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烈日炎炎,也擋不住文人的文思泉湧。經典流傳的比如王羲之【今日甚熱帖】、楊凝式【夏熱帖】、趙佶【夏日詩帖】、米芾【逃暑帖】、馬愈【暑氣帖】。 
米芾【逃暑帖】   米芾【逃暑帖】 
北宋蔡襄【暑熱帖】   北宋蔡襄【暑熱帖】紙本 行書 縱23cm X橫29.2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復。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嘆可嘆!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公謹 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幾何?欲托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五代楊凝式【夏熱帖】   五代楊凝式【夏熱帖】 紙本 草書 縱23.8cm X 橫3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凝式啟:夏熱體履佳宜,長飲酥蜜水,即欲致法席。若□□□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下數字殘損)病(下二行殘損)。 古人關於夏天留下過很多精彩作品。作為熱愛書法的你,肯定是在『寫字自然涼』的姿態中奮筆練字。 練字寫書法就得落款,那麼書法落款時,『夏天』該怎麼說呢?書友們常見落款中的『夏日』是指立夏之後還是夏至?夏月又是指哪個月呢? 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省的落款錯誤貽笑大方。 夏季通稱:夏月或夏日 
褚遂良寫夏月   ▲褚遂良寫夏月 
智永寫夏日   ▲智永寫夏日 『夏日』『夏月』這兩個詞在書法落款中就是一種籠統的說法,指的就是夏天,既不是立夏也不是夏至這樣的節氣。如果你記性比較差,反正大熱天的就落款戊戌夏日或者夏月吧。這樣落款雖然不能顯示你的高大上,但好處是保險係數高。夏曆四月到六月都可以這麼落款,沒毛病。 比如行書落款: 
蘇軾寫夏日   ▲蘇軾寫夏日 
趙孟頫寫夏日   ▲趙孟頫寫夏日 再比如草書落款是這樣的: 
王羲之寫夏日   ▲王羲之寫夏日 
孫過庭寫夏日   ▲孫過庭寫夏日 
智永草書寫夏日   ▲智永草書寫夏日 如果『夏日』和『夏月』都不能滿足對落款『高大上』的要求。那麼看下面,黑土給你準備了夏天按夏曆月份落款的正確方式。 夏曆四月 孟夏、首夏、維夏、麥秋、新夏、早夏、初夏、上夏 
米芾寫孟夏   ▲米芾寫孟夏 
米芾寫首夏   ▲米芾寫首夏 
米芾寫維夏   ▲米芾寫維夏 
米芾寫新夏   ▲米芾寫新夏 
米芾寫早夏   ▲米芾寫早夏 
米芾寫上夏   ▲米芾寫上夏 夏曆五月 仲夏、超夏、夏五、盛夏、夏半、夏中。 
歐陽詢寫仲夏   ▲歐陽詢寫仲夏 
趙孟頫寫超夏   ▲趙孟頫寫超夏 
王鐸寫盛夏   ▲王鐸寫盛夏 
王羲之寫夏五   ▲王羲之寫夏五 
董其昌寫夏半   ▲董其昌寫夏半 
黃庭堅寫夏中   ▲黃庭堅寫夏中 夏曆六月 季夏、長夏、末夏、求夏、晚夏、暮夏 
董其昌寫季夏   ▲董其昌寫季夏 
米芾寫長夏   ▲米芾寫長夏 
米芾寫末夏   ▲米芾寫末夏 
八大山人寫晚夏   ▲八大山人寫晚夏 
王鐸寫暮夏   ▲王鐸寫暮夏 當然了,除了以上按月份落款的方式外,還有按夏天的某一天落款的。比如你恰好在夏天的某一天寫性大發,留下一幅墨寶。需要寫清楚是2018年的夏天的某一天寫的,你總不能用阿拉伯數字落款寫日期吧。以下按照夏曆(記住是夏曆哦)日期落款的雅稱就派上用場了。 四月 初一日:清和月、正陽日、天祺節、天禎節。 初四日:稻生日、稻熟日。 初八日:浴佛日、佛生日、法華會、佛節、浴佛節、佛誕辰。 十五日:結夏、結制。 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 初一日:端一。 初二日:端二。 初五日:端五、端陽節、艾節、歜節、小端陽、天中節、重五、重午、端午、浴蘭節、午日。 初九日:沐浴日、 十三日:竹醉日、竹迷日、龍生日。 十五日:大端午。 六月 初六日:清暑日、天貺節、六六日、浴貓狗日。 初八日:采芝。 廿四日:觀蓮節。 廿六日:觀蓮節。 廿八日:火把節、火節。 夠具體,夠實用了吧。可以精力所限,上面的日期雅稱不能給書法功課的師友們做集字了,要落款的朋友那就自行查字典、多練習吧。今天以夏天落款為主題整理以上文字,希望給大家有所幫助。還有一定轉發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學習進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