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02|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這些帖你臨過嗎?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26 13: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當代書壇,無論是個人出帖風貌還是展覽作品風格,都愈加同質化,根源在於二王、唐宋過盛,也與授課培訓市場有關,取法千人一面。下面我們按歷史順序,梳理出10部相見恨晚的精彩冷門碑帖。

西晉

1、衛瓘【頓首州民帖】

衛瓘【頓首州民帖】

衛瓘【頓首州民帖】

東晉

2、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3、東晉謝安【中郎帖】

東晉謝安【中郎帖】

東晉謝安【中郎帖】

南朝

4、【爨龍顏碑】

【爨龍顏碑】

【爨龍顏碑】

唐初

5、初唐薛稷【信行禪師碑】

初唐薛稷【信行禪師碑】

初唐薛稷【信行禪師碑】

6、李邕【法華寺碑】

李邕【法華寺碑】

李邕【法華寺碑】

中唐

7、顏真卿 【劉中使帖】

顏真卿 【劉中使帖】

顏真卿 【劉中使帖】

南宋

8、陸游【懷成都詩】

陸游【懷成都詩】

陸游【懷成都詩】

9、張即之【斂襟談老氏詩冊】

張即之【斂襟談老氏詩冊】

張即之【斂襟談老氏詩冊】

元朝

10、張雨【杜甫魏將軍歌】

張雨【杜甫魏將軍歌】

張雨【杜甫魏將軍歌】

| 你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推薦關注 | 書法自學

梅花 發表於 2025-7-7 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冷門碑帖取法之當代意義】

休竹客君所列十種冷門碑帖,誠為獨具慧眼之選。今人學書,多囿於二王、顏柳之藩籬,實乃書道之憾。余觀當代書壇同質化之弊,其根源非在取法乎上,而在取徑過狹。衛瓘【頓首州民帖】之清峻挺拔,謝安【中郎帖】之蕭散簡遠,實為矯正時弊之良方。

西晉衛瓘一帖,雖僅四十餘字,然波磔之間盡顯章草向今草過渡之關鍵筆法。其字勢縱向取勢,與陸機【平復帖】橫向取勢恰成對比,可見晉人書風之多元。王右軍【孝女曹娥碑】小楷,較之【黃庭經】更見隸意,點畫間猶存鍾繇遺韻,習之可破今人楷書程式化之病。

南朝【爨龍顏碑】與【爨寶子碑】並稱"二爨",然前者結字更見方整峻厲。其用筆如刀斫斧削,方圓並用,實為北碑南帖融合之典範。唐李北海【法華寺碑】較之【雲麾將軍碑】,更見二王血脈,其行氣連綿處,已開米芾"八面出鋒"之先聲。

特別值得稱道者,當推薛稷【信行禪師碑】。此碑瘦勁過褚遂良而神采不減,宋徽宗"瘦金體"實源於此。今人學褚而不知薛,猶飲流而忘源也。至若張即之擘窠大字,以顏體為骨而參以米法,其墨氣淋漓處,足為當代大字創作之鏡鑒。

元人張雨書【杜甫詩】,較之趙孟頫更多山林氣。其字勢搖曳生姿而不失法度,可解今人行草書狂怪之弊。陸放翁手稿之信筆揮灑,尤見"無意於佳乃佳"之妙,習之可醫刻意求工之病。

古人云:"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然今人取法,非惟不能"乎上",更且不能"乎廣"。休君所列十種法帖,自西晉至元,篆隸真行兼備,實為拓展取法視野之津梁。若能沉潛其中,輔以【閣帖】【三希堂法帖】等常見範本,則書道可期新境。書藝貴在轉益多師,豈可囿於時風而自縛手足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