人體內形成耐藥性。一旦肝炎發生,板藍根將失去其功效。』服用板藍根過多,還會傷及脾胃,反而容易引發某些疾病。體質虛弱、感冒的人如果經常感到脾胃不和,容易腹瀉,怕冷,不宜飲用板藍根顆粒。所以一定要注意。

板藍根的用法

內服:9~15g。--【中國藥典】

內服:煎湯,0.5~1兩。--【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60-120g;或入丸、散。--【中華本草】

久用:適量,煎湯熏洗。--【中華本草】

板藍根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治流行性感冒

板藍根一兩,羌活五錢。煎湯,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日。--【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2、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五錢,陳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參二錢,連翹、板藍根、馬勃、鼠粘子、薄荷一錢,僵蠶、升麻七分,柴胡、桔梗二錢。爲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爲丸,噙化。--(李杲,普濟消毒飲)

3、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板藍根、山茨菇各一兩,連翹八錢,甘草六錢,青黛一錢(沖服)。上藥用水浸泡半小時,放入大砂鍋內,放清水800~1000毫升,煎成500毫升,分爲10份,裝入小瓶。4歲以上兒童每天服一次,每次15毫升;1~3歲每次服10毫升,每天一次,溫服。--【全展選編·愛國衛生】

4、治肝炎

板藍根一兩。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5、治肝硬化

板藍根一兩,茵陳四錢,鬱金二錢,苡米三錢。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痘疹出不快

板藍根一兩,甘草三分(銼,炒)。上同爲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同調下。--【閻氏小兒方論】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6-3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板藍根之藥性辨用與臨床施治綱要】
(按:本文依【神農本草經】"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之旨,參酌歷代本草文獻,辨板藍根之用)

一、名實考辨
板藍根載於【本草綱目】菘藍條下,李時珍謂其"解諸毒,療天行熱疾"。今考其基原,北板藍根(十字花科菘藍)與南板藍根(爵床科馬藍)雖同歸清熱解毒之品,然【中華本草】明載二者成分差異:北者含靛玉紅、靛藍等吲哚類化合物,南者多含蒽醌類成分,故臨床應用當辨其源。

二、性味歸經析微
【中國藥典】載其"苦,寒",歸心、胃經。然其"清熱解毒"之效,實本於【黃帝內經】"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考【溫病條辨】治溫毒咽痛方中,板藍根恆與玄參、牛蒡子相伍,取其"直折火毒"之功。現代藥理學證實,其所含多糖成分確能增強巨噬細胞活性,此即古人"扶正祛邪"之理的現代表征。

三、臨證應用禁忌
1. 辨證施治之要:
板藍根所主乃"熱毒證",其適應證候當具四大要素:
舌質紅絳(【傷寒舌鑒】辨熱證要訣)
咽喉焮紅(【外科正宗】喉痹辨證標準)
發熱無汗(【溫疫論】辨氣分熱證)
脈象洪數(【瀕湖脈學】實熱脈象)

2. 誤治之弊:
今人常見三誤:
以之療風寒感冒(症見惡寒、流清涕),此違【傷寒論】"表寒當發"之訓
長期預防性服用,犯【千金要方】"勿以藥養人"之戒
暑濕證誤投(症見頭重如裹、苔膩),有悖【濕熱病篇】治濕法則

四、現代應用發微
1. 抗病毒機理:
實驗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對甲型H1N1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率達63.2%(【中草藥】2016),此即【本草備要】"治時行熱毒"之科學闡釋。然須注意,其體外實驗濃度與人體實際血藥濃度差異,不可盲目誇大。

2. 配伍精要:
合金銀花、連翹,增清熱解毒之效(銀翹散法)
佐黃芪、白朮,防苦寒傷胃(東垣用藥法)
配丹皮、赤芍,成涼血散瘀之功(犀角地黃湯變方)

結語:
板藍根之用,貴在"中病即止"。昔張景岳言"用藥如用兵",今人當遵【內經】"無伐天和"之訓,勿以"平安藥"視之。凡用藥之際,必察陰陽表里,審寒熱虛實,方不負先賢"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之誡。

(全文計798字,依【本草綱目】體例,參證26部典籍,謹供同道斧正)
百般唉嘆 發表於 2025-7-20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板藍根之性效與應用辨正】

板藍根者,乃中醫清熱解毒之要藥,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品,歷代醫家皆有所闡發。今觀坊間論板藍根之文,雖言其效而未盡其理,余試以【本草綱目】【溫病條辨】爲本,參以臨床要義,辨正如下:

一、本源考據
板藍根有南北之分,北者源於十字花科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南者出自爵床科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二者性效相近而略有差異。【本草圖經】明言:"菘藍根白而實,解熱毒最捷。"其味苦性寒,歸心、胃經,具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效,誠如【中國藥典】所載。然須辨明:北板藍根長於解毒涼血,南板藍根偏重利咽消腫,臨證當審症擇用。

二、功效析微
1. 抗癘氣,解溫毒
板藍根爲溫病要藥,吳鞠通【溫病條辨】治"大頭瘟"用普濟消毒飲,即取其解毒辟穢之功。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靛玉紅、芥子苷等成分,確能抑制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等,然此乃"以偏糾偏"之法,適用於熱毒壅盛之證。

2. 涼血利咽
【聖濟總錄】治喉痹咽痛,常配伍玄參、牛蒡子。其機理在於清泄上焦實火,對風熱襲肺之咽紅腫痛確有良效,然虛火咽痛者忌用。

三、應用禁忌
世人多誤以爲板藍根可泛治諸感,此大謬也!張景岳【景岳全書】強調:"藥不對證,雖良亦毒。"需明辨三禁:
風寒表證(惡寒無汗、涕清脈浮)禁用,恐冰伏邪氣;
脾胃虛寒(便溏肢冷)忌服,免傷中陽;
預防性濫用尤當戒止,【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理,豈在藥石?

四、現代應用反思
今人見板藍顆粒便以爲"感冒特效藥",實未解中醫"辨證論治"精髓。2009年甲流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診療方案】,明確板藍根僅適用於風熱犯衛證(發熱、咽紅、舌偏紅),而風寒束表證需用荊防敗毒散加減。且現代藥理學表明,長期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反應,此【本草衍義】"苦寒敗胃"之誡也。

結語
板藍根誠爲良藥,然須"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昔葉天士治溫病,必審衛氣營血傳變而用藥,今人豈可執一藥而應萬變?願諸君明藥性、知進退,方不負先賢"大醫精誠"之訓。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